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八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1)

1. 胸疽

疽發於胸,初如黃豆,肉色不變。若冷氣攻心,精神恍惚,嘔吐冷痰,毒氣內陷,腹脹者死。若心煩身躁,肌如火熱,汗出唇焦,渴飲冷水,是其候也。急服活命飲加黃連、桔梗,及奪命丹之類汗之,下之。惡證見,犀角解毒湯。疽發於膺,在胸兩旁高處,名臆疽。色青,寒熱,治同上法。

心窩上兩乳間生者,名膻中疽,發於氣之海,分布陰陽之所,由臟腑不和,七情鬱結而成,宜活命飲加紫蘇、薄荷汗之,再兼紫金錠選用。

脾發疽,生心窩下,兩旁皆有,乃過食煎爆,醉飽入房所致,治法大同小異。

白話文:

[胸疽]

病症開始在胸部出現,初期大小猶如一顆黃豆,皮膚顏色並無改變。如果冷氣侵襲心臟,會出現精神恍惚,嘔吐冰冷的痰,這是毒素深入體內的表現,腹部腫脹則為死亡的徵兆。如果感到心煩意亂,身體燥熱,肌肉如同被火燒,大量出汗,嘴脣乾裂,口渴想喝冷水,這就是病情的特徵。應立即服用活命飲,並加入黃連和桔梗,以及奪命丹等藥物進行治療,透過發汗和瀉下方式排毒。如果出現嚴重症狀,則使用犀角解毒湯。

在胸部兩側高處生長的瘍,稱為臆疽。病竈呈現青色,伴有發冷發熱的現象,其治療方法與上述相同。

在心窩上方,兩乳之間生長的瘍,稱為膻中疽,它發生在氣海的位置,是陰陽交匯的地方,因臟腑失調和情緒壓抑而形成,應使用活命飲加入紫蘇和薄荷進行治療,並且可以輔助使用紫金錠。

脾臟部位生長的瘍,位於心窩下方,兩側都有,多因過度食用油炸食物,或在酒足飯飽後即刻進行性行為導致,其治療原則基本相同但具體方法略有差異。

2. 腰疽(附:石疽)

證發脊骨第十四椎之旁,乃腰腎之位,名曰腰疽,即下搭手也。由於房勞過度,腎水虧傷而致。其證口乾舌燥,寒熱交作,百節疼痛,急服敗毒散、活命飲及黃耆托裡之類。若穿潰透膜者,不可救矣。

有在腰胯之間,患疽如石不潰者,名石疽,屬少陽、陽明二經之積熱。邪毒內結,元氣不足,不能起發,急服活命飲加羌活、獨活、柴胡、黃芩,及紫金錠汗之。實者一粒金丹,或黃連內疏湯下之,隨服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托之。

白話文:

病症發生在脊椎骨第十四節的兩側,這是腰腎的位置,稱為腰疽,也就是俗稱的下搭手。此病主要是因為性生活過度,導致腎臟功能損耗所致。病徵包括口渴舌乾,寒熱交替,全身關節疼痛,應立即服用敗毒散、活命飲以及黃耆等補益藥物。但如果病情惡化到穿透肌膚,侵蝕到內臟,就無法挽救了。

另有一種在腰部和臀部之間的病症,患處堅硬如石且不會潰爛,稱為石疽,這是由少陽、陽明兩條經絡的熱毒積聚所引起。邪毒在體內凝結,正氣不足,無法排出,應立即服用活命飲加上羌活、獨活、柴胡、黃芩,並配以紫金錠發汗。若病情嚴重,可服用一粒金丹,或以黃連內疏湯排解,隨後再服用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來補充體力。

3. 附骨疽

(俗名貼骨癰)

證因風露寒濕所侵,或夏月貪涼,腠理開豁,臥於漆凳泥地而成。蘊蓄日久,變而為熱。或因醇酒厚味,留積熱毒下注;或濕痰瘀血相搏而成。始則環跳穴作痛(穴在臀之側,屬厥陰肝經,)不便行動,臥難轉側,疽生骨之上、肉之內,多至不救,急宜治療,外用取汗法,內服追風散,兼漏蘆湯(方見總論)、敗毒散、活命飲皆可服,攻散為愈。稍緩則膿成,外無赤腫之狀,必宜針破。

如待潰穿,多難收斂而殂,針破後宜托裡排膿、補養氣血,十全大補湯之類。

主方,蒼朮(制),黃柏(炒。各五錢),青皮(三錢),甘草節(一錢),金銀花(一錢)上用水煎,入薑汁少許,服。

生於腿,加牛膝(一錢)、薏苡仁(一錢),冬月加肉桂(七分);夏加黃芩(一錢)。無汗加麻黃(一錢)。

又方,足太陰、厥陰經分,瘡生腿內近膝股,或癰、或附骨疽,初起腫痛勢大。

黃耆(二錢),柴胡(一錢),羌活(五分),連翹(一錢五分),歸尾(七分半),肉桂(三分),生地,黃柏(各二分),土瓜根(酒洗。一錢)上水酒三盞煎,熱服,二帖愈。

又方,治足少陰經分,癰生腿外側。或因寒濕得附骨疽;或微侵陽明經分,堅硬腫痛,不能行動等證。

黃耆(二錢),當歸尾(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連翹(一錢),肉桂(一錢),大力子(一錢),白芷(一錢),升麻(七分),黃柏(五分),甘草(五分)上水、酒各一鍾,煎服。

取汗法,掘地坑深數尺,柴炭燒紅,將小便一桶潑之,急放小凳,令患人赤身坐定;坑上放木板,鋪厚被,勿出氣,止露出患人頭面。或以大桶令患人赤身竹椅坐下,置盆盛燒赤鵝卵石或石灰,用荊芥末調米醋沃之,桶口用綿被蓋覆,止露頭出,令熱氣熏蒸,汗出毒散,未效再汗。

白話文:

【附骨疽】

俗稱為貼骨癰。此病多由風露、寒冷和濕氣侵害引起,夏天時若貪圖涼快,肌膚毛孔張開,躺在冰冷的凳子或地面,也可能導致此病。若長時間積累,會轉變成熱性病。另外,過量飲酒和食用重口味的食物,也會留下熱毒沉澱在下肢;或是濕痰與瘀血交纏,也能形成此病。初期症狀是臀側的環跳穴會感到疼痛,此穴位屬於肝經脈絡。病發時行動不便,翻身困難,瘍癰生於骨頭表面,肌肉內部,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應盡速治療,外用出汗療法,內服追風散,同時服用漏蘆湯(具體配方詳見總論)、敗毒散、活命飲等,以達到散熱的效果。若拖延病情,膿包形成,外表並無紅腫現象,需用針刺破。

若等到自行破裂,往往很難恢復,甚至危及生命。針刺後,應使用託裡排膿法,並補充氣血,可服用十全大補湯等。

主要處方:製造的蒼朮、炒黃柏各五錢,青皮三錢,甘草節一錢,金銀花一錢。用水煎煮,加入少量薑汁服用。

若生於大腿,可加入牛膝、薏苡仁各一錢,冬天可加肉桂七分,夏天則加黃芩一錢。若無汗,可加麻黃一錢。

另一個處方:若生於小腿靠近膝蓋的位置,初期會有嚴重腫脹疼痛的情況。黃耆二錢,柴胡一錢,羌活五分,連翹一錢五分,歸尾七分半,肉桂三分,生地、黃柏各二分,土瓜根(酒洗)一錢。用水酒三杯煎煮,趁熱服用,兩帖即可痊癒。

另一個處方:若生於小腿外側,可能是因為寒濕導致的附骨疽,或稍微侵犯到陽明經分,導致堅硬腫脹疼痛,無法行走等症狀。黃耆二錢,當歸尾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連翹一錢,肉桂一錢,大力子一錢,白芷一錢,升麻七分,黃柏五分,甘草五分。用水酒各一杯煎煮,服用。

出汗療法:挖一個數尺深的地坑,用木柴炭火燒紅,倒入一桶尿液,迅速放置小凳子,讓患者裸身坐在上面;在坑上放置木板,鋪上厚被子,只露出患者的頭部。或者,讓患者裸身坐在椅子上,下面放置一盆燒紅的鵝卵石或石灰,用荊芥粉末調和米醋,用桶口蓋住,只露出頭部,讓熱氣蒸發,直到汗水出現,毒素消散,若效果不佳,可再進行一次。

4. 耳發

經曰:耳為腎之外候。又曰:腎通竅於耳。亦因大怒,動厥陰肝經,風熱燥火,瘡生耳輪,作熱痛癢,用柴胡清肝之類兼小柴胡湯,次服加味地黃丸。耳內生毒,皆由手少陽、足少陰二經風熱。耳證有五:日聤耳;曰濕耳,常出黃膿水;曰風耳,常出紅膿;曰纏耳,出白膿;曰耳疳,生瘡臭穢;曰震耳,耳內虛鳴,時出清水。證雖有五,其源則一。

又有耳蕈、耳痔閉塞不通,用黃連消毒飲、活命飲治之。有為耳癰,用活命飲加升麻、桔梗、蔓荊子。有大痛為疔者,先以經絲草(俗名天荷葉、延紅絲,到處生石砌邊)。搗汁滴入,失治,則頭腫極大而死。

主方(若耳後一寸三分生疽,急服解毒之藥,遲多不救。)柴胡,梔子,丹皮,芍藥,當歸,蔓荊子,川芎,生地,龍膽草,上銼,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耳發】

古人說過,耳朵是腎臟在體外的反映部位。又說,腎臟與耳朵有直接的聯繫。如果人因為極度憤怒,導致肝臟的厥陰經絡受影響,風熱燥火便會在耳朵周圍形成傷口,引起熱、痛和癢的症狀。對於這種情況,可以服用柴胡清肝的藥物,再輔以小柴胡湯,接下來再服用加味地黃丸。

耳朵內的毒素,通常是因為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陰腎經的風熱所致。耳朵的疾病大致可分為五種:聾耳;濕耳,經常流出黃色膿水;風耳,經常流出紅色膿液;纏耳,流出白色膿液;耳疳,長出瘡且散發惡臭;震耳,耳內虛鳴,偶爾流出清水。雖然症狀有五種,但根源都是一樣的。

還有一種情況,耳朵裡長出像蕈類或痔瘡似的東西,導致耳朵堵塞不通,這種情況可用黃連消毒飲、活命飲來治療。如果是耳癰,可在活命飲中加入升麻、桔梗和蔓荊子。若疼痛嚴重,可能是疔瘡,這時應先用經絲草(俗稱天荷葉、延紅絲,在各地的石砌邊緣都能找到)搗碎後取汁滴入耳中,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頭部腫脹,甚至死亡。

【主要療方】(如果耳朵後面一寸三分的地方長了膿包,要趕快服用解毒的藥物,否則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具體的藥物包括柴胡、梔子、牡丹皮、芍藥、當歸、蔓荊子、川芎、生地、龍膽草,將這些藥材研磨後,用水煎煮,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