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二 (10)
卷之二 (10)
1. 暑風
因火熱之氣剋制肺金,不能平木,搐搦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風。亦有因痰火氣鬱而倒者,宜吐痰(法見中風)清火。
主方,羌活(二錢),黃連(姜炒,一錢),香薷(一錢),扁豆,厚朴,陳皮,茯苓(各八分)
水煎服。痰加南星、半夏;氣加枳殼、桔梗。
白話文:
當火熱之氣過盛,抑制了肺金的功能,無法平息木氣,導致抽搐昏倒,失去意識,稱為暑風。也有些是因為痰火鬱結而昏倒的,應當使用吐痰的方法(方法參考中風篇)來清熱。
主方:羌活兩錢,黃連(姜炒)一錢,香薷一錢,扁豆、厚朴、陳皮、茯苓各八分。
水煎服。若有痰症,可加南星、半夏;若有氣滯,可加枳殼、桔梗。
2. 注夏
夏初頭眩身倦,五心煩熱,神昏多睡,口苦舌乾,飲食減少,胸膈不利,脈數無力。乃陰虛血少,元氣不足。
主方,人參(五分),白朮,茯苓,當歸,白芍,熟地,麥冬(各一錢),黃柏(酒炒),知母,陳皮(各七分),甘草(三分),五味子(十粒),上加棗二枚、烏梅一個,水煎服。
白話文:
夏天的初期,感到頭昏眼花、身體疲倦,手心、腳心、胸口、頭頂、腋窩都發熱,神志不清、嗜睡,嘴巴苦、舌頭乾燥,食慾不振,胸口鬱悶,脈搏跳得快但力量不足。這是因為身體陰虛血少、元氣不足所致。
用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白芍、熟地、麥冬、黃柏(酒炒)、知母、陳皮、甘草、五味子各適量,再加上兩枚紅棗、一個烏梅,用水煎服。
少食、嘔吐加藿香、砂仁、白蔻,去當、芍、地、柏、知;泄瀉加山藥、澤瀉,去當、柏等;行動無力加牛膝、杜仲;有汗、少睡加黃耆、棗仁。煎成,調硃砂一錢服。
白話文:
吃得少、想吐就加藿香、砂仁、白蔻,去掉當歸、芍藥、生地、柏子仁、知母;拉肚子就加山藥、澤瀉,去掉當歸、柏子仁等;行動无力就加牛膝、杜仲;出汗、睡不好就加黃芪、棗仁。煎好後,調入一錢朱砂服用。
3. 濕證
(附:身重)
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濕勝則濡泄。又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骨。蓋濕氣侵人,有從外入,有自內生。外入者,感山嵐之瘴氣,受陰雨之濕潤,江海地卑,居處泥地,履之則濕氣客於腠理,滲走皮膚,泛溢經絡。致頭痛目眩,自汗拘急,骨節痠疼,四肢困倦,其脈浮緩。
治宜滲濕為主,而略兼發散。內生者,酒醪厚味,瓜果生冷,濕面乳酪,多飲湯液,留積於胃,脾土虛弱,土不制水,浸漬肌肉。致面目浮腫,胸滿喘急,大便溏泄,小便短澀,腿膝胕腫,其脈沉緩,治宜理脾為主而兼利水。所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各種腫脹滿溢的症狀,都與脾土有關。又說,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身體機能失調,變得虛弱無力。還說,地上的濕氣侵入人體,會損害人的皮肉、筋骨。濕氣侵入人體的方式,有從外部入侵,也有從內部產生。從外部入侵的濕氣,可能是感染了山嵐瘴氣,或是受到陰雨的浸潤,也可能是住在江海低窪地帶或泥濘之地,濕氣就會從毛孔滲入皮膚,蔓延至經絡。導致頭痛、目眩、自汗、身體緊繃、骨節酸痛、四肢疲倦,脈搏浮緩。
治療這種情況,應該以滲濕為主,同時輔以發散。從內部產生的濕氣,可能是因為食用過多的酒、肉、瓜果、生冷食物、乳酪,或是喝了太多湯水,這些食物積留在胃裡,加上脾土虛弱,無法制水,就導致濕氣浸漬肌肉。造成面容浮腫、胸悶氣喘、大便稀溏、小便短澀、腿膝腫脹,脈搏沉緩。治療這種情況,應該以理脾為主,同時輔以利水。所謂只利水而不去濕,並非真正的治療方法。
主方(治外感),蒼朮,紫蘇,羌活,乾葛,防風,川芎,藁本,柴胡(各八分),升麻,甘草(各三分),上加生薑三片,黑棗一枚,水煎服。微散外邪。有內邪,後參用。
利水實脾湯,治濕由內生,通利小便。
蒼朮,白朮,茯苓,陳皮,豬苓,澤瀉,滑石,香附,撫芎,厚朴,砂仁(各八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外感,包括蒼朮、紫蘇、羌活、乾葛、防風、川芎、藁本、柴胡各八分,升麻、甘草各三分,再加上生薑三片、黑棗一枚,水煎服。此方能微微散發外邪。如果還有內邪,之後再配合其他藥物使用。
利水實脾湯則用於治療濕氣由內而生的情況,能通利小便。配方包括蒼朮、白朮、茯苓、陳皮、豬苓、澤瀉、滑石、香附、川芎、厚朴、砂仁各八分,甘草三分。
上加生薑三片,燈心二十枝,水煎,食前服。發腫、氣急加腹皮、枳殼、蘇子、桑皮、蘿蔔子,去白朮、甘草;面目虛浮加山藥、芍藥,去撫芎。實人先以神佑丸下之(方見痰門。)
二術四苓湯,治諸濕腫滿,一身盡痛,發熱煩悶,二便不利。
白朮,蒼朮,茯苓,豬苓,澤瀉,羌活,芍藥,梔子(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加姜三片,燈心二十枝,水煎服。
除濕湯,治中濕身體重著,腰腿痠疼,大便溏,小便或澀或利。
白話文:
加入生薑三片和燈心二十枝,水煎服用,飯前喝下。如果出現腫脹、呼吸急促,再加上枳殼、蘇子、桑皮、蘿蔔子,去除白朮和甘草;如果臉色發白浮腫,再加上山藥和芍藥,去除川芎。體質偏實者,先服用神佑丸(方劑見痰門)。
二術四苓湯用於治療各種濕腫,身體沉重疼痛,發熱煩躁,大小便不暢。
白朮、蒼朮、茯苓、豬苓、澤瀉、羌活、芍藥、梔子(各等份),甘草(減半)。
加入生薑三片和燈心二十枝,水煎服用。
除濕湯用於治療中濕導致身體沉重,腰腿痠痛,大便稀溏,小便時而澀時而利。
蒼朮,半夏曲,厚朴,茯苓(各錢半),陳皮(七分),藿香,炙甘草(各五分)
上加姜七片、棗二枚,水二盞,煎八分,食遠服。
羌活勝濕湯,治脊痛項強,腰如折,項如拔,上衝頭痛,乃足太陽經不行,此藥主之。
羌活,獨活(各二錢),藁本,防風(各錢半),蔓荊子,川芎,炙甘草(各四分)
上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溫服。
滲濕湯,治坐臥濕地,雨露所襲,身重腳弱,關節疼痛,發熱惡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證。
白話文:
蒼朮、半夏曲、厚朴、茯苓各取半錢,陳皮取七分,藿香、炙甘草各取五分,加薑七片、棗二枚,用水兩盞,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此方名為羌活勝濕湯,主治脊痛、項強、腰如折斷、項部如被拔起般疼痛、上衝頭痛等症,屬於足太陽經氣不通暢所致。
羌活、獨活各取兩錢,藁本、防風各取半錢,蔓荊子、川芎、炙甘草各取四分,用水兩盞,煎煮至八分,飯後溫服。此方名為滲濕湯,主治坐臥濕地、雨露侵襲所致的身重腳弱、關節疼痛、發熱惡寒、小便不利、大便溏瀉等症。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附子(炮),乾薑(炮),桂枝,芍藥(等分)
上加姜三片、棗一枚,水煎,不拘時服。
簡便方,感濕鼻塞,腦痛黃腫。
甜瓜蒂為末,口含水,吹三分入鼻中,流出黃水,效。
又方,治一切風濕痹,四肢拘急疼痛。
蒼耳子去刺為末,三兩,水二鍾半,煮二鍾,去渣呷服。
又,治風濕。
樟木皮屑,煎水洗。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炮附子、炮乾薑、桂枝、芍藥各等分,加上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不拘時間。這個簡易方治感濕鼻塞、腦痛黃腫。甜瓜蒂研成粉末,含在口中,吹三分入鼻中,流出黃水,有效。另外,治一切風濕痹,四肢拘急疼痛,可以用蒼耳子去掉刺研成粉末,三兩,水二鍾半,煮成二鍾,去渣服用。還有,治風濕可以用樟木皮屑煎水洗。
又,小便不利。
茵陳蒿、木通煎服。
又方,煮赤小豆連汁吃,一日勿飲食,效。
又方,寒濕疼痛,用薑汁半碗,米醋一盞,水膠四兩熬稠,用肉桂、花椒、皂角末各一兩,攪成膏,絹布攤貼患處,包暖烘熱痛止。
白話文:
另外,如果小便不順暢,可以用茵陳蒿和木通煎水喝。
另一個方法是煮赤小豆連湯一起吃,當天不要吃其他東西,效果很好。
還有一個方法是針對寒濕疼痛,用薑汁半碗,米醋一盞,水膠四兩熬稠,再加入肉桂、花椒、皂角末各一兩,攪拌成膏狀,用絹布攤在患處,包起來用熱敷,可以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