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六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0)

1. 腫脹

脾虛則土不能制水,反得浸漬於土、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為腫脹也。其狀目胞上下微起,肢體重著,小便澀黃,大便溏泄,皮薄而光,手按成凹。脈浮大者順,沉細者逆。

主方,赤茯苓,白朮,陳皮,大腹皮,澤瀉,豬苓,木通

小便少加滑石、車前子。氣喘加麻子、桑皮、蘿蔔子、枳殼,甚加葶藶。痰加半夏。腹脹加厚朴、草果、木香。氣滯加香附、三稜、蓬朮。加生薑皮,燈心,水煎服。

白話文:

脾臟虛弱,土氣無法約束水氣,導致水氣浸泡土壤,滲透皮膚,聚集肌肉,形成腫脹。表現為眼皮上下微微腫起,四肢沉重,小便少而黃,大便稀溏,皮膚薄而光滑,按壓皮膚留下凹陷。脈象浮大而順利,沉細而遲緩。

治療方案:赤茯苓、白朮、陳皮、大腹皮、澤瀉、豬苓、木通。

小便量少者,加滑石、車前子。氣喘者,加麻子、桑皮、蘿蔔子、枳殼,嚴重者加葶藶。痰多者,加半夏。腹脹者,加厚朴、草果、木香。氣滯者,加香附、三稜、蓬朮。加生薑皮、燈心,水煎服。

2. 蛔蟲

臟腑虛弱,或食肥甘,因寒因熱,皆能作痛。高聲啼叫,貫傷心者,死。只看人中、鼻額、唇口一時皆黑,脈大者是。

主方,烏梅,乾薑(炮),黃連,川椒,細辛,檳榔,苦楝根皮

腹痛加芍藥,甚者加使君子。水煎服。

白話文:

如果內臟虛弱,或經常吃肥膩的食物,又或是因為寒氣或熱氣,都會引起腹痛。如果高聲喊叫,傷及心臟,就會致命。觀察病人的人中、鼻子、額頭、嘴唇,如果同時變黑,脈搏又強勁有力,就屬於這種情況。

治療方法:烏梅、乾薑(炮製)、黃連、川椒、細辛、檳榔、苦楝根皮。

如果腹痛加劇,可以加入芍藥;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再加使君子。水煎服用。

3. 咳嗽

小兒之嗽,多因感冒風邪,傷於肺經;或因衣衾太厚,肺家壅熱;或因過食鹹酸而致。受病不外此三種,最宜慎之。蓋兒臟腑脆,難於速效,遷延日久,變為頓嗽。發則捏拳頓足,面赤淚流,飲食吐出,甚至有血,遂成頑疾。或變肺風痰喘,有至危殆者,皆由微漸成。外感宜參蘇飲,壅熱宜芩連二陳湯之類。

主方(嗽久者),貝母,天門冬,麥門冬,款冬花,紫菀,百部,百合,五味(七粒,打細),栝蔞仁,蘿蔔子(炒,研)水煎服。

白話文:

小兒咳嗽的治療

小孩子的咳嗽,大多是因為感冒受風寒,傷到了肺經;或者因為衣物被蓋得太厚,導致肺部積熱;又或者因為吃太多鹹酸的食物而引起的。孩子生病的原因無外乎這三種,最需要注意。

因為孩子的臟腑比較脆弱,不容易快速痊癒,如果拖延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劇烈咳嗽。發病時,孩子會握拳頓足,臉色發紅流淚,吃東西就吐出來,甚至吐出血,就會變成頑固的疾病。有的孩子還會發展成肺風痰喘,甚至危及生命,都是因為從輕微的病症逐漸發展而來的。

外感風寒的咳嗽,可以服用參蘇飲;肺部積熱的咳嗽,可以服用芩連二陳湯之類的藥物。

久咳方

對於咳嗽時間較長的患者,可以使用以下藥方:

貝母、天門冬、麥門冬、款冬花、紫菀、百部、百合,五味子(七粒,研磨成粉),栝蔞仁、蘿蔔子(炒熟研磨成粉)用水煎服。

氣喘加桑皮、蘇子(炒、研)、枳殼。痰多,天粉、半夏、南星、海石。潤肺加杏仁。肺火,黃芩、枇杷葉(刷去毛,蜜炙、煎)、竹瀝。利肺,桔梗、赤苓。

止小兒嗽:雪梨,去皮心,入蜜蒸食。白蘿蔔、白果水煮,化入飴糖同食。

白話文:

氣喘可以加桑皮、炒研蘇子、枳殼。痰多時,可以服用天粉、半夏、南星、海石。潤肺可以加杏仁。肺火可以用黃芩、刷去毛並蜜炙煎煮的枇杷葉、竹瀝治療。利肺可以用桔梗、赤苓。

治療小兒咳嗽,可以將雪梨去皮心後加入蜜糖蒸食。白蘿蔔和白果水煮後,加入飴糖一同食用。

4. 瘧疾

小兒瘧疾,緣乳母解脫冒風,或感暑濕,尤多因於傷食,用藥必兼消導,與大人同治法。初患者(俗名胎瘧,)始以散邪發表,次清解表裡,分利陰陽。如下午、夜間陰分發者,加養陰藥,提轉陽分,令其漸輕自止,尤無後患。若驟截之,即臍腹脹大而變諸患,不可測度。如微見腹脹,仍服散邪之藥,服神佑丸(方見痰門)二、三分,微利。

主方(初起),柴胡,羌活,蒼朮,川芎,白芷,半夏,陳皮,防風,紫蘇(各六分),細辛,甘草(各三分)

白話文:

小兒罹患瘧疾,常常是因為乳母在解脫時受了風寒,或感染了暑濕,特別是飲食不當造成的,用藥一定要兼顧消導,治療方法和成人相同。初次發病的患者(俗稱胎瘧),要先用散邪發表藥物,然後再清解表裡,分利陰陽。如果發病時間在下午或晚上,屬陰分發作,就要加些養陰藥,引導陽分轉化,使病情逐漸減輕自行停止,就不會留下後遺症。如果突然用藥截斷病情,就會導致腹部脹大而轉化成其他病症,後果難以預料。如果發現腹部稍微脹大,仍然要服用散邪藥物,並服用神佑丸(藥方見痰門)二到三分,使大便微利。

主要藥方(初期):柴胡、羌活、蒼朮、川芎、白芷、半夏、陳皮、防風、紫蘇(各六分),細辛、甘草(各三分)。

上加生薑三片,蔥頭二個,水煎熱服,取微汗至足。有食加山楂、麥芽。

汗後熱多,清脾飲加豬苓、澤瀉。寒多,養胃湯(方見大人瘧門)。

白話文:

先在藥方中加入生薑三片、蔥頭兩個,用水煎煮至熱,服用後微微出汗,直到汗出透體。如果患者有食積,可以加山楂、麥芽。出汗後如果仍覺發熱,則在清脾飲中加入豬苓、澤瀉。如果寒症較重,則使用養胃湯,方劑詳見大人瘧門。

5. 黃疸

凡皮膚、面目俱黃者,黃病也。一身面目指甲皆黃,大小便澀,溺如屋塵色,著物皆如染黃者,黃疸也。百日、半歲身微黃者,胃熱也,脈多沉。

主方,山茵陳,梔子仁,川大黃(等分),日進三服。小便如皂莢汁,赤色而安。

又(服前方病減半後,宜服此方),澤瀉,豬苓,白朮,茯苓,茵陳,黃連,黃芩,梔子(等分),水煎服。

白話文:

皮膚和臉色發黃的,是黃病。全身、臉色、眼白、指甲都發黃,大小便排泄困難,尿液像屋塵一樣顏色,衣服沾染了都像是染黃了,這就是黃疸。如果身體微微發黃,持續一百天或半年,是胃熱,脈象多沉。

主要用山茵陳、梔子仁、川大黃(等分),每天服用三劑。小便像皂莢汁一樣,顏色發紅,就痊癒了。

如果病情減輕一半,可以服用澤瀉、豬苓、白朮、茯苓、茵陳、黃連、黃芩、梔子(等分),水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