《簡明醫彀》~ 卷之三 (2)
卷之三 (2)
1. 諸氣
分消導氣湯,治氣痰壅盛,二便不利。
桔梗,枳殼(麩炒),厚朴(姜炒),青皮,香附子(制),茯苓,半夏(各八分),栝蔞,黃連,川貝母,檳榔,澤瀉,川芎,麥芽,木通(各五分),甘草梢(三分)
水煎服,或神麯糊丸。
復元通氣散,治氣不宣通,腹脅刺痛,或成瘡癤,並閃挫腰脅作痛。
舶上茴香(炒),穿山甲(蛤粉炒,去粉。各二兩),玄胡索(兩半),白牽牛(炒),甘草(炒),陳皮(去白,一兩),木香(七錢),白芷,天粉,青皮(各二兩),貝母(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
四磨飲,理諸氣。
真沉香,烏藥,枳殼,檳榔等分,水磨服。
蘇合香丸,一切鬱氣壅滯等證(方見中寒。)
參蘇飲,發散諸氣(方見傷風。)
簡便方(快氣除脹),黑醜(頭末),木香,檳榔,蘿蔔子(等分)為末,白湯下。暫用。
又,陳香丸、蘿蔔子(炒,研),等分為末,服。或陳皮、蘇梗,水煎服。
又,烏藥、香附為末服。或陳香丸,木香一味,湯服。或薑蔥熨法(見傷寒。)
白話文:
分消導氣湯,用來治療氣痰堆積過多,導致大小便不順暢的狀況。
藥材包含:桔梗、麩炒枳殼、薑炒厚朴、青皮、製香附子、茯苓、半夏(各八分),栝蔞、黃連、川貝母、檳榔、澤瀉、川芎、麥芽、木通(各五分),甘草梢(三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或者用神麯調成糊狀做成藥丸服用。
復元通氣散,用來治療氣機不順暢,導致腹部或脅肋部刺痛,或者形成瘡癤,以及因閃挫導致腰部或脅肋部疼痛的狀況。
藥材包含:炒過的舶上茴香、蛤粉炒過的穿山甲(去除蛤粉,各二兩)、玄胡索(兩半)、炒白牽牛、炒甘草、去除白色的陳皮(一兩)、木香(七錢)、白芷、天花粉、青皮(各二兩)、貝母(一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酒調服。如果病在身體上方,飯後服用;如果病在身體下方,飯前服用。
四磨飲,用來調理各種氣機不順的狀況。
藥材包含:真沉香、烏藥、枳殼、檳榔等量,用水磨後服用。
蘇合香丸,適用於各種因氣鬱積滯等引起的病症(藥方請參見中寒篇)。
參蘇飲,用來發散各種氣機不順的狀況(藥方請參見傷風篇)。
簡便方(快速通氣除脹),藥材包含:黑醜(頭末)、木香、檳榔、蘿蔔子(等量),磨成粉末,用白開水沖服。此為暫時應急的用法。
另外,還有將陳香丸和炒過的蘿蔔子磨成粉末混合服用。或者將陳皮、蘇梗用水煎煮服用。
另外,也可以將烏藥、香附磨成粉末服用。或者服用陳香丸,或單用木香,用水送服。又或者可以使用薑蔥熨敷法(做法請參見傷寒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