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五 (3)
卷之五 (3)
1. 肩臂痛
經曰: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若背脹而痛,捶打稍愈者,乃痰滯氣凝,故捶散而行之少愈。背痛連腰脊者,皆屬太陽經之風寒也。脈有促而急者,有弦緊者,左候左,右候右。肩背痛,治當散風瀉火行氣(左屬血與風,右屬氣與痰)。
主方,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甘草(各五分),川芎,荊芥(各三分),姜一片,蔥一莖,水煎服。火加酒連;虛加人參。
蒼朮復煎散,風濕合作,腦後痛,惡寒。頸項、肩脊、筋骨強痛,腿膝痠痛。
蒼朮,羌活(各一錢),白朮,澤瀉,升麻,柴胡,藁本,黃柏,紅花(各五分)
另煎蒼朮汁二鍾,煎眾藥,再煎如前。
烏藥順氣散,治肩背痛(方見中風)。
凡周身、腿膝、臂膊等處痛甚者,用綿絮包暖,以火烘令極熱,微汗出痛可止。或以薑蔥湯淋洗;或用薑蔥熨法(法見傷寒)內以乳香研細,充熱酒服尤佳。
白話文:
[肩臂痛]
經典上說,當寒氣侵入背部的經脈,會使得血液循環不暢,血液無法順利流動就會造成血液不足,血液不足便會產生疼痛感。這種情況下,疼痛會影響到心臟,導致心臟與背痛互相牽引而痛。然而,當你按摩或按壓患部時,熱氣會來到該部位,熱氣到達後,疼痛便會緩解。如果背部感到脹痛,經由捶打能稍微改善的,這可能是因為痰濕阻滯和氣血凝滯,捶打可以幫助散開這些阻塞,所以能稍稍緩解。而背痛連著腰脊的,通常都是太陽經絡中的風寒問題。脈象可能呈現出促急或者弦緊的特徵,左邊的脈象反映左邊的情況,右邊的脈象反映右邊的狀況。對於肩背痛的治療,應該著重在散風、瀉火以及行氣(左邊屬於血與風的問題,右邊屬於氣與痰的問題)。
主方是使用羌活和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和甘草各五分,川芎和荊芥各三分,再搭配一片薑和一根蔥,用水煎煮服用。如果是由於火氣造成的,可以在煎煮時加入酒;如果是因為虛弱導致的,可以加入人參。
對於風濕混合的情況,例如頭後部疼痛,畏寒,頸項、肩膀、脊椎、筋骨強痛,腿膝痠痛,可以使用蒼朮復煎散。該方包含蒼朮和羌活各一錢,白朮、澤瀉、升麻、柴胡、藁本、黃柏、紅花各五分。先單獨煎煮蒼朮汁兩杯,再用這汁液煎煮其他藥材,最後再按照先前的方式煎煮。
烏藥順氣散可以治療肩背痛,該方在中風部分已有詳細介紹。
對於全身、腿膝、手臂等部位劇烈疼痛的情況,可以使用棉絮包裹患處並用火烘熱至非常溫暖,讓身體微微出汗,疼痛就能緩解。或者可以用薑蔥湯淋洗患處,或者採用薑蔥熨法(該方法在傷寒部分有詳細說明)。此外,還可以將乳香研磨成粉末,趁熱加入酒中服用,效果更佳。
2. 心痛
(附:膻中痛)
經曰:真心痛者,寒邪傷其君主。手足甲青至節,甚則旦發夕死。厥心痛者,乃寒邪客於心胞絡也。蓋諸心痛證,皆少陰、厥陰之氣上衝也。有熱厥心痛者,身熱足寒,痛甚則煩躁而吐,額上汗出,脈浮洪大。有火實心痛者,因氣而食,卒然發痛,大便燥秘,小便短赤,久則注悶,心胸高起,口渴思冷飲,按之愈痛,時作時止,不能飲食,多屬久病,急宜下之,服寧痛湯。
有寒厥心痛者,手足厥逆,身冷汗出,便溺清長,大便利而不渴,氣微力弱,急宜溫之,服朮附湯(方見寒門)。凡寒痛者,綿綿無增減,喜手按,近溫暖,飲熱薑湯則痛少安,多屬新感。有恚怒憂鬱,飲食勞役;或生冷厚味,不能消散,結而為積,遇食還發,名積心痛。及其臟寒吐蛔,亦致心痛。
謂九種者,曰:飲、食、風、冷、熱、悸、蟲、注,曰去來痛是也。世之心痛,皆胃脘痛。胃受病不運行,雖多日不食,亦不死。痛初止便食,必復痛甚,脈短而數,痛甚則伏。沉細而遲者生,浮大弦長者死。病人喜熱湯暖氣,宜熱藥;如口渴喜冷飲,宜涼藥。
主方,蒼朮,陳皮,香附,撫芎,玄胡索,五靈脂(各一錢),甘草(五分),草蔻(十粒,研細)水煎服。
傷肉食加山楂;麵食,神麯;穀味,麥芽,水果,草果。有塊加三稜、蓬朮。如吃熱薑湯、炒鹽熨痛減加良薑、乾薑(炮)、官桂、藿香、木香、砂仁。
清火寧痛湯,治心胃痛甚不可忍者,口渴思飲,大便不通,忽大痛或暫止,胸膈間如有塊築塞升上,手按愈痛。此因怒氣鬱悶成火致痛,婦人多患之。必以大便通利方止。經曰:痛隨利減,脹以利寬。
梔子(姜炒,三錢),黃連(吳萸汁炒),枳實,厚朴,檳榔(各二錢),五靈脂,蓬朮,玄胡索,大黃(各一錢),木香(另研,五分),甘草(三分)
上水煎服。未通去木香、甘草,倍大黃,以大便通為度。實人或再加黃芩、赤芍藥、金鈴子、沒藥、草果、荔枝核(燒焦)滑石之類。煎成入芒硝一錢。
枳實大黃湯,治大痛,大便不通,口渴等證。
枳實,大黃,檳榔,厚朴(各二錢),木香(另研,五分)水煎溫服。
加味七氣湯,治七情或風濕致痛。
半夏(制,一錢五分),肉桂,玄胡(各一錢二分),人參,乳香(各五分),甘草(三分),加姜一片,棗一枚,水煎服。
落盞湯,治急心痛。
陳皮,香附,良薑,吳茱萸,石菖蒲(各一錢)煎成,先以香油五點入盞內,調勻服。
卻痛散,治冷痛。
川烏(炮,二錢),肉桂,石菖蒲,當歸,木香,胡椒(各錢半),靈脂,蒲黃(各一錢),水煎,入鹽、醋少許服。
行血定痛丸,治素喜食熱物,死血留於胃痛。
玄胡(兩半),滑石,紅花,官桂,紅曲(各五錢),桃仁(三十粒)
上為末,蒸餅糊丸綠豆大,每服四十丸,薑湯下。
白朮半夏丸,治氣血、痰熱心痛。
白朮(五錢),半夏,砂仁,白芍,當歸(各三錢),桃仁,黃連,神麯(炒),陳皮(各二錢),吳茱萸(錢半),殭蠶,甘草(各一錢)
上為末,蒸餅糊和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朮附湯,寒痛,客忤、屍注,蘇合香丸(二方並見中寒)。
簡便方(治心痛),梔子(炒黑),乾薑(炒焦),等分為末,水法丸綠豆大,白湯下。
又方(治火痛),梔子(炒焦),煎服;或為末,薑湯調粥糊丸,白湯下。(加草蔻亦可)。
又方(治熱痛)梔子、川芎煎服。或梔子合二陳湯加蒼朮服。凡服梔子藥愈後復發者,仍用梔子不效,另入玄明粉一錢,或芒硝服。
又,熱痛,大便不通,服三花神佑丸(方見痰門)。
又方(治冷痛)良薑、官桂各一錢為末,湯下。
又,玄胡索、胡椒各一錢為末,溫酒下。
又方(治婦人血刺痛),玄胡索為末,每服二錢,酒湯任下。或桃仁去皮尖,研如泥,飯丸服。
又方(治蟲痛),面上白斑唇紅,痛後能食,上半月頭向上易治。先用肉汁或蜜引蟲頭向上,服取蟲丸、安蟲散(方見蟲門)。
又,楝樹根皮煎服,加烏梅、川椒尤好。
又,白熟艾一碗,水三碗煎服,有蟲吐出。
諸心痛:玄胡索(一兩,),炙草(二錢)水煎分三服。或明礬、石榴皮末各五分,白湯下。
又,灶心土末一錢(冷痛酒下。熱痛水調)。
又,東引桃枝,酒煎服。
又,檳榔二錢、陳皮一兩為末,每二錢蜜湯送下。
又,桃仁七枚,研水調服。
又,嫩槐枝,水煎服。
又,萱草根一寸,醋磨服。
又,枯礬,蜜調服。
又,久痛,小蒜醋煮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