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八 (3)
卷之八 (3)
1. 避忌
患諸毒者,宜慎風寒,謹口腹,適起居,減言動。藥餌精潔,飲食以時,雖小愈,尤宜絕戒房室。犯之必不合口,存細孔如簪腳,津津水出而成漏,累月經年不收,多變小便澀數,消渴、消中等證。致津液枯涸,肌肉瘦削諸患而死,可不慎歟!又有發背之證,腥穢尤其,常有小蜈蚣潛入則大病大潰,必至於死。切宜置臥榻於室之中,榻下縛雄雞數只,得免此害。
凡血氣聞香則行,得臭則逆,且香氣入脾,而醒脾進食。患人臥處宜香氣,忌穢氣。
白話文:
對患有各種毒症的人來說,應該謹慎對待風寒,注意飲食,適度生活,減少言語和行動。藥物和食物都應保持清潔,飲食要按時進行,即使病情有所好轉,也應避免房事。如果違反這些規定,必定會使病情加重,皮膚上會出現針尖大小的孔洞,並且會有大量水流出,長時間不能痊癒。這可能會導致尿頻、口渴、多尿等症狀。結果是津液枯竭,肌肉瘦削,最終導致死亡,豈不是太危險了!
另外,還有一種名為「發背」的疾病,其特徵是腐爛嚴重。如果有小蜈蚣潛入,可能會引發嚴重的破壞,並最終導致死亡。因此,應該在臥室中放置數隻雄雞,這樣可以避免這種危害。
一般來說,氣血聞到香味就會流通,聞到臭味就會逆流。而且,香氣進入脾臟,能促進脾臟的運作和進食。患者所在的環境應充滿香氣,避免有難聞的氣味。
2. 食肉
經曰: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此言富貴人也。日食厚味以助其陽,不能走空竅以行陽道,反行陰道,則脾土濕氣大勝;子能令母實,則心火大熾。火土既盛,腎水虧傷,濕熱上行,必出於太陽膀胱之經,為腦疽。為發背等諸最重之證。故患時不宜再食厚味,以助宿積之蘊熱也。
若貧家則不然,無過氣鬱而成。蓋諸榖補陰,諸肉補陽。素不得榖肉之養,再泥以諸毒戒肉,何所賴以補益乎?故不可一途而論也。
(一貧士患發背,無力買人參補藥,日食肉餛飩而愈。)
白話文:
經典提到:膏粱之變,足生大疔。這是指富貴之人。他們每日食用豐富的佳餚來增加體內的陽氣,但卻不能讓這些能量在體內自由流通,反而會導致陰邪之氣興盛。這使得脾臟的濕氣過重;孩子能滋養母親,導致心火旺盛。火和土的勢力強大,而腎水卻受到損傷。濕熱之氣上升,最終會在太陽膀胱經路線出現問題,形成腦疽、發背等嚴重病症。因此,在患病期間不應再食用豐富的佳餚,以免加劇體內的積熱。
對於貧窮之家而言,情況有所不同。他們沒有因情緒抑鬱而導致問題,因為五穀能滋養陰氣,肉類能滋養陽氣。如果他們本來就得不到五穀和肉類的滋養,再加以戒除肉類,又該如何得到補充呢?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有一個貧困的學者得了發背病,沒有能力購買人參這種補藥,但他每天食用肉餛飩,竟痊癒了。)
3. 作渴
(附:預防)
瘡瘍之證,必因膏粱厚味,或恚怒鬱結,致毒火蘊蓄。漸覺心煩躁熱,口作大渴,引飲不休,食已即飢,乃欲發癰疽之候。當急服清火解毒之藥而預防之,可免斯患。如患後因膿水泄其津液,亦至口渴不已,無問初重,潰後作渴,竹葉黃耆湯;脈數無力,口乾,補中益氣湯;便秘,清涼飲;尺脈洪大,按之無力,用加減八味丸。若口燥舌黃,渴欲飲水,此丸尤妙。
渴與口乾不同,若用丹藥鎮墜,禍不旋踵。惟截嫩桑枝同五味子煎湯飲,可以救陽水。
白話文:
【預防】
瘡癤的症狀,多半是因為食用了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者情緒上產生怨恨和鬱悶的情緒,導致毒火在體內積聚。逐漸會感到心煩意亂、熱感加重,口渴難耐,飲水不斷,吃飽後又會感到餓,這是發癰疽的前兆。應及早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進行預防,這樣可以避免這種疾病。
如果病後因排膿而流失了體液,也常常會感到口渴,無論病情輕重,創傷後口渴,可用「竹葉黃耆湯」;脈搏數且力弱,口乾,可用「補中益氣湯」;便祕,可用「清涼飲」;尺脈洪大,按壓無力,可用「加減八味丸」。如果口乾舌頭黃,渴得想喝水,這時「加減八味丸」效果更佳。
口渴和口乾有所不同,若使用丹藥鎮壓,災難隨即而來。唯有使用鮮嫩的「桑枝」和「五味子煎」湯飲,才能拯救這種由體液流失引起的口渴,也就是陽水的問題。
4. 灸法
(隔蒜灸、豆豉餅灸、淨土灸)
瘡瘍用灸,有回生之功。一切癰毒發背初起,赤熱腫痛,可拔引鬱結滯氣,及攻散沉凝留血,必能取效。老弱元氣虛寒者,不灸必至敗亡。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紙先干處,即癰頭也。取蒜炙,獨蒜猶佳。切片如三文錢厚,安瘡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換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
一、二日,十灸十愈;二、四日,灸六、七愈;五、六日,灸三、四愈;十數日,灸無功。若有十數頭,蒜研成餅,聚艾灸之亦愈。如瘡大,日夜灸;若有椒眼一、二十,逐眼灸之,用蒜並淡豆豉、乳香、搗作餅灸尤效。初起中有一黃粟米頭,用獨蒜切去兩頭,安瘡上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
白話文:
(隔蒜灸、豆豉餅灸、淨土灸)
對於創傷使用灸療,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對於所有初期癰毒發背,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可以幫助排除積聚的氣體和瘀血,達到散瘀通絡的目的,一定能取得療效。對於年老體弱、元氣虛寒的人來說,如果不進行灸療,必定會導致病情惡化。首先,在創傷處覆蓋濕紙,觀察紙張最先乾燥的地方,即是癰頭的位置。選擇大蒜進行灸療,單獨使用大蒜效果更佳。將大蒜切成厚度約為三文錢大小的片,放置在創傷位置上,使用大艾炷進行灸療,每灸三次後更換一次大蒜。疼痛時灸到不痛,不痛後再灸至疼痛。
一、二天內,每天灸十次即可痊癒;二、四天內,灸六、七次即可痊癒;五、六天內,灸三、四次即可痊癒;十幾天後,灸療就沒有療效了。如果有十幾個癰頭,可以將大蒜研磨成餅狀,聚集艾炷進行灸療也能痊癒。如果創傷面積大,需要日夜灸療。如果有二十幾個椒眼,可以針對每個椒眼分別灸療,使用大蒜、淡豆豉、乳香等材料搗成餅狀灸療效果更佳。初期如果有一個黃色的粟米頭,可以將單獨的大蒜切去兩端,放置在創傷位置上,灸十四壯,最多可以灸到四十九壯。
一人背疽,逾月益甚,艾加瘡上,早灸至晚,百五十壯知痛。明日鑷去黑痂,敷藥服藥即安。如無蒜,用豆豉搗作餅;如俱無,用淨土以眾人唾,或加蔥汁,或嗽口水,和捏作餅,大小依瘡,厚一、二分。痛則加厚,不大熱,減薄。一壯一換,灸四十九壯,以驗為度。
白話文:
有一人患了背上的疽,超過一個月病情反而加重,於是使用艾灸治療,每天從早上灸到晚上,共灸了150壯(艾灸的壯數),當灸到病人感到疼痛時,就停止灸療。隔天,他將黑色的傷口痂皮去除,然後敷藥和服用藥物,病狀馬上得到緩解。
如果沒有大蒜,可以用豆豉搗成餅狀;若連豆豉也沒有,可以使用乾淨的泥土,加入眾人的唾液,或者加上蔥汁或咳嗽的口水,一起搗成餅狀,大小依照傷口而定,厚約一分到二分。如果感到疼痛,就增加厚度,如果不怎麼發熱,就減少厚度。每灸一次後,就更換一次,灸療共49壯,以病狀得到驗證為準。
5. 明灸
明灸者,著肉灸也。患人勿畏痛楚而失之,能耐一時之痛,免多日之大痛苦也。人年四十以上,患發背等毒,急宜早治。為治之要,莫過灼艾之功,勝於用藥。使毒氣外泄,而有行散之力;使熱氣內攻,而有消逐之能,則凝血滯氣由此而解矣。若處鄉居僻境,深山窮谷,及遊宦行商,舟車驛邸,無醫藥之處,尤宜行此灸法,其效甚捷。明灸之法,亦施於陰毒、頑木不痛惡瘡。
在陽證瘡瘍腫毒,隔蒜可也。最勝者,獨蒜大顆,切片三分厚;次赤皮蒜搗爛作餅,或切片。古有豆豉、椒、薑、鹽、蔥,相和搗爛捻餅灸法。其硫黃灸,豆豉餅灸,淨土灸,皆良法也,取其便而用之。初起攻散,已潰接補陽氣。如瘡不開大,肉不敗壞,瘡口易斂,皆一灸之神力也。
灸後依次採取方法,隨證而治之,庶幾可云十全矣。
白話文:
"明灸,指的是貼在皮膚上的灸療。患者不要因為害怕疼痛而錯過了治療,如果能忍耐一時的疼痛,就能避免未來長時間的嚴重痛苦。對於四十歲以上的成人,如果出現發背等症狀,應該盡早進行治療。在治療的關鍵上,沒有比艾灸更有效的了,它比使用藥物更有效。艾灸可以幫助毒素外洩,具有流通疏散的效能;熱氣可以深入體內,具備消散病邪的能力,從而解開凝結的血液和阻滯的氣息。如果居住在偏遠地區,或者在深山老林、窮谷,或者是旅行在外,商人,舟車駕駛,無法獲得醫療援助的地方,特別適合進行這種灸療,效果非常迅速。明灸的方法,也可以用於陰毒、頑固性不敏感的惡性傷口。
在陽性病徵的傷口、腫毒,可以使用隔蒜灸療。最優選的方式是,使用整顆大蒜,切成三分之二厚的片;其次是使用赤皮大蒜,搗碎做成餅狀,或者切成片。古籍中提到的豆豉、花椒、薑、鹽、蔥,混合後搗碎做成餅灸療法,以及硫磺灸、豆豉餅灸、淨土灸,都是很好的方法,因為他們方便且有效。
灸療後,應根據病情進行相應的治療,這樣才能達到十全十美的療效。"
6. 桑枝灸法
發背不起,或瘀肉不潰,乃陽氣虛。用桑枝燃火吹息稍近肉,取其火氣,灸患處片時。日三、五次,助腫潰。若已腐潰,新肉生遲,宜四畔灸之。瘰癧、流注、臁瘡、惡瘡、久不愈者,亦宜此法。未潰,解毒止痛消瘀;已潰,補氣、散餘毒,生肌肉。陽證初起,用此即出毒水內消;日久用之,雖潰亦淺,大有神功。勿以平易而賤忽之。
白話文:
如果背上的傷口無法癒合,或者瘀血無法消除,這通常是因為體內陽氣不足。可以使用桑枝(一種藥草)燃燒後的熱氣,靠近傷口並用其熱力進行灸療,持續一段時間。每天可進行三至五次,幫助傷口癒合和破潰。如果傷口已經破潰,但新生肉長得慢,則應在傷口四周進行灸療。對於瘰癧、流注、臁瘡、惡性瘡,長期未能痊癒的病狀,這個方法也適用。
對於尚未破潰的傷口,這種方法能解毒止痛,消除瘀血;對於已經破潰的傷口,它能補充體內的陽氣,疏散餘毒,促進新生肉的生成。對於剛開始出現的陽氣型病徵,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促使毒素排出,從內部消滅病態;長期使用,即使傷口已經破潰,也能使其較淺,顯示出極大的療效。請不要因方法看似簡單而輕視其功效。
7. 騎竹馬灸法
治一切癰疽腫毒,按諸項灸法皆好,惟此尤能消患於未形。諸師首取,惜乎近世少用,是不知其妙也。其法令患人以肘憑几案豎臂腕,腰直,用篾一條,自臂腕中曲紋盡處,男左女右,貼臂肉量起,直至中指尖,不連指甲。用竹槓一條,患人脫衣騎定,身正直前行,二人扛起,令腳不著地,使二人扶定,勿令仰覆。
將量臂腕篾,從竹槓坐處尾骶骨盡邊,直豎竹槓上,貼脊背量至篾盡為則,用墨點記,此只是取中,非灸穴也。另用薄篾量病人中指中節,相去兩橫紋尖為則,截為一寸,就前所點記處,兩邊各量開指篾盡處,乃是灸處。兩穴各灸五壯或七壯,不可多灸。不問癰生何處,及乳癰,並用此法灸之,無不愈者。
白話文:
治療所有各種膿腫和毒性病症,各種灸法都適用,然而這種方法尤其能夠在病狀形成之前消除病患。眾多醫師首先採用這種方法,可惜近世使用的人越來越少了,這說明他們還沒有完全理解這種方法的精妙之處。做法如下:讓患者以肘部抵住桌沿,手臂垂直,手腕直立,腰部挺直,使用一根細竹片,從手臂手腕曲線的盡頭開始,對男性而言是在左手,對女性而言是在右手,貼在手臂肌肉上,直到中指末端,但不要連接指甲。
再準備一根竹槓,讓患者脫衣後坐在上面,身體直立向前行進,由兩人抬著,確保腳不接地面,同時有兩人扶持,避免傾倒。
將竹片量臂腕的長度,從竹槓坐處的尾骶骨到達竹槓的頂端,貼在背部,量至竹片盡頭為止,然後用墨點做記號。這只是為了找出中心位置,而不是灸穴。另外,使用一片薄竹片量病人的中指中節,距離兩條橫紋尖端為標準,切下一寸長的竹片,將先前的記號處作為中心,向兩邊分別量到竹片的盡頭,這就是灸穴的位置。兩個穴位各自灸5次或7次,不能過度灸治。無論膿腫發生在任何部位,或者乳房癰,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灸治,無不見效。
如疽發身左,灸左;發身右,灸右;甚者,左右皆灸。蓋此二穴,心脈所過。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又云:心主血,心氣滯則血不行,故逆於肉理而生癰。灸此使心火調暢、血脈流通,即能奏效,起死回生。
白話文:
如果膿包在身體的左側,就在左側灸治;如果在右側,就在右側灸治;病情嚴重時,則左右兩側都需灸治。因為這兩個穴位是心脈經過的地方。經典中提到:各種疼痛、癢、瘡、發等症狀,都與心火有關。又說:心主管血液,心氣阻塞就導致血液循環不順暢,因此在皮膚和組織中形成癰。灸治這些穴位能調理心火,讓血脈流通,就能收到療效,甚至有起死回生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