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

1. 懸癰

經曰:氣傷痛,形傷腫。患於肛門之前、陰囊之後者,懸癰也。因於七情鬱怒,氣滯血凝,有強忍敗精,有情欲不遂,皆能致此。治之不早,鮮不傷生。凡覺腫痛,急用大赤皮甘草連節數兩,取長流水煎汁,空心飲。更制入藥。先服敗毒散,如寒熱焮痛,清肝解熱,小柴胡湯;如痛腫之甚,肝經濕熱,龍膽瀉肝湯。

諸方皆制甘草為君,外用隔蒜灸法,膿成不穿,針之。

主方,甘草(五錢),龍膽草,當歸尾,金銀花,生地黃,柴胡(各三錢),澤瀉,車前子,木通(各五分)水煎,空心服。

小便澀,倍車前子、木通、澤瀉,加茯苓、黃柏、知母。發熱加黃連、青皮。陰虛加四物湯。小柴胡湯(方見傷寒):次服此方,以制甘草為主。不潰,用八珍湯加制甘草。無力,清心蓮子飲(方見便濁。)以上諸方,悉制甘草為君。久不收,服大補藥,外用豆豉餅灸。

制甘草法,治懸癰腫痛,發熱,不問腫潰,俱效。

甘草(赤皮,大者用四兩,切十段),用澗流水一大盞浸透,慢火炙乾,又浸又炙,水盡為度。每服一兩,無灰好酒一碗,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白話文:

[病症: 懸癰]

根據古籍記載,氣血受損會引起疼痛,身體受傷則會腫脹。如果病變出現在肛門前方、靠近陰囊後方的位置,這就是所謂的懸癰。這種疾病多由情緒波動,如鬱悶和憤怒,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或者由於性慾無法得到滿足,都可能引發此病。若不及早治療,對生命健康影響極大。一旦感到腫痛,應立即使用大量的赤皮甘草,連同根部一起,取清澈的河水煎煮,趁空腹時服用。另外,可以配合同類藥物進行治療。首先服用敗毒散,如果併有寒熱交錯、疼痛等症狀,可用小柴胡湯清肝解熱;若腫痛嚴重,肝臟濕熱過盛,則可用龍膽瀉肝湯。

在所有處方中,甘草都是主要成分,此外,還可使用隔蒜灸法。如果膿腫形成但未破潰,可使用針刺治療。

基本處方為:甘草(五錢)、龍膽草、當歸尾、金銀花、生地黃、柴胡(各三錢)、澤瀉、車前子、木通(各五分)。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如果小便困難,可以增加車前子、木通、澤瀉的用量,並加入茯苓、黃柏、知母。如果有發燒,可加入黃連、青皮。若陰虛,則加四物湯。小柴胡湯(詳細方劑見傷寒症):接下來服用此方,以甘草為主要成分。如果病竈沒有潰爛,可使用八珍湯加甘草。若體力不足,可服用清心蓮子飲(詳細方劑見便濁)。以上所有處方,甘草都是主要成分。若病情久未痊癒,需服用補藥,並外用豆豉餅灸。

甘草的特殊製法:用於治療懸癰引起的腫痛和發熱,無論是腫脹還是潰爛,都有良好療效。

選擇紅皮且大的甘草(約四兩,切成十段),用一大碗山澗的清水浸泡至完全吸水,然後用慢火烘烤至乾燥,再重複浸泡和烘烤的過程,直至水分完全蒸發。每次服用一兩,用一碗無灰的好酒煎煮至剩七分,去渣後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