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七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23)

1. 淋瀝

是證頻有穢血,點滴淋漓不淨,非若崩中頓而多也。甚至經年累月,不能起身,懨懨倦臥。飲食雖進,面色痿黃,無力行動,四肢困乏(俗名血癱。)有因於女子未笄早嫁,甚而天癸未至,衝任未盛,血海未充,竟以合⿰羊扇。後月水雖降,顛倒錯亂,孕育不成,最可憫惜。

主方,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丹參,艾葉(醋煮),牡丹皮,阿膠(沖化服),臭椿皮,地榆(等分),加烏梅肉一個,水煎服。

七灰散,治婦女崩漏,淋瀝。

蓮蓬殼,益母草,旱蓮草,粟殼,蟹殼,棕毛,藕節(七味燒灰,等分)

每服三錢,醋湯調下。崩中方可互用。

簡便方,淋瀝。

黃芩條(沉水者,)為末,每服三錢,燒秤錘淬酒下。

又,崩淋、棕灰、烏梅肉、乾薑(炒焦),等分俱為末,每二錢,烏梅湯下。

又,烏梅肉(炒,)研末二錢;或棕灰、枯礬為末;或蒼耳草(燒灰,三錢),或荊芥(燈上燒焦)為末;或槐角、地榆為末、並用酒或童便下。

白話文:

[淋瀝]

這是一種疾病,常見到有髒血頻繁排出,一點一滴的流出不停,但並不像大出血那樣瞬間大量流失。有些患者甚至長達數月,甚至一年,無法起牀,只能疲倦的躺在牀上。他們雖然能進食,但臉色憔悴蒼黃,四肢乏力,行動不便(民間稱之為血癱)。這種病可能與女性未到婚嫁年齡就早早出嫁有關,甚至在月經初潮尚未來臨,衝脈和任脈尚未發育完全,血海尚未充盈時就進行性行為。之後即使月經來臨,也可能會出現紊亂的情況,導致無法正常懷孕,真是令人惋惜。

主要治療方劑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丹參、艾葉(需用醋煮)、牡丹皮、阿膠(需沖泡服用)、臭椿皮、地榆(藥材需等量使用),再加入一個烏梅肉,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一種治療崩漏和淋瀝的「七灰散」,所需藥材有蓮蓬殼、益母草、旱蓮草、粟殼、蟹殼、棕毛、藕節(以上七種藥材需燒成灰,且藥量需等量使用)。每次服用三錢,用醋湯調勻後服用。此方也可以在崩漏的情況下使用。

還有一種簡易的治療淋瀝的方子,所需藥材為黃芩條(需選沉水的),磨成粉後,每次服用三錢,用燒熱的秤錘淬酒服用。

此外,對於崩漏和淋瀝的治療,可以將棕灰、烏梅肉、乾薑(需炒焦)等量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烏梅湯送服。

另外,也可以選擇將烏梅肉(需炒過)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或者將棕灰和枯礬磨成粉;或者將蒼耳草(需燒成灰,用量為三錢)磨成粉;或者將荊芥(需在燈上燒焦)磨成粉;或者將槐角、地榆磨成粉,以上所有情況均可用酒或童便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