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二 (8)
卷之二 (8)
1. 傷寒方法(通計一百二十)
主方(總合七方)治足太陽膀胱經,初感春溫、夏熱、秋濕、冬寒等證。散邪發表隨證用:大青龍湯、加味麻黃湯、加味桂枝湯、羌活沖和湯、桂麻各半湯、沖和靈寶飲。
十神湯,時令不正,瘟疫妄行,發熱頭疼,咳嗽無汗,陰陽兩感。
麻黃,川芎,甘草(各八分),乾薑,紫蘇,升麻,赤芍(各一錢),白芷,陳皮,香附,(各六分),姜五、蔥三,煎服取汗。
白話文:
治療足太陽膀胱經,初期感受春溫、夏熱、秋濕、冬寒等病症,可以根據症狀使用大青龍湯、加味麻黃湯、加味桂枝湯、羌活沖和湯、桂麻各半湯、沖和靈寶飲等七種方劑來驅散邪氣,發表解表。如果是在時令不正、瘟疫流行的時候,出現發熱頭疼、咳嗽無汗、陰陽兩感等症狀,則可以使用十神湯,配方為麻黃、川芎、甘草各八分,乾薑、紫蘇、升麻、赤芍各一錢,白芷、陳皮、香附各六分,生姜五片、蔥三根,煎服取汗。
不換金正氣散,傷寒嵐瘴,商旅遠方,不伏水土,霍亂吐瀉諸證。
蒼朮,陳皮,藿香,半夏,厚朴(制。各一錢),甘草(五分),上薑、棗,水煎服。
神朮散,四時傷寒發熱,頭疼項強,咳嗽鼻塞等證。
蒼朮(錢半),羌活,白芷,川芎,藁本(各七分),甘草,北細辛(各五分)
白話文:
「不換金正氣散」適用於傷寒、瘴氣、商旅遠行水土不服、霍亂、嘔吐腹瀉等症狀。
配方:蒼朮、陳皮、藿香、半夏、厚朴(制,各一錢),甘草(五分),生薑、大棗,水煎服。
「神朮散」適用於四季傷寒發熱、頭痛、項強、咳嗽、鼻塞等症狀。
配方:蒼朮(錢半)、羌活、白芷、川芎、藁本(各七分)、甘草、北細辛(各五分)。
上加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熱服取汗。
香蘇飲,傷寒、疫癘、時氣,胸滿嘔逆。
紫蘇,香附子,陳皮(各二錢),甘草(七分)上加薑、棗,水煎服。
對金飲(即平胃散),風寒濕氣,嵐瘴霧露,霍亂吐瀉,不服水土,腹滿脹悶等證。
蒼朮(八兩),厚朴,陳皮(各六兩),甘草(四兩)
上加木香、砂仁尤佳。為末,薑棗湯或煎服。
白話文:
在藥方中加入生薑三片、蔥白三莖,用水煎煮,熱服,讓病人出汗。
香蘇飲適用於傷寒、疫癘、時氣,以及胸悶、嘔吐等症狀。
方劑包含紫蘇、香附子、陳皮(各二錢)、甘草(七分),另外加入薑、棗,用水煎煮服用。
對金飲,又稱平胃散,適用於風寒濕氣、瘴氣、霧露、霍亂吐瀉、水土不服、腹脹等症狀。
方劑包含蒼朮(八兩)、厚朴、陳皮(各六兩)、甘草(四兩),可以加入木香、砂仁更佳。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棗湯沖服或煎煮服用。
沖和散,寒溫不常,陰晴時作,客途旅邸,將理失常,頭疼拘急。
蒼朮(三兩),荊芥,甘草(各七錢)為末,每三錢,薑棗湯下,煎亦可。
敗毒散,四時不正之氣,天行疫癘,妊婦傷寒(方見瘟疫主方。)
參蘇飲,感冒風寒,發熱頭疼,咳嗽聲重,流涕,有痰胸滿(方見傷風)。
大羌活湯,治兩感傷寒。
防風,羌活,獨活,防己,黃芩,黃連,蒼朮,白朮,甘草(炙),細辛(各五分),知母,川芎,生地(各錢半。)
白話文:
沖和散,適合治療寒熱不穩定,陰晴不定,旅途中因環境變化而導致頭疼、身體不適的症狀。
處方:蒼朮三兩,荊芥、甘草各七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紅棗煎煮的湯汁送服,也可直接煎煮服用。
敗毒散,適用於四季不正之氣導致的瘟疫流行,以及孕婦傷寒等情況,詳細處方請參考瘟疫主方。
參蘇飲,適用於受寒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疼、咳嗽聲音沉重、流鼻涕、胸悶有痰等症狀,詳細處方請參考傷風主方。
大羌活湯,用於治療因兩種寒邪引起的傷寒。
處方:防風、羌活、獨活、防己、黃芩、黃連、蒼朮、白朮、甘草(炙)、細辛各五分,知母、川芎、生地各錢半。
水煎熱服。不解再服,見效則止。餘證依兩感論。
柴葛解肌湯,服藥汗出,表證已除,熱猶未退,四時可接服此湯。
柴胡(二錢),葛根,黃芩(各錢半),羌活,白芷,芍藥,桔梗(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加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口渴加石膏;汗出不透徹,猶頭疼骨痛,冬、春加麻黃,夏、秋加紫蘇;胸滿加山楂、麥芽。
白話文:
柴葛解肌湯
服用方法:
- 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
- 如果服用一次後症狀沒有改善,可以再服用一次。
- 症状改善後就停止服用。
- 其他症状的治療,請参考《兩感論》。
功效:
- 服用此湯後,如果出汗,表示表證(感冒初期)已經消除,但熱度尚未退去。
- 四季皆可服用此湯。
藥方:
- 柴胡:二錢
- 葛根:一錢半
- 黃芩:一錢半
- 羌活:一錢
- 白芷:一錢
- 芍藥:一錢
- 桔梗:一錢
- 甘草:五分
輔料:
- 生姜:三片
- 紅棗:兩枚
煎服方法:
- 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加減藥:
- 口渴:加石膏
- 出汗不暢,頭疼骨痛:
- 冬、春季節:加麻黃
- 夏、秋季節:加紫蘇
- 胸悶:加山楂、麥芽
小柴胡湯,少陽寒熱往來,口苦,脅痛耳聾,和解餘熱。
柴胡(三錢),黃芩(二錢),半夏,人參,甘草(各一錢),薑、棗煎服。
柴胡桂枝湯,本方加桂枝。
柴胡雙解散,本方加芍藥、陳皮。小便澀,加茯苓;嘔加薑汁、竹茹;脅痛加青皮;痰加栝蔞、貝母;似瘧加桂;渴加天粉、知母,甚加石膏;嗽加瘛瘲、金沸草;胸滿未可下,加枳實、桔梗、黃連、栝蔞,效。少陽陽明合病,加葛根、芍藥。
白話文:
小柴胡湯是用於治療少陽經寒熱往來、口苦、脅痛、耳聾等症狀,能解餘熱。
藥方為:柴胡三錢,黃芩二錢,半夏、人參、甘草各一錢,生薑、大棗煎服。
柴胡桂枝湯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了桂枝。
柴胡雙解散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了芍藥、陳皮。若出現小便澀,可加茯苓;嘔吐可加薑汁、竹茹;脅痛可加青皮;痰多可加栝蔞、貝母;似瘧可加桂枝;口渴可加天花粉、知母,嚴重者可加石膏;咳嗽可加瘛瘲、金沸草;胸滿無法下氣可加枳實、桔梗、黃連、栝蔞,效果顯著。若少陽與陽明經合病,可加葛根、芍藥。
如神白虎湯,身熱大渴,有汗不解,或汗後舌乾,脈微洪、中暍。
石膏(五錢),知母(二錢),甘草(一錢),加麥冬(三錢),梔子(錢半),人參(七分),五味子(十五粒,打)
加姜一、棗一、竹葉二十片。背寒,去梔,加天粉;心煩,竹茹。
三黃石膏湯,傷寒汗不暢,發熱脈大,表裡皆實,陽盛拂鬱;或醫謂汗後不解,復下之,致大便頻,小便澀,目紅面赤,齒黃大渴;或以下脈數,身熱拘急。解表清裡。
白話文:
如果身體發熱,口渴得厲害,出汗卻止不住,或者出汗後舌頭乾燥,脈搏微弱而有力,像是中暑一樣,就可以用「如神白虎湯」。
方劑包括:石膏五錢、知母二錢、甘草一錢,加上麥冬三錢、梔子錢半、人參七分、五味子十五粒(打碎)。
如果背部發涼,就去除梔子,加入天花粉;如果心煩意亂,就加入竹茹。
「三黃石膏湯」適用於傷寒病,出汗不暢,發熱脈搏有力,外寒內熱,陽氣盛而鬱結。或者病人因為汗後不解,又服用瀉藥,導致大便次數頻繁,小便不暢,眼睛紅腫,臉頰發紅,牙齒發黃,口渴得厲害;或者脈搏下沉而數,身體發熱,四肢拘緊。這個方劑可以解表清裡。
石膏(五錢),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各一錢),豆豉(半合),麻黃(冬一錢,夏五分。)
水煎服,未效再服如神。汗下誤治後,三焦生熱,脈洪,諂語,喘息,鼻衄,熱不懈,身目黃,狂叫欲走,或過經壞證。
三黃巨勝湯,陽毒斑、狂、渴、目赤、脈大氣喘,便燥,舌卷囊縮。
石膏湯去麻黃、豆豉,加大黃、芒硝、姜一、棗一,煎服。入泥漬水二匙。
小陷胸湯,小結胸脹悶,按之而痛。
白話文:
石膏五錢,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各一錢,豆豉半合,麻黃冬令用一錢,夏令用五分。水煎服用,若效果不佳,可再次服用,效果如同神效。汗下治療失誤後,三焦生熱,脈搏洪大,胡言亂語,呼吸急促,鼻出血,發熱不止,身體和眼睛發黃,神志不清狂叫亂跑,或經期過後出現的病症。三黃巨勝湯適用於陽毒斑疹、神志不清、口渴、眼紅、脈搏洪大呼吸急促、大便乾燥、舌頭捲縮。石膏湯去麻黃、豆豉,加生薑、大棗各一,並加入大黃、芒硝,水煎服用,再加入泥水二匙。小陷胸湯適用於胸部鬱結脹悶,按壓時疼痛。
栝蔞(三錢),半夏(二錢),黃連(錢半)
上先煎栝蔞,次入半夏、黃連煎,熱服。口渴去半夏,加枳實。
大陷胸湯,大結胸滿實,不按而痛,兼用熨法;或六乙順氣湯去甘草,加甘遂。
大黃(二錢),芒硝(一錢),甘遂末(一分)
水煎成,納硝;滾一沸,入甘遂。分為二服,勿多服。
大柴胡湯,內實大便難,身熱不惡寒,反惡熱,有下證先用此。
白話文:
栝蔞三錢,半夏二錢,黃連一錢半。
先將栝蔞煎煮,然後加入半夏和黃連,一起煮沸,趁熱服用。如果口渴,可以去掉半夏,加入枳實。
大陷胸湯適用於胸部脹滿、堅硬,不按則痛的情況,可以配合熨法治療;或者使用六乙順氣湯去掉甘草,加入甘遂。
大黃二錢,芒硝一錢,甘遂末一分。
用水煎煮,加入芒硝;煮沸後,再加入甘遂。分為兩次服用,不要服用過量。
大柴胡湯適用於內實、大便不通、身體發熱但不畏寒,反而怕熱,並且有下瀉症狀的情況,可以先使用此方。
柴胡(三錢),黃芩,芍藥(各二錢),半夏,大黃(各一錢),枳實(八分)
上加生薑五片,黑棗二枚,水煎熱服。渴減半夏,加天花粉。
調胃承氣湯,太陽、陽明,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秘,用承氣湯。先此。
大黃(一錢),甘草,芒硝(各五分)
煎成去渣,入芒硝,滾一沸,服。
小承氣湯,五、六日不大便,胸腹脹滿,陽明無表證,潮熱狂言。
大黃(二錢),厚朴(一錢五分),枳實(一錢)
白話文:
柴胡三錢,黃芩、芍藥各二錢,半夏、大黃各一錢,枳實八分,加生薑五片、黑棗二枚,水煎熱服。若渴減半夏,可加天花粉。這方叫做調胃承氣湯,適用於太陽、陽明經絡病症,不惡寒反而惡熱,大便秘結者。若先有上述症狀,可以用承氣湯。承氣湯由大黃一錢、甘草、芒硝各五分組成,煎成去渣,再加入芒硝,滾沸後服用。 另外,小承氣湯適用於五、六日不大便,胸腹脹滿,陽明無表證,潮熱狂言者,由大黃二錢、厚朴一錢五分、枳實一錢組成。
上水二鍾,煎八分,熱服,得利止。
大承氣湯,六、七日大便秘,腹痛煩渴,少陰口燥,日晡熱,脈實。
大黃(三錢),厚朴(五錢),枳實(二錢五分),芒硝(一錢)
上先煮厚朴,枳實減半,下大黃;滾數沸,次下芒硝,滾服。
三乙承氣湯,三湯證兼有,此湯合治。及中風僵仆,風癇發作。
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各一錢),甘草(五分),加姜三片,煎服。
六乙順氣湯,熱邪傳裡,代大陷至大承、三乙承氣等六湯神藥。大便秘,或協熱自利,口乾怕熱,揭衣揚手,斑黃,腹滿硬痛,燥屎。
白話文:
喝藥水兩碗,煎煮八分滿,趁熱服用,直到排便通暢為止。
大承氣湯適合治療六、七天大便秘結,伴隨腹部疼痛、口渴、少陰症口乾、下午發熱、脈象實的症狀。
藥方:大黃三錢、厚朴五錢、枳實二錢五分、芒硝一錢。
先將厚朴、枳實減半煎煮,再放入大黃,煮沸數次後,加入芒硝,滾沸後趁熱服用。
三乙承氣湯適合治療同時出現大承氣湯和三承氣湯的症狀,也可治療中風導致的肢體僵硬癱瘓、風癇發作。
藥方: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各一錢、甘草五分,加入薑三片煎服。
六乙順氣湯是治療熱邪深入體內,進而演變成大承氣湯、三乙承氣湯等六種湯劑的症狀的特效藥。適合治療大便秘結、或伴隨發熱腹瀉、口乾怕熱、揭衣揚手、斑黃、腹部脹滿硬痛、糞便乾燥的症狀。
大黃,厚朴,枳實,芍藥,黃芩(各一錢),柴胡(二錢),芒硝,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鍾,滾三沸,入眾藥,煎至八分,次下芒硝,滾一沸。臨服入鐵鏽水三匙。
桂枝大黃湯,太陰腹痛,渴,肢溫,脈沉有力,熱邪陽經傳入,便秘。
大黃(錢半),芍藥,桂枝(各一錢),甘草(五分),加枳實、柴胡、薑、棗煎,磨檳榔入內服。
茵陳大黃湯,太陰腹滿,身目黃,小水不利,大便實,渴,頭汗際頸而還。
白話文:
大黃、厚朴、枳實、芍藥、黃芩各一錢,柴胡二錢,芒硝、甘草各五分,用水兩碗,煮沸三次後,放入藥材,煎至八分滿,再加入芒硝煮沸一次。喝之前加入鐵鏽水三匙。
此方名為「桂枝大黃湯」,主治太陰腹痛、口渴、肢體溫熱、脈象沉而有力,熱邪由陽經傳入,便秘等症。
大黃錢半,芍藥、桂枝各一錢,甘草五分,再加上枳實、柴胡、薑、棗一起煎煮,磨碎檳榔加入服用。
此方名為「茵陳大黃湯」,主治太陰腹脹、身體和眼睛發黃、小便不利、大便乾燥、口渴、頭汗流到頸部然後退回等症。
大黃,茵陳,梔子,黃芩,枳實,厚朴,甘草(各等分)上加燈心,水煎服。
桃仁承氣湯,小腹滿痛,小便利,大便黑,有蓄血,下盡黑血,愈。
桃仁(十個,搗),大黃(錢半),桂枝,芒硝,甘草(各七分)
上加當歸、芍藥、青皮、枳實、柴胡,水煎服,入硝。
黃龍湯,大便秘,或利清水,乃日飲湯藥也,宜急下。如虛老、產婦不勝下,用此湯。
大黃,芒硝,人參,厚朴,枳實,當歸,甘草(各五分)上加薑、棗,水煎服。
白話文:
大黃、茵陳、梔子、黃芩、枳實、厚朴、甘草等量,再加上燈心,用水煎服。這是桃仁承氣湯,用於治療小腹脹痛、小便量少、大便黑色、有蓄積血液的症状,服用後會排出黑色血液,症状就會消失。
桃仁十個,搗碎,大黃半錢,桂枝、芒硝、甘草各七分,再加上當歸、芍藥、青皮、枳實、柴胡,用水煎服,服藥時加入芒硝。這是黃龍湯,適用於大便秘结,或排泄稀薄水樣便的患者,尤其適合服用湯藥後症狀未見好轉的患者,需要迅速通便。如果患者虛弱年老或產婦體質虛弱,不适合使用峻下药物,则可以用黄龙汤。
大黃、芒硝、人參、厚朴、枳實、當歸、甘草各五分,再加上薑、棗,用水煎服。
附子瀉心湯,心下痞,惡寒汗出,有陽證仍在,又見脈沉,足冷身重,死證;或姑以此湯漸試。
附子(一錢,水半鍾,煎二分)大黃(一錢),黃連,黃芩(各五分)上用百沸湯半鍾,浸去渣,入附子汁服。
陽毒升麻湯,陽毒發斑,狂言吐血。
升麻,犀角屑,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青黛一物湯,陽毒發斑。
白話文:
遇到心下痞闷,伴随恶寒出汗,但仍有阳证,且脉沉、足冷身重,像是快要不行了,可以尝试用附子泻心汤慢慢试探。附子一钱,用半碗水煎煮,只取二分药汁,再将大黄一钱,黄连、黄芩各五分,用百沸汤半碗浸泡去渣,最后加入附子汁服用。
如果出现阳毒发斑,伴随狂言吐血,可以使用阳毒升麻汤。升麻、犀角屑、射干、黄芩、人参、甘草各一钱,水煎服用。
阳毒发斑时,也可以用青黛一物汤。
青黛(二錢),上水研服,效。
玄參升麻湯,發斑咽痛。
玄參,升麻,甘草(各五分)上水煎服。
升麻六物湯(口瘡。)
升麻,梔子(各錢半),大青,黃芩,杏仁(各一錢),加蔥煎服。
消斑青黛飲,邪熱傳裡失下,裡實表虛,血熱為斑,便秘短氣。
黃連,犀角,玄參,石膏,山梔,知母,生地,青黛,柴胡,人參,甘草(各一錢),加姜一、棗一,水煎服。
白話文:
青黛兩錢,用水研磨服用,有效。
玄參升麻湯,治療發斑咽痛。
玄參、升麻、甘草各五分,用水煎服。
升麻六物湯,治療口瘡。
升麻、梔子各一錢半,大青、黃芩、杏仁各一錢,加入蔥煎服。
消斑青黛飲,治療邪熱傳入內裡,導致裡實表虛,血熱生斑,便秘短氣。
黃連、犀角、玄參、石膏、山梔、知母、生地、青黛、柴胡、人參、甘草各一錢,加入薑一片、大棗一個,用水煎服。
生地芩連湯,鼻衄成流不止,熱深吐血過多,神昏錯語。
生地,黃芩,黃連,山梔,犀角,川芎,芍藥,桔梗,柴胡,甘草(等分)加棗二枚,水煎服。入茅根、藕節汁,磨京墨。
桂苓飲,初病無熱,狂躁不安,乃熱結膀胱,名如狂證。
豬苓,澤瀉,桂枝,白朮,知母,黃柏,山梔,甘草,茯苓,滑石(各一錢),加姜三片,煎服,取微汗。
白話文:
「生地芩連湯」適合用於鼻血不止,熱邪深入導致吐血過多,神志昏迷,語無倫次的情況。
配方:生地、黃芩、黃連、山梔、犀角、川芎、芍藥、桔梗、柴胡、甘草等量,加棗兩枚,水煎服。加入茅根和藕節汁,磨入京墨。
「桂苓飲」適用於病初無發熱,卻出現狂躁不安的症狀,這是由於熱邪結聚膀胱,表現如同狂躁症狀。
配方:豬苓、澤瀉、桂枝、白朮、知母、黃柏、山梔、甘草、茯苓、滑石各一錢,加生薑三片,煎服,服至微出汗即可。
導赤飲,治小便不利,即桂苓減知母、黃柏,加燈心。汗後、汗多戒利。
再造飲,頭疼發熱,表汗藥汗不出,勿妄發,乃陽虛不能作汗。
黃耆,人參,桂枝,川芎,附子(制熟),細辛,羌活,防風(各一錢),甘草(七分)加生薑五、棗二煎成,入炒芍藥,滾三沸,服。夏加黃芩、石膏。
益元湯,身熱頭疼,不煩便躁,面赤欲水,不能入口,乃元虛火泛,名戴陽證。若誤服涼藥者必死。
附子(熟),人參,乾薑,甘草(炙),麥冬,黃連,五味子,知母(等分)加蔥、艾、薑、棗煎成,入童便三匙,頓冷服。
白話文:
導赤飲用於治療小便不順暢,可以在桂苓湯的基礎上,減少知母、黃柏的用量,並加入燈心草。出汗後或出汗過多的人,要忌食利尿的食物。
再造飲用於治療頭痛發熱,服用過表汗藥但仍然沒有出汗的情況。這種情況不要輕易服用發汗藥,因為可能是陽氣虛弱導致無法出汗。
黃耆、人參、桂枝、川芎、附子(制熟)、細辛、羌活、防風(各一錢)、甘草(七分)加生薑五片、大棗兩枚,煎煮後加入炒芍藥,滾沸三次,服用。夏季可以加黃芩、石膏。
益元湯用於治療身體發熱、頭痛、不煩躁、面紅發熱、口渴卻無法吞嚥的情況,這是元氣虛弱、火氣上炎導致的,叫做戴陽證。如果誤服涼藥,就會有生命危險。
附子(熟)、人參、乾薑、甘草(炙)、麥冬、黃連、五味子、知母(等分),加入蔥、艾、薑、棗煎煮後,加入童尿三匙,趁熱服用。
當歸活血湯,無頭疼惡寒,惟身熱口渴,小便利,大便黑,口語無倫,乃邪傳入心脾,或如見鬼祟。
當歸,赤芍,生地,柴胡,人參,枳殼,乾薑,紅花(酒拌),桂心,甘草,桃仁(等分)
上水煎服,後去桃仁、紅花、乾薑、桂心,加白朮、茯苓煎服。
導赤各半湯,病後胸腹寬,二便利,身無熱,神漸昏,不飲水,與稀粥則咽,乃邪傳心經。
黃連,梔子,黃芩,滑石,甘草,知母,犀角,茯神,麥冬,人參(等分)
白話文:
若病人沒有頭痛、惡寒,卻有發熱口渴、小便量少且顏色淡、大便黑色、言語不清等症狀,可能是邪氣入侵心脾,或像見了鬼一樣。可以服用當歸活血湯,藥材包括當歸、赤芍、生地、柴胡、人參、枳殼、乾薑、紅花(用酒拌)、桂心、甘草、桃仁(等分),水煎服。服用完之後,將桃仁、紅花、乾薑、桂心去除,再加入白朮、茯苓煎服。
若病人病後胸腹寬大,小便和大便都頻繁,身體沒有發熱,神志逐漸昏迷,不願意喝水,只能喝稀粥,可能是邪氣傳入心經。可以服用導赤各半湯,藥材包括黃連、梔子、黃芩、滑石、甘草、知母、犀角、茯神、麥冬、人參(等分)。
上加薑、棗、燈心,水煎服。
調榮養衛湯,頭疼身熱惡寒,微汗,腳軟倦,脈空浮,乃勞力內傷氣血,外感寒邪。禁大汗。
當歸,生地,川芎,柴胡,防風,羌活,陳皮,白朮,人參(漸加),黃耆(等分),細辛,甘草(減半),
上加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棗二枚,水煎服。
升陽散火湯,叉手冒胸,尋衣摸床,昏沉,乃熱乘肺氣虛。小便利可治;秘,危。
人參,當歸,柴胡,芍藥,黃芩,麥冬,白朮,茯神,陳皮(等分),甘草(減半),
上加薑、棗、金與銀煎服。痰加半夏;便秘加大黃。
白話文:
上加薑、棗、燈心,水煎服。調榮養衛湯,頭疼身熱惡寒,微汗,腳軟倦,脈空浮,乃勞力內傷氣血,外感寒邪。禁大汗。
當歸,生地,川芎,柴胡,防風,羌活,陳皮,白朮,人參(漸加),黃耆(等分),細辛,甘草(減半),
上加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棗二枚,水煎服。升陽散火湯,叉手冒胸,尋衣摸床,昏沉,乃熱乘肺氣虛。小便利可治;秘,危。
人參,當歸,柴胡,芍藥,黃芩,麥冬,白朮,茯神,陳皮(等分),甘草(減半),
上加薑、棗、金與銀煎服。痰加半夏;便秘加大黃。
犀角地黃湯,失汗,上焦瘀血,漱水不欲咽,大便黑等證。
生地(三錢),丹皮,芍藥,犀角(各一錢),
上加陳皮、桔梗、當歸、紅花、甘草水煎,入藕節汁服。
茅花湯,鼻血不止。
茅花(一把,無,用根),上水煎服。
地榆散,傷寒熱毒不解,晚即壯熱,腹痛便膿血。
地榆,犀角(無,用升麻),黃連,茜根,黃芩,梔子(等分),上加韭白,水煎服。
白話文:
犀角地黃湯適合治療失汗、上焦瘀血、漱口後不願吞咽、大便黑等症狀。
配方:生地三錢,丹皮、芍藥、犀角各一錢,加上陳皮、桔梗、當歸、紅花、甘草水煎煮,加入藕節汁服用。
茅花湯用於治療鼻血不止。
配方:茅花一把(若無茅花,可以用根代替),用水煎煮服用。
地榆散用於治療傷寒熱毒不解,傍晚時分發熱,腹痛、排泄膿血等症狀。
配方:地榆、犀角(若無犀角,可以用升麻代替)、黃連、茜根、黃芩、梔子等量,加上韭白,用水煎煮服用。
延胡索散,尿血。
延胡索(三錢),上水煎成,入芒硝三分服。
溫經益元湯,過汗不止,肉瞤筋惕,亡陽衛虛,及下後利不止。
熟地,生地,白朮,黃耆,甘草,芍藥,當歸,人參,茯苓,薄桂(等分)上加薑、棗、糯米煎服。胸滿加陳皮、枳殼;虛甚加附子。
如聖飲,剛柔二痓,頭搖口噤,身反張,手足攣搐,面赤,瘛瘲同。
白話文:
延胡索散可以用來治療尿血,用延胡索三錢,用水煎服,再加入芒硝三分。溫經益元湯則可以用來治療過汗不止、肌肉抽搐、陽氣不足、以及產後腹瀉不止等症狀,由熟地、生地、白朮、黃耆、甘草、芍藥、當歸、人參、茯苓、桂枝等分,加入薑、棗、糯米煎服。如果胸悶可以用陳皮、枳殼,虛弱加重可以用附子。如聖飲則可以用來治療寒熱交替、頭暈目眩、身體反弓、手腳抽搐、面紅、以及癲癇等症狀。
羌活,防風,川芎,白芷,柴胡,芍藥,當歸,烏藥,半夏,黃芩(等分),甘草(減半)
上加姜煎。入竹瀝、薑汁服。有汗剛痓,加白朮、桂枝;無汗,加蒼朮、麻黃。
逍遙湯,初愈交接淫欲,名女勞復。無病者反得病,名陰陽易。
人參,知母,黃連,滑石,生地,柴胡,犀角(等分),甘草(減半)
上加韭根、竹青(刮取碗許),同薑、棗煎,入褲襠末一錢五分調服。有黏汗出愈。無汗再服。
白話文:
羌活、防風、川芎、白芷、柴胡、芍藥、當歸、烏藥、半夏、黃芩(等量),甘草(減少一半)。
上方加入生薑煮沸,加入竹瀝、薑汁服用。若出現出汗與剛性抽筋的情況,需加入白朮、桂枝;若無出汗,則需加入蒼朮、麻黃。
逍遙湯,初愈後再次發生性行為,稱為「女勞復」。原本無病卻突然生病,稱為「陰陽易」。
人參、知母、黃連、滑石、生地、柴胡、犀角(等量),甘草(減少一半)。
上方加入韭根、竹青(刮取碗大份量),與薑、棗一同煮沸,加入褲襠粉末調和服用。若有黏汗排出即可痊癒。若無出汗則需再服用一次。
燒裩散,取裩襠近隱處(一方燒灰,錢半服,男用女,女用男,陰腫溺通,效。)或只竹青煎。
猳鼠矢湯,雄鼠屎(十四粒,兩頭尖者),韭根(一大握),水煎服。必取汗安。
柴胡百合湯,瘥後昏沉、發熱、渴,錯語失神,及百合、勞復等證。
柴胡,人參,黃芩,百合,生地,知母,陳皮(等分),甘草(減半)
上加薑、棗、鱉甲,水煎服。渴如天粉:熱加梔子;嘔加半夏;胸滿加枳殼、桔梗;煩加竹葉。
白話文:
燒裩散,取裩襠近隱處燒成灰,每次服用半錢,男性用女性的裩襠,女性用男性的裩襠,能治陰腫溺不通,效果很好。也可以單獨用竹青煎服。
猳鼠矢湯,用十四粒雄鼠屎,兩頭尖的,和一大握韭根一起水煎服。必能發汗止痛。
柴胡百合湯,適用於病癒後昏沉、發熱、口渴、言語錯亂、神志不清,以及百合病、勞復等症狀。
方劑組成:柴胡、人參、黃芩、百合、生地、知母、陳皮(各等分),甘草(減半)。
用法:以上藥材加薑、棗、鱉甲,水煎服。口渴如喝天粉,加梔子;嘔吐加半夏;胸悶加枳殼、桔梗;煩躁加竹葉。
回陽返本湯,陰盛格陽,陰極證。回陽救急湯治陰證(中寒主方)
附子(制),乾薑,麥冬,人參,陳皮(各一錢),甘草(七分),五味子(九粒),臘茶(一撮)
上水煎成,入蜜五匙,頻冷服,取汗為效。
真武湯,陰證,脈沉身痛,發汗過多,肉瞤筋惕,少陰咽痛。
茯苓,芍藥,附子(各三錢),白朮(二錢),
上加生薑(三錢,)煎,分二服。
通脈四逆湯,厥逆下利,脈不至(方見中寒),面赤加蔥;嘔加生薑;咽痛加桔梗;利止脈不出加人參。
白話文:
回陽返本湯用於陰盛格陽,陰極證。回陽救急湯則用來治療陰證,尤其適合中寒。
回陽返本湯的藥材包括附子(制)、乾薑、麥冬、人參、陳皮(各一錢)、甘草(七分)、五味子(九粒)、臘茶(一撮)。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然後加入五匙蜜,頻頻冷服,以出汗為效。
真武湯適用於陰證,症狀包括脈沉身痛、發汗過多、肉瞤筋惕、少陰咽痛。
真武湯的藥材包括茯苓、芍藥、附子(各三錢)、白朮(二錢),並加入生薑(三錢)。煎煮後分兩次服用。
通脈四逆湯適用於厥逆下利,脈不至,屬於中寒。如果患者面赤,則加蔥;嘔吐,則加生薑;咽痛,則加桔梗;若腹瀉停止,脈搏仍不顯著,則加人參。
三建湯,元虛冷證。
天雄,附子,川烏(等分),上水煎服。
陰毒甘草湯,甘草,升麻,當歸,桂枝,雄黃,蜀椒(各一錢),鱉甲(三錢)水煎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少陰發熱,脈沉身痛等證。
麻黃,細辛(各一錢),附子(二錢)
上水煎服,取微汗出,安。
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無表裡證。
麻黃(二錢),附子,甘草(各一錢),上水煎服。
白話文:
三建湯用於元氣虛弱、體寒的症狀。配方:天雄、附子、川烏各等分,水煎服用。
陰毒用甘草湯治療,配方:甘草、升麻、當歸、桂枝、雄黃、蜀椒各一錢,鱉甲三錢,水煎服用。
麻黃附子細辛湯用於少陰經發熱、脈沉、身痛等症狀。配方:麻黃、細辛各一錢,附子二錢,水煎服用,取微汗出即可。
麻黃附子甘草湯用於少陰經無表裡證的症狀。配方:麻黃二錢,附子、甘草各一錢,水煎服用。
四逆散,少陰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腹痛等證。
甘草,枳殼,柴胡,芍藥(各五錢),
為細末,每二錢湯下。嗽加五味子,腹痛,附子。
大半夏湯,傷寒痰證。
茯苓,陳皮,半夏(各二錢五分),加生薑煎服。
小半夏湯,水結胸。
赤茯苓(三錢),半夏(四錢),水煎,入生薑汁服。
大橘皮湯,嘔噦煩滿。
白話文:
四逆散用於治療少陰四逆證,症狀包括咳嗽、心悸、小便不利、腹痛等。方劑由甘草、枳殼、柴胡、芍藥各五錢組成,研為細末,每次取二錢用湯服用。咳嗽加五味子,腹痛加附子。大半夏湯用於治療傷寒痰證,方劑由茯苓、陳皮、半夏各二錢五分組成,加生薑煎服。小半夏湯用於治療水結胸證,方劑由赤茯苓三錢、半夏四錢組成,水煎,加入生薑汁服用。大橘皮湯用於治療嘔噦煩滿證。
陳皮,甘草,人參(各二錢半)加姜煎服。
小橘皮湯,嘔噦肢冷。
陳皮(五錢),生薑(一兩)上水煎服。
橘皮竹茹湯,痰逆惡寒。
陳皮(五錢),人參(二錢),甘草(一錢),加竹茹、生薑,水煎服。
橘皮乾薑湯,咳逆噦惡。
陳皮,通草,乾薑,人參(等分)水煎。
甘桔湯,少陰咽痛。
桔梗(二錢五分),甘草(五錢)上水煎服。
白話文:
陳皮、甘草、人參各二錢半,加薑煎服,用於嘔吐、反胃、四肢冰冷。陳皮五錢,生薑一兩,水煎服,用於痰逆、惡寒。陳皮五錢,人參二錢,甘草一錢,加竹茹、生薑,水煎服,用於咳嗽、反胃、嘔吐、惡寒。陳皮、通草、乾薑、人參等分,水煎,用於咳嗽、反胃、嘔吐、惡寒。桔梗二錢五分,甘草五錢,水煎服,用於少陰咽喉疼痛。
枳桔湯,痞證胸滿。
桔梗,相殼(各五錢)上水煎服。
小建中湯,少陰惡寒,手足蜷而溫。
桂枝,甘草(各二錢),芍藥(三錢)
上加姜三、棗二,水煎,入飴三匙,服。
黃耆建中湯,身痛尺脈遲,汗後脈弱。加黃耆(二錢),余同。
黃芩湯,陽明協熱自利,太陽、少陽合病下利。
黃芩(三錢),白芍,甘草(各一錢)
加棗二枚煎。嘔加半夏(一錢)。
竹葉石膏湯,陽明汗多而渴,渴欲飲水,飲入即吐,及病後渴。
白話文:
枳桔湯用於治療胸悶,可以用桔梗和枳殼各五錢,加水煎服。小建中湯用於治療少陰寒症,手足蜷縮但溫熱,可以用桂枝、甘草各二錢,芍藥三錢,加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再加入飴糖三匙。黃耆建中湯用於治療身體疼痛,脈象遲緩,出汗後脈象微弱,可以在小建中湯的基础上加黃耆二錢。黃芩湯用於治療陽明熱症,自發腹瀉,太陽和少陽合病引起的腹瀉,可以用黃芩三錢,白芍和甘草各一錢,加棗二枚煎服,嘔吐加半夏一錢。竹葉石膏湯用於治療陽明症,出汗多口渴,想喝水但喝了就吐,以及病後口渴,可以用竹葉、石膏、甘草、麥冬、粳米等煎服。
石膏(六錢),麥冬(五錢),人參,甘草(各一錢),半夏(一錢五分),竹葉(七錢)
水二鍾半,煎鍾半;入粳米一撮,煮米熟去渣,入生薑自然汁三匙,服。
梔子豉湯,吐下後心中懊憹,身熱不去,心中痛。
肥梔子(四個),香豉(五錢)
水二鍾,煮梔至一鍾,納豉煮七分服,得吐,止後服。
桃花湯,少陰下利膿血;溫毒下利(協熱自利。赤脂、乾薑各一兩,黃連、當歸各二兩,丸服。),
赤石脂(二兩,用半煎、半為末),乾薑(一錢五分),糯米(一合)
白話文:
石膏六錢、麥冬五錢、人參、甘草各一錢、半夏一錢五分、竹葉七錢,加水二鍾半,煎至鍾半;再加入粳米少許,煮至米熟去渣,最後加入生薑汁三匙,服用。如果服用梔子豉湯後,吐瀉完畢,心中依然煩躁,發熱不退,胸口疼痛,可以用肥梔子四個、香豉五錢,加水二鍾,煮至一鍾,加入香豉煮七分,服用,直到吐完為止。之後可以用桃花湯治療少陰下利膿血、溫毒下利。赤石脂二兩,一半煎湯,一半研磨成粉末;乾薑一錢五分,糯米一合,一同服用。
上水二鍾,煮米熟去渣,取半杯,調脂末二錢服,日三服。
烏梅丸,蛔厥。
烏梅(肉,十個),細辛,附子,人參,黃柏,桂枝(各一錢五分),乾薑(二錢五分),黃連(四錢),蜀椒,當歸(各一錢)
上為末,醋煮梅,加蜜搗,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
鱉甲散,十餘日頭疼骨痛,惡寒,表證悉除,胸腹全寬,二便皆通,小柴胡、白虎、涼膈等藥盡服。惟身熱,口渴舌苔,名曰壞證。
鱉甲,升麻,前胡,烏梅(一個),黃芩,犀角(銼),枳實(各七分),生地(一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取兩碗水,煮米飯煮熟後去渣,留半碗米湯,加入兩錢脂末攪拌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烏梅丸主治蛔厥。
取烏梅肉十個,細辛、附子、人參、黃柏、桂枝各一錢五分,乾薑二錢五分,黃連四錢,蜀椒、當歸各一錢,研磨成粉末。用醋煮烏梅,加入蜂蜜搗碎,混合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湯送服。
鱉甲散主治十餘日頭疼骨痛,惡寒,表證已消失,胸腹暢通,大小便通暢,小柴胡、白虎、涼膈等藥物都已服用。但仍然發熱、口渴、舌苔厚,稱為壞證。
取鱉甲、升麻、前胡、烏梅一個、黃芩、犀角(銼碎)、枳實各七分,生地一錢,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未效,服養榮湯。
歸地養榮湯,壞證身熱,口渴舌苔及舌如煨熟豬腰子。
當歸,生地(懷慶,極大),鱉甲(醋炙,研細),麥冬(各五分),芍藥,青蒿,阿膠(各三錢),五味子(一錢五分),加枇杷葉(五片,去毛蜜炙),燈心(二十枝)
上煎成,烊化阿膠服,日二、三劑。甚者,人中黃、人中白研細,各一錢調服。加知母、地骨皮、苦參亦可。虛人加人參、黃耆、炙甘草。患人服藥安臥,竟日熱除渴止。
白話文:
先用清水煎煮藥物,如果效果不好,就服用養榮湯。歸地養榮湯主要用於治療身體燥熱、口渴、舌苔和舌頭像煮熟的豬腰子一樣的症狀。藥方包括當歸、生地(懷慶產的最好)、鱉甲(醋炙,研磨成粉)、麥冬(各五分)、芍藥、青蒿、阿膠(各三錢)、五味子(一錢五分),再加上枇杷葉(五片,去除毛刺,用蜂蜜炙烤)、燈心(二十枝)。將所有藥材煎煮成湯,融化阿膠后服用,一天服用兩到三次。症狀嚴重者,可以將人中黃、人中白研磨成粉,各取一錢調服。也可以加知母、地骨皮、苦參。虛弱的人可以加入人參、黃耆、炙甘草。病人服用藥物后能安心睡覺,一天下來燥熱消失,口渴止住。
苦參湯,傷寒大熱多日及時疫。
苦參(一兩)煎服。楝樹子煎服亦可。
桃仁湯,失汗狐惑。
桃仁,槐子,艾(各五錢),棗(十枚),水煎服。
雄黃銳散,唇瘡聲啞。
雄黃,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錢),桃仁(一錢)
上為末,生艾汁蜜和如小指,綿裹,納下部中。
白頭翁湯,治腸垢、協熱自利,渴而下利。
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各一錢)上水煎服。
白話文:
苦參湯,適用於傷寒發熱持續多日以及時疫。用苦參一兩煎水服用。楝樹子煎水服用也可以。
桃仁湯,適用於出汗過多、神志不清。用桃仁、槐子、艾葉(各五錢)、紅棗(十枚),水煎服用。
雄黃銳散,適用於嘴唇起瘡、聲音嘶啞。用雄黃、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錢)、桃仁(一錢),研磨成粉末,用生艾汁和蜂蜜調成小指大小的藥丸,用棉布包裹,放入肛門中。
白頭翁湯,治療腸道積垢、發熱腹瀉、口渴並腹瀉。用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各一錢),水煎服用。
大青龍湯,傷寒見風,傷風見寒,太陽無汗,脈浮緊,煩躁,服。
麻黃(二錢),桂枝,甘草,杏仁(各七分),石膏(二錢)
加薑、棗煎服,取微汗出。
葛根湯,太陽無汗惡風,剛痓。太陽、陽明合病。
葛根(一錢三分),桂,芍藥,甘草,麻黃(各八分)
加薑、棗煎服,取微汗。
芍藥附子甘草湯,汗下後惡寒拘急,切戒再汗。
芍藥,附子,甘草(各三錢)
上水二鍾,煎八分,去渣服。
橘皮半夏生薑湯,咳逆。即小橘皮湯加半夏。
白話文:
「大青龍湯」用於治療傷寒初期,表現為受風寒侵襲,太陽經無汗,脈象浮緊,患者感到煩躁不安。將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石膏等藥材,加薑、棗煎服,直到微微出汗。
「葛根湯」用於治療太陽經無汗、怕風,發熱但沒有出汗,或者太陽經與陽明經同時患病的情況。將葛根、桂枝、芍藥、甘草、麻黃等藥材,加薑、棗煎服,直到微微出汗。
「芍藥附子甘草湯」用於治療出汗後出現惡寒、身體拘緊,要嚴禁再次出汗。將芍藥、附子、甘草等藥材,用水煎煮,去渣服用。
「橘皮半夏生薑湯」用於治療咳嗽氣逆,即在小橘皮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夏。
獨參湯,氣虛脫陽等證,及吐血去多,孤陽不能獨存,陽欲飛越,服。人參(一兩),水煎服。
膽草一物湯,及黃連、百合、青木香之類,凡一物者單味煎服。
參蘇飲(方見傷風),五苓散(方見便癃),藿香正氣散(二卷),二陳湯(痰門),六一散(暑門),涼膈散,黃連解毒湯(火門),茵陳五苓散(即五苓加菌陳,方見泄瀉),防風通聖散,稀涎散(方見中風),四逆湯,茱萸四逆湯,理中湯,枳實理中丸(並見中寒)
白話文:
獨參湯用於氣虛脫陽,以及吐血過多,導致陽氣孤立無援、想要散失的狀況。用法是將一兩人參用水煎服。
膽草一物湯是指單味藥材的湯劑,例如黃連、百合、青木香等。
除了上述單味藥湯之外,常用的複方藥湯還有:參蘇飲(治傷風)、五苓散(治小便不利)、藿香正氣散(治濕邪困脾)、二陳湯(治痰飲)、六一散(治暑濕)、涼膈散、黃連解毒湯(治熱毒)、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茵陳,治泄瀉)、防風通聖散、稀涎散(治中風)、四逆湯、茱萸四逆湯、理中湯、枳實理中丸(皆治中寒)。
蜜導法,自汗、大便秘,或虛、老,不勝攻下。
蜜(一杯),銅杓熬如飴,勿焦,捻作挺如指,內肛門中即通。加皂角末尤效。
豬膽法,陽明自汗,小便利,勿攻。
大豬膽,入醋少許,蘆管紮緊,灌入穀道中。
香油法,甚有日久不解,多以香油灌穀道,至鼻中油氣即通。
熏陰毒,大豆(二升,炒極熱。)先桶內置熱醋(三升,)扶病人坐桶上熏少時,次傾豆入,熏囊下。
蔥熨法,陰毒,以索纏蔥白,如臂大,切去根及青,先以火脅一面熱,著臍,熨斗熨。
白話文:
蜜導法適用於自汗、便秘,或是虛弱、年老體衰,不適合攻下的人。將一杯蜜用銅杓熬成糖漿,不要燒焦,捏成指頭粗細的條狀,塞入肛門中即可通便。加入皂角末效果更佳。
豬膽法適用於陽明經自汗、小便量少,不宜攻下的人。取一個大豬膽,加入少許醋,用蘆葦管紮緊,灌入肛門中。
香油法適用於久便秘結的人。用香油灌入肛門,直到鼻腔中聞到油氣即可通便。
熏陰毒的方法是用大豆炒至極熱,將熱醋倒入桶中,讓病人坐在桶上熏蒸片刻,然後將炒熱的大豆倒入桶中,熏蒸腹部。
蔥熨法適用於陰毒。用繩子將蔥白綁成手臂粗細,切去根部和青色的部分,用火烤熱其中一面,貼在肚臍上,用熨斗熨燙。
薑蔥熨,傷寒初起,必有食積。先接患人胸腹,略覺脹悶作痛,即是病。時飲食停滯,變成結胸殺人,及諸結胸、痞滿等證。凡男、婦、老、幼食積氣滯,痰凝冷痛,悉效。
用生薑、蔥(連須葉,各八兩)另切、搗細,麻布絞汁、並置一處聽用。二渣內入鉛粉(二兩,漆匠用者)研勻,起油鍋炒極熱,布包著實,順氣揉熨脹處。(先隔布,次貼肉重熨;如冷,拌入薑蔥汁調勻)少許炒,又熨多次,全暢為度。
陰毒灸法,干艾搓軟,豎箸頂上捺成炷,灸關元二百壯(方見中寒。)
白話文:
傷寒剛開始時,一定有食物積滯。患者胸腹略感脹悶作痛,就是病症。如果飲食停滯,就會變成結胸致死,以及其他結胸、痞滿等病症。無論男女老少,只要食物積滯、氣血不暢,痰凝冷痛,都可使用此方。
將生薑和蔥(連鬚葉,各八兩)切碎搗成泥,用麻布絞出汁液,放在一起備用。將兩渣加入鉛粉(二兩,漆匠用的那種)研磨均勻,用油鍋炒至極熱,用布包起來,順著氣脈揉熨脹痛的地方。(先隔著布熨,再直接貼著皮膚重力熨;如果溫度下降,就加入薑蔥汁調勻)少量炒熱,再熨多次,直到暢通為止。
對於陰毒症,可以用干艾搓軟,豎著筷子,在頂端壓成艾炷,灸關元穴二百壯(方法見中寒篇)。
陽毒漬法,內外結熱,舌卷唇焦,鼻孔如煤,用青布以新水漬濕,搭於患人胸腹,燥再漬。以手足浸水,患人要飲水可與飲。
齅咳逆,硫黃、乳香研末入瓶,充熱酒入,患人齅。或雄黃調齅;或雄黃末服。
灸期門,呃逆,婦人熱入血室。婦起乳房處,男乳下一寸動處是。男左女右,炷如麥大,灸三壯。
撲汗法,汗多不止。
白朮,藁本,川芎,白芷(等分)為末,米粉對和,絹包,周身撲。
蒸汗法,薪火燒地熱透,去火灑水,鋪蠶沙、柏葉三寸厚;不足,桃葉、糠麩湊之。放席令患人臥,厚蓋,令汗至足(凡服藥取汗,必至足即安。)
白話文:
陽毒漬法是用來治療內外熱盛的疾病,患者會出現舌頭捲縮、嘴唇乾裂、鼻孔像煤炭一樣的症狀。治療方法是將青布用清水浸濕後,敷在患者的胸腹上,乾了再重新浸濕。同時也要讓患者的手腳浸泡在水中,如果患者口渴可以給他們喝水。
齅咳逆指的是鼻塞咳嗽,治療方法是用硫磺和乳香研磨成粉末,放入瓶中,倒入熱酒,讓患者聞。也可以用雄黃調成糊狀塗抹在鼻孔,或者直接服用雄黃粉末。
灸期門是用於治療呃逆、婦女熱入血室的疾病。期門穴位於乳房下緣,男性在乳頭下一寸處,女性在乳房下緣的下方。男性取左側,女性取右側,用艾灸,灸三壯,每壯如麥粒大小。
撲汗法是用來治療汗出不止的疾病。用白朮、藁本、川芎、白芷等量研磨成粉末,與米粉混合,用絹布包起來,在患者全身撲撒。
蒸汗法是用來治療汗出不止的疾病。先用薪火燒地,讓地面熱透,然後把火撤掉,灑水,鋪上蠶沙和柏葉,厚度約三寸。如果材料不足,可以用桃葉和糠麩補充。然後鋪上席子讓患者躺下,蓋上厚厚的被子,讓他們出汗,直到汗出透徹才算結束。凡是服用藥物來出汗的,一定要出到汗出透徹才算療效。
灸結胸,黃連(二寸,為末),巴豆肉(七粒,搗。),入黃連末,捻作餅,放臍中,艾灸。瀉惡積。
白話文:
"灸結胸",使用黃連(兩寸長,研成粉末),加上巴豆肉(七粒,搗碎)。將黃連粉末與巴豆混合,捏成餅狀,放置在肚臍中央,再進行艾灸治療。用於排出惡性積聚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