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八 (8)
卷之八 (8)
1. 蔥熨法
治瘡瘍、腫毒、癰疽及流注、結核、鶴膝風、附骨疽等,及婦人乳癰。若先已用灼艾等法,而余腫猶未消,或輕者未經艾灼,皆宜用此法。以蔥連白頭根鬚搗爛炒熱,勿畏痛楚,須布包著實熨之,必用二包輪轉炒熨。痛者熨至不痛,硬者熨揉至軟為度。大抵此法必用於微覺之時,且熨且揉,必至於散而後已,最有大功。
若跌撲傷損,瘀血凝滯,亦用此法。更以南星、草烏為末,拌入爛蔥內熱熨,尤為神效。蔥與生薑搗、炒、布包熨。傷寒結胸及男、婦、老、幼,一切食積氣滯,胸膈滿脹痞悶,大有功力,頃刻見效。
白話文:
[蔥熨法]這方法適用於治療各種瘡瘍、腫毒、癰疽,以及流注、結核、鶴膝風、附骨疽等病症,同時也適合婦女的乳癰。即使先前已經使用過如灸艾等方法,但若餘下的腫脹仍未消退,或是病情較輕、未曾經過灸艾的患者,都可採用此療法。具體操作是將蔥,包括蔥白、蔥頭和蔥鬚一起搗碎炒熱,然後無需顧忌疼痛,用布包裹緊密地在患處進行熨敷,並且要準備兩份交替炒熱熨敷。對於疼痛的地方,持續熨敷直到不再感到疼痛;對於硬塊,則需揉搓到變軟為止。一般來說,這種療法應在病狀初現時即開始使用,邊熨邊揉,必須到症狀完全消失才停止,其效果十分顯著。
此外,對於跌打損傷導致的瘀血凝滯,此法同樣有效。可以將南星和草烏研磨成粉末,混合在搗碎的蔥中熱熨,效果更佳,堪稱神奇。或者將蔥和生薑一同搗碎炒熱,用布包裹來熨敷。對於感冒引發的胸部結塊,以及男女老少因食物積滯、氣滯所導致的胸部脹滿、痞悶等症狀,此法也有極大的療效,通常很快就能見效。
2. 溻漬法
凡瘡腫諸毒,無出氣血凝滯而然,所謂熱則行,冷則凝。又云:熱則流通,寒則凝結。必使熱氣攻之,使腠理疏通,經絡融暢,誠至理也。古人有此方焉,其法以藥濃煎成汁。如瘡在四肢,則溻漬之;在腰腹者,則淋洗之;下部者,則蕩浴之。仍以淨布蘸汁多淋患處,冷則再熱。日用十餘次,夜亦不息,乃效。藥方見後。
白話文:
對於所有類型的瘡腫和毒素,其根源大多源自於氣血阻塞,這就應了那句「熱能行散,寒則凝滯」。換言之,熱能使血液流動,寒則使血液凝結。因此,我們必須利用熱力來促進血液循環,使皮膚肌理得以暢通,經絡得以順暢,這確實是個真理。古人已發現了這種方法,具體做法是將藥材濃煮成汁液。
如果瘡腫在四肢,就將藥汁浸泡患處;如果在腰部或腹部,就用藥汁淋洗;如果在下半身,就進行藥浴。同時,使用乾淨的布沾取大量藥汁淋在患處,一旦藥汁變冷,就再加熱。每天使用十多次,夜晚也不間斷,才能看到效果。相關藥方詳情請看後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