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傷寒
小兒與大人無異,初感畏寒,宜散邪消化乳食。如熱邪傳裡,嬰兒亦舌上白苔,揚手擲足,怕熱不惡寒,可與白虎湯。大便閉結,小便短赤,承氣湯下之。若手足涼,口氣冷,頭額冷汗,面色黑暗,大便瀉青,此為陰證。須用溫里之藥,治方與大人相同,但藥劑之分兩輕少耳。
凡天行痘疹時,從痘疹門用藥,微感風寒,宜抱龍丸、惺惺散治之。如遇變蒸之期,但宜調護,不藥可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兒童生病時的治療方式,和成人其實差不多。剛開始如果孩子感到冷,應該用方法去除邪氣,並幫助消化奶類食物。如果病情轉重,熱邪進入身體內部,連嬰兒也會有舌苔厚白的情況,手腳亂動,不再怕冷反而怕熱,這種情況可以服用白虎湯。如果孩子大便乾硬,小便黃少,則應使用承氣湯來通便。
然而,如果孩子手腳冰涼,口氣冰冷,額頭冒冷汗,臉色暗黑,大便呈現青綠色,這就是所謂的「陰證」,需要使用溫暖身體內臟的藥物,治療方式和成人一樣,只是藥量要減少。
在流行病或出疹子的時候,應該按照疹子的特性來選擇藥物。如果只是稍微受了風寒,可以服用抱龍丸或者惺惺散。如果孩子正處於發育生長的關鍵時期,只需要適度照顧,不一定非得吃藥不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