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三 (4)
卷之三 (4)
1. 翻胃
經曰:濁氣在上,則生䐜脹,邪氣逆上,則嘔而吐。是證由榮衛俱虛,氣血不足,停水積飲於胃,則臟冷而脾不運行,氣逆而成翻胃也。故朝食暮吐,心下牢大如杯;甚則食已即吐。經曰:得谷則昌,絕谷則亡。穀味難進。去死不遠。患者知此,萬緣屏息。澄心靜養。參酌方藥。
尤宜食乾飯,以陳年醬、姜下之。渴以甘蔗汁,少入薑汁為飲,能飲驢尿最佳,切忌羹湯、生冷、硬物。近世多以辛香燥熱之藥治之,間有虛寒者取效。若食已即吐,屬實熱者用之,因辛能行氣破滯。雖然暫可,由是五臟之火反熾,脾胃之陰愈傷,病轉甚矣。尤有藥餌將養得宜,遂獲小愈;則百念復生。
白話文:
經書上說:「濁氣上升,就會導致腹脹,邪氣逆流向上,就會引起嘔吐。」這種病症是由於人體營氣和衛氣都虛弱,氣血不足,導致水液停積在胃中,使胃部冰冷,脾臟運化失常,氣逆而出現嘔吐的現象。因此,患者早上吃飯,晚上就吐,心窩部位脹大像杯子一樣,嚴重時甚至剛吃完飯就吐。
經書上也說:「人靠谷物才能生存,沒有谷物就會死亡。」患者由於胃氣虛弱,食慾不振,難以下嚥,生命垂危。患者明白這個道理後,就會放下所有牽掛,專心養病,靜心調理,並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藥物。
治療方法:
尤其適合吃乾飯,可以用陳年醬和薑一起煮來食用。口渴時喝甘蔗汁,少量加入薑汁,也可以喝驢尿,效果最好。切忌食用羹湯、生冷的食物和硬物。
現代很多人用辛辣燥熱的藥物治療這種病,雖然有些虛寒體質的患者可能見效,但如果患者是食後即吐的實熱體質,用辛辣燥熱的藥物治療,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會導致五臟之火更加旺盛,脾胃陰氣受損,病情加重。
即使患者通過藥物和飲食調理有所好轉,也應保持心平氣和,不要過於興奮,以免影響病情。
飲食雜進,病加不能生全,理當預知。如有痰熱、大便燥秘,日服滾痰丸數分(方見痰門)。脈緊而弦為虛寒,浮緊滑數皆為熱。小弱遲澀為寒而正氣虛,兼助元、健脾和胃為本。
主方,半夏(制),厚朴,梔子(炒黑),黃連(薑製),陳皮(各八分),茯苓,蒼朮(米泔浸,炒),竹茹,枳殼(各八分),香附子,神麯,澤瀉,當歸,白豆蔻(各五分),甘草(二分),上生薑三片,水二鍾,煎八分,入磨沉香汁服。
白話文:
如果飲食不節制,雜亂無章,病症就會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應該要預先了解身體狀況。例如,如果有痰熱、大便秘結等症狀,可以每天服用滾痰丸,方子在痰門一章中可以找到。
如果脈象緊而弦,表示身體虛寒;如果脈象浮緊滑數,表示身體有熱症。如果脈象小弱遲澀,表示身體寒涼且正氣虛弱,需要補益元氣、健脾和胃。
這時候可以服用以下藥方:半夏(製)、厚朴、梔子(炒黑)、黃連(薑製)、陳皮(各八分)、茯苓、蒼朮(米泔浸,炒)、竹茹、枳殼(各八分)、香附子、神麯、澤瀉、當歸、白豆蔻(各五分)、甘草(二分),加上生薑三片,水煎服。煎藥時,先用兩杯水煎煮,待藥汁剩下八分時,加入磨好的沉香汁,然後服用。
和中桔梗湯,治上焦氣熱上衝,食已即吐,脈浮而洪。
桔梗(兩半),半夏曲(二兩),陳皮(去白,一兩),白朮(一兩五錢),枳實(炒),白茯苓,厚朴(姜炒,一兩)
上咀,每服一兩。煎取清汁,調木香散(二錢),隔夜空腹服。三服之後,氣漸下,吐漸止。然後去木香末,每料中加芍藥二兩,黃耆一兩五錢,服之便愈。如大便燥硬,食不能下,以小承氣湯微下之,少利為度,再服前藥補之。
白話文:
這方劑叫做和中桔梗湯,用於治療上焦氣熱上衝,飯後即吐,脈浮而洪的症狀。藥方包括桔梗、半夏曲、陳皮、白朮、枳實、白茯苓、厚朴等。每次取一兩藥煎煮,取清汁,加入木香散,隔夜空腹服用。三服之後,氣體逐漸下降,嘔吐也逐漸停止。然後去掉木香,加入芍藥和黃耆,繼續服用直到痊癒。如果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影響食慾,可用小承氣湯微微通便,以稍微通暢為度,然後再服用之前的藥方補益。
木香散,木香、檳榔各等分為末(小承氣見傷寒。)
茯苓澤瀉湯,治翻胃吐而渴欲飲水。
澤瀉(四兩),白茯苓(半斤),甘草,桂枝(各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上水一斗,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三合,日三服。一方有小麥一升。
青金丹,治翻胃及一切寒熱嘔吐,百藥不效者,一服即止。
水銀(一兩),硫黃(五錢)
白話文:
「木香散」用木香和檳榔等量研成粉末,可用於治療傷寒。
「茯苓澤瀉湯」可用於治療胃翻吐並且口渴想要喝水。藥方包括澤瀉四兩、白茯苓半斤、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用水一斗煮取三升,加入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三合,一天服用三次。有些方子會加入小麥一升。
「青金丹」可用於治療胃翻吐以及各種寒熱嘔吐,百藥無效者,服用一次即可見效。藥方包括水銀一兩,硫黃五錢。
上同研至不見星,每服一錢,濃生薑、陳皮湯調下,未止再服。或姜糊丸綠豆大,薑湯下。屬寒者二錢,薑汁酒熱調服,厚被蓋出汗。小兒量服。
更以半夏(三錢)、陳皮(二錢)、茯苓、厚朴、藿香、蒼朮(各一錢),生薑(七片),搗,入水煎成,調砂仁(炒,研,一錢)服。另取薑汁半杯,和湯一杯,熱而辣者,每進藥一口,薑湯一口送,服完,頻飲熱薑湯。垂死者用人參二錢,水煎頓服。日再進以人參煮粥,食未安再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至看不見顆粒,每次服用一錢,用濃薑汁、陳皮湯調和服用,如果症狀未消,可以再次服用。或者用薑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用薑湯送服。體質偏寒的人可以服用二錢,用薑汁酒溫熱調和服用,蓋上厚被,直到出汗。小孩要根據年齡調整服用量。
另外再取半夏三錢、陳皮二錢、茯苓、厚朴、藿香、蒼朮各一錢,生薑七片,搗碎,加水煎煮,調入炒研的砂仁一錢服用。另外取薑汁半杯,與湯水一杯混合,保持熱且辣,每次服用藥物一口,就用薑湯送服,服完後,頻繁飲用熱薑湯。快要死亡的人可以使用人參二錢,水煎後立即服用。每天再用人參煮粥,如果病症未穩定,可以再次服用。
滾痰丸,治痰熱吐(方見痰門。)
荊黃湯,熱氣衝逆,食已即吐(方見嘔吐。)
簡便方,平胃散(依方製成)。薑汁、紅棗丸,鹽湯下;或姜,棗同研服。
又六一散,生薑自然汁澄下稠者(糖果店柞薑絲最多),和丸綠豆大,湯下。
又,白粱米汁(二合),生薑汁(一合),和服。
又,乾柿餅燒灰(一錢),酒下。
白話文:
【滾痰丸】,用於治療痰熱引起的吐瀉(詳情請參閱痰症相關篇章)。
【荊黃湯】,適合治療熱氣上沖,進食後即感嘔吐的情況(詳情請參閱嘔吐相關篇章)。
【簡便方】,使用平胃散(按照配方製成)。可以使用薑汁和紅棗製成丸狀,並以鹹湯送服;或者將薑和棗一起研磨後服用。
另外,還有一種【六一散】,選擇生薑的自然汁液,將其中濃稠的部分澄清後,和製成大約綠豆大小的丸子,再以湯水送服。
再者,【白粱米汁】(兩合),加上【生薑汁】(一合),混合後即可服用。
最後,【乾柿餅燒灰】(一錢),可用酒送服。
又,米粉搜和成劑,丸如桐子大,煮熟,點鹽少許,空心和汁吞。
又,大附子(一個),薑汁一碗浸透煮乾,母丁香(十個),共為末,以少許安掌中,不時舐服。
又,蚯蚓屎(一兩),木香(五錢),共為末,神麯糊為丸,陳皮,薑湯送下。
白話文:
另外,將米粉製成丸子,大小如桐子,煮熟後加少許鹽,空腹時用湯汁送服。
此外,將一個大附子浸泡在薑汁中煮至乾燥,並與十個母丁香一起研磨成粉末,取少許放在手掌中,隨時舔服。
再者,將一兩蚯蚓屎和五錢木香研磨成粉末,用神麴糊做成丸子,用陳皮和薑湯送服。
2. 痞滿
經曰:太陰所至,為積飲痞膈。痞,不通之謂。精神榮衛,氣血津液,出入流行之紋理,悶密而為痞也。有傷寒下早,邪氣攻上而痞者;有雜病下多亡陰,血虛而痞者;有中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而痞者;有飲食、痰積窒塞而痞者;有濕熱太甚而痞者。蓋痞與脹不同,脹滿則內空虛而外有形,痞滿則內悶實而外無狀,脈宜浮滑,忌短澀。
治宜察其虛實而行攻補,實人略與疏通,隨宜調補,不可專於通利,暫得寬舒,再作益甚。
主方,陳皮,半夏,茯苓,枳實,黃連(姜炒),厚朴(姜炒。各八分),草豆蔻,木香,益智,青皮,柴胡(各五分),乾薑,吳茱萸(各三分)上水煎服。
白話文:
《經》上說:太陰所至,會造成積飲痞膈。痞,指不通暢的意思。精神、氣血、津液在體內流動的紋理,阻塞不通,就會形成痞。有傷寒初期,邪氣上攻導致痞的;有久病傷陰,血虛導致痞的;有中氣虛弱,無法運化精微物質導致痞的;有飲食、痰積阻塞導致痞的;還有濕熱過盛導致痞的。總之,痞與脹不同,脹滿是內空虛外有形,而痞滿是內悶實外無形,脈象通常浮滑,忌諱短澀。
治療應該根據虛實情況來選擇攻補方法,實證以疏通為主,虛證則要適當補養,不能單靠通利,暫時緩解,反而會加重病情。
主要用藥:陳皮、半夏、茯苓、枳實、黃連(姜炒)、厚朴(姜炒,各八分)、草豆蔻、木香、益智、青皮、柴胡(各五分)、乾薑、吳茱萸(各三分),水煎服。
脾虛無血加當歸、芍藥、川芎、白朮;郁加香附、神麯;中氣虛痞加人參、白朮、蒼朮;痰積加貝母、山楂、麥芽;濕熱加酒炒黃芩、梔子、蒼朮;肥人濕痰,半夏、茯苓、蒼朮、滑石;瘦人,枳實、黃連、芍藥、升麻;痰挾血成窠囊,桃仁、紅花、香附、大黃、鬱金。
白話文:
脾虛無血,可以用當歸、芍藥、川芎、白朮;氣鬱可以用香附、神麴;中氣虛痞可以用人參、白朮、蒼朮;痰積可以用貝母、山楂、麥芽;濕熱可以用酒炒黃芩、梔子、蒼朮;肥人濕痰,可以用半夏、茯苓、蒼朮、滑石;瘦人,可以用枳實、黃連、芍藥、升麻;痰挾血成窠囊,可以用桃仁、紅花、香附、大黃、鬱金。
黃連消痞丸,治心下痞滿,小便不利有熱者。
黃連(炒,兩半),黃芩(炒),乾薑(各三錢),茯苓,白朮(炒),甘草(炙),厚朴(制),豬苓(各五錢),枳實(一兩),陳皮(七錢五分),澤瀉,薑黃(各三錢半),砂仁(三錢五分),半夏(制,一兩三錢)
上為末,蒸餅,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湯送下。
開結枳實丸(一名木香利膈丸),治濕痰留滯,胸膈痞悶,時作鳴聲。
白話文:
黃連消痞丸
功效: 治療胸脘痞滿、小便不利、伴有發熱的症狀。
藥材:
- 黃連 (炒,兩半)
- 黃芩 (炒)
- 乾薑 (各三錢)
- 茯苓
- 白朮 (炒)
- 甘草 (炙)
- 厚朴 (制)
- 豬苓 (各五錢)
- 枳實 (一兩)
- 陳皮 (七錢五分)
- 澤瀉
- 薑黃 (各三錢半)
- 砂仁 (三錢五分)
- 半夏 (制,一兩三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蒸餅做丸,丸如桐子大小,每服百丸,白湯送服。
開結枳實丸 (又名木香利膈丸)
功效: 治療濕痰停滯,胸膈痞悶,伴有咕嚕咕嚕的鳴聲。
枳實(炒),白朮,半夏(制),南星(泡),枯礬,大黃,青皮,木香(各五錢),牽牛(頭末,二兩),皂角(炙,去皮弦子),旋覆花(各一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米飲下。
香砂枳實丸,治痞。
保和丸(並見飲食。)
簡便方,痰食積痞。
半夏為末,薑汁和作餅子,用濕紙包,慢火煨香,熟水二鍾,餅一個,鹽五分,煎至一鍾服。
又,涼物過飽,不消,遂成痞。用馬牙硝一兩,以陳年吳茱萸半升,煮濃汁入硝,乘熱服。良久未轉更服。
白話文:
枳實、白朮、半夏、南星、枯礬、大黃、青皮、木香各五錢,牽牛頭末二兩,皂角去皮弦子一兩,旋覆花一兩,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五丸,米湯送服。這個方子叫做香砂枳實丸,用於治療痞症。
另外,保和丸也可以治療飲食不消導致的痞症。
簡便方:對於痰食積聚引起的痞症,可以將半夏研磨成粉末,用薑汁和成餅子,用濕紙包好,小火煨熟,然後用兩杯水和一個餅子,加五分鹽,煎至一杯服用。
如果因為食用涼性食物過多導致消化不良而形成痞症,可以用一兩馬牙硝,和半升陳年吳茱萸一起煮濃汁,趁熱服用。如果長時間沒有好轉,可以繼續服用。
又,用枳實麩炒為末,每服二錢,清粥湯送下。
又,卒得胸痛,薤根搗自然汁飲。薑、蔥熨(法見傷寒。)
白話文:
再者,使用枳實與麥麩炒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清粥和湯一起送服。
另外,突然感到胸部疼痛時,可以使用薤根搗成自然汁飲用。也可以用薑和蔥來進行熱敷(詳細方法可參照傷寒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