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五 (9)
卷之五 (9)
1. 鼻證
(臭淵,俗名腦漏)
經曰:鼻者,肺之外候。又曰:膽邪移熱於腦,令人辛頞鼻淵。蓋肺開竅於鼻,肺氣清順,鼻氣通利而知香臭;肺受風火之邪,怫鬱於經,則津液壅沸,故鼻氣不得宣調,或流濁涕,稠水不止,名鼻淵證,俗為腦漏是也。此火極反兼水化之象。夫五行之理,微則當其本化,甚則兼其鬼賊。
故經曰亢則害,承乃制也。凡鼻之為病,如生瘡,乾結、痛癢、鼽衄,至於鼻痔、鼻息、鼻癰、鼻齄等諸證,皆屬於火也。惟傷風鼻塞,流清涕者為寒;若鼻中熱氣,濁涕有痰,亦為熱矣。脈右寸浮洪而數。治當清肺火,有風邪兼疏散。
主方(鼻竅不利),片芩,梔子,防風,桔梗,枳殼,桑皮,石膏,玄參,荊芥,木通(等分),甘草(減半),枇杷葉(三片,刷去毛,蜜炙),水煎服。
又防風通聖散(因熱宜服。寒天減硝、黃等味)。
辛荑湯,治肺氣不利,頭目昏眩,鼻塞聲重,鼻淵涕水。
辛荑,川芎,白芷,防風,羌活,荊芥,藁本,薄荷,木通(各一兩),細辛,升麻,甘草(炙。各三錢)
上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食遠溫服。
麗澤通氣散,治鼻不聞香臭。
黃耆(八分),蒼朮,羌活,獨活,防風,升麻(各六分),葛根(六分),炙甘草(四分),麻黃(冬月可加),川椒,白芷(各二分)
上咀,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蔥白三寸,水二盞煎,食遠溫服。
芎藭散,治鼻塞為癰。
芎藭,檳榔,肉桂,麻黃,防己,木通,細辛,石菖蒲,白芷(各八分),木香,川椒,甘草(各四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二盞,姜三片,紫蘇葉(少許),煎八分,食遠服。
簡便方(治鼻內窒塞不通)
菖蒲,皂角(等分)為末,每一錢,綿裹塞鼻,仰臥。
又,南星湯泡二次,切、曬為末。每二錢,棗七枚,甘草(少許),食後服。
又,瓜蒂、藜蘆(各等分),為末,每一錢綿裹塞鼻中,日三易之。
又,槐葉五兩,水五碗,煎二碗,量下蔥三莖,豆豉一撮,再煎二沸,分二服。或用麻鞋燒灰,吹鼻中即通。
又方(治鼻赤、酒皺鼻),梔子略炒為末,黃蠟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酒任下。
又,天門冬,側柏葉,細茶(各一兩),共研一處。每日用一撮,盛於罐中滾湯內,蓋好當茶,一月效。
又方(治鼻內生瘡),用黑牛耳內垢敷。
又,橘核微炒為末,每服一錢,研胡桃肉酒下。
白話文:
[鼻部疾病]
在古代醫學中,鼻部疾病常被稱為「臭淵」,民間俗稱為「腦漏」。
根據中醫理論,鼻子是肺臟在體外的反應部位。如果膽腑的邪氣影響到腦部,會導致鼻子分泌物增多。肺臟開竅於鼻,當肺氣清順,鼻子就能正常辨別香臭。但一旦肺臟受到風火等邪氣的幹擾,使得氣血運行不暢,就會造成鼻腔內的津液過多,導致鼻塞或持續流鼻涕,這就是所謂的「鼻淵」,也就是常見的「腦漏」。這種情況,顯示了身體內的火氣過旺,進而產生了水濕的現象。
五行理論認為,當某種能量較弱時,會表現出其本質特性;而當能量過強時,則會表現出其相剋的特性。因此,中醫講究的是平衡之道,過度的亢奮會導致危害,唯有適度的制約才能維持健康。
鼻子的疾病,無論是長瘡、乾燥、疼痛、出血,甚至是鼻瘡、鼻息肉、鼻腫等症狀,多是由於火氣過旺所引起。然而,若是因感冒導致的鼻塞,流清鼻涕,則多半是因為寒氣入侵。若鼻腔內感到熱氣,且伴有濃厚的鼻涕,這也是火氣旺盛的表現。在診斷上,右側手腕的脈象可能呈現浮動、洪大和快速的特徵。治療上應著重於清肺火,若同時有風邪存在,應輔以疏散風邪的藥物。
主要處方 (鼻腔不通暢),黃芩,梔子,防風,桔梗,枳殼,桑皮,石膏,玄參,荊芥,木通(等量),甘草(減半),枇杷葉(三片,去除絨毛,以蜂蜜醃製),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外,防風通聖散(在熱天時適用,寒冷天氣時應減少硝酸鹽和黃連的用量)。
辛荑湯,用於治療肺氣不順,頭暈眼花,鼻塞聲音沙啞,鼻涕不斷的症狀。
辛荑,川芎,白芷,防風,羌活,荊芥,藁本,薄荷,木通(各1兩),細辛,升麻,炙甘草(各3錢)
以上藥材磨碎後,每次服用5錢。用水兩杯,煎至一杯,飯後溫服。
麗澤通氣散,用於治療嗅覺喪失。
黃耆(8分),蒼朮,羌活,獨活,防風,升麻(各6分),葛根(6分),炙甘草(4分),麻黃(冬季可增加),川椒,白芷(各2分)
以上藥材磨碎後,作為一次的份量。薑三片,棗二顆,蔥白三寸,用水兩杯煎煮,飯後溫服。
芎藭散,用於治療鼻塞引起的炎症。
芎藭,檳榔,肉桂,麻黃,防己,木通,細辛,石菖蒲,白芷(各8分),木香,川椒,甘草(各4分)
以上藥材磨碎後,每次服用3錢。用水兩杯,薑三片,紫蘇葉(少量),煎至八分滿,飯後服用。
簡便方(治療鼻腔堵塞)
石菖蒲,皁角(等量)磨成粉末,每次使用1錢,用棉球包裹後塞入鼻孔,躺下。
另外,南星湯浸泡兩次,切片、曬乾磨成粉末。每次使用2錢,搭配7個棗,少量甘草,飯後服用。
另外,瓜蒂,藜蘆(各等量),磨成粉末,每次使用1錢,用棉球包裹後塞入鼻孔,每天更換三次。
另外,槐葉5兩,水5碗,煎煮至剩2碗,加入3根蔥,一撮豆豉,再次煎煮至沸騰,分成兩次服用。或者將麻鞋燒成灰,吹入鼻中即可通暢。
另外(治療鼻紅、酒皺鼻),將梔子輕微炒過後磨成粉末,用黃蠟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30粒,可用茶或酒送服。
另外,天門冬,側柏葉,細茶(各1兩),共同研磨在一起。每天使用一小撮,放入罐中,倒入熱水,蓋好當茶飲用,一個月後可見效。
另外(治療鼻腔內長瘡),使用黑牛耳朵內的污垢敷在患處。
另外,橘核輕微炒過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1錢,研磨核桃肉,以酒送服。
2. 耳證
經曰:腎開竅於耳,耳為腎之外候。又曰: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又曰:脫精者則耳聾。又曰:心通竅於耳,陽氣上甚而躍,故耳鳴也。夫腎經寄竅於耳,所藏者精,所納者氣。精氣調和,腎經充足,則耳聰矣。若勞傷氣血,耗損精髓;或酒醪厚味,痰火上升;或素多鬱怒,氣逆於上;或大病後皆致耳鳴。設若精脫腎憊,則為聾矣。
有厥、風、陰、熱、氣、勞諸聾,名雖種種;感受無出腎虛所致。又有邪熱乘虛隨脈入耳,作耵耳、膿耳之證,亦皆熱候。脈尺部洪盛為火,濡澀而短為陰虛。治宜補腎,壯水制火。
主方(腎虛耳鳴)黃柏(鹽酒炒),知母(鹽酒炒),當歸,川芎,白芍,柴胡,生地(各一錢),麥冬,五味子(各七分),
上水煎,空心服。
疏肝清耳湯,治左耳鳴聾,恚怒氣鬱,肝火炎灼。
黃連,黃芩,梔子,當歸,青皮,膽星(各一錢),香附,龍膽草,玄參(各七分),青黛,木香(各五分),焦姜(三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補腎養陰湯,治右耳鳴聾,屬腎不足,命門火盛。
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山藥,山茱萸,牡丹皮,澤瀉,白芍,白茯苓,石菖蒲,遠志,當歸,川芎(各八分),熟地(一錢五分)
上銼水煎,空心溫服。
清炎寧痛湯,治耳痛。
黃連,黃芩(酒炒),連翹,玄參,蔓荊子,當歸,白芍,山梔,防風,川芎,柴胡(等分)上水煎服。
平肝清胃丸,治耳聾耳鳴。因於飲食厚味,挾怒氣以動肝胃之火。
枯芩,黃連,白芍(俱酒炒),生地(酒洗),柴胡,半夏(各七錢),人參(五錢),青皮(醋炒,五錢),赤茯苓,蔓荊(各一兩),甘草(二錢)
上為末,蔥湯浸,蒸餅為丸綠豆大。每服百丸,食遠,薑、茶湯下。
補腎丸,治腎虛耳鳴、耳聾。
芍藥,山茱萸,乾薑(炮),巴戟(去心),澤瀉,菟絲子(制餅),桂心,遠志(取肉),黃耆,細辛,石斛,乾地黃,附子(炮),蛇床子(酒浸),當歸,牡丹皮,肉蓯蓉(酒浸),人參(各三兩),菖蒲,茯苓(各一兩),防風,甘草(各半兩),羊腎(二枚)
上為末,以羊腎研細,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酒下。
益氣聰明湯,治飲食不節,勞役形體,脾胃不足,得受內障、耳聾之患。服此令人精神過倍,元氣自益,輕身健體,耳目聰明。
黃柏(酒炒),芍藥(各五分),蔓荊子,升麻,葛根,人參,黃耆,甘草(各一錢)
上水二盞,煎至一盞,臨臥時服。
黍黏子湯,治耳痛生瘡。
蘇木,黍黏子,生甘草,昆布,龍膽草,連翹,蒲黃,黃芩,當歸梢(各五分),紅花(少許),桔梗(一錢),生地黃,柴胡,黃耆(各四分),黃連(三分),桃仁(三粒,另研)
水煎,食後服。忌涼藥。
兩耳聾,膿耳、耵耳,上焦痰火,並宜涼膈散、神芎丸、當歸龍薈丸(方見脅痛),防風通聖散(方見中風);痰火,滾痰丸(方見痰門)諸方採用。
耳鳴、聾因火者,吳茱萸、草烏尖、大黃,三味為末,津調塗足底,引火下行。
耳鳴、耳塞,用石菖蒲、肥巴豆(一粒,去殼)、全蠍(一個),共為末,蔥涎為丸。如棗核,綿裹塞耳。或用生川烏為末,綿裹塞耳。或用磁石(能引針者,豆大),穿山甲(炒為末各三分);二味綿裹塞二耳,口含少生鐵,覺耳內如風聲、愈。
簡便方(治耳聾塞),芥菜子搗爛,人乳調,綿裹塞。
又方,雄黃、硫黃研,綿裹塞;或蓖麻肉(五粒)、熟棗(一個),乳汁研丸,塞,日一換(曬乾易丸。)或大蒜(一瓣,剜孔),入巴豆(一粒),慢火炮熟,研丸塞。或骨碎補削成條,火煨乘熱塞;或鮮烏頭削塞;或巴豆(一粒)、斑蝥(一個,去翅),研塞;或巴豆一個,針透眼,塞耳中。
耳鳴及膿:用香附為末,砂鍋煎,蘿蔔種湯調二錢服。
耳大痛或有血水:蛇蛻燒灰,用鵝毛管吹入耳。
耵耳出膿:方見幼科耵耳門。
諸蟲入耳:香油滴入自出。或桃葉捲筒切齊塞(搗塞亦可;)或蒜汁滴入;或薑、韭、蔥、醬、醋汁皆可滴。
耳凍瘡:用橄欖核燒灰,清油調搽。耳痛,鹽炒包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