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八 (10)
卷之八 (10)
1. 諸方法
人參,黃耆(蜜炒),當歸(酒。各一錢),川芎,防風,桔梗,白芷,厚朴,薄桂,甘草(生。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黃酒調下,不飲酒,木香湯調下,煎亦可。
癰疽腫毒,倍白芷;不腫痛,倍官桂;不食加砂仁、香附;痛甚加乳香、沒藥;水不幹,知母、貝母;不破,皂刺;咳,陳皮、杏仁、生薑;大便秘,大黃、枳殼;小便澀,麥冬、車前、木通、燈心。
十六味流氣飲,流注因一切恚怒氣結,腫硬作痛。或胸膈痞滿,風寒濕毒,血氣不和,結成腫塊,肉色不變;或漫腫無頭。婦人乳中結核,恐成乳癌。
人參,桔梗,當歸,官桂,甘草(炙),黃耆(炙),厚朴,防風,紫蘇,芍藥,烏藥,枳殼,檳榔,木香,川芎,白芷(各五分)水煎,食遠服。
五香連翹湯,諸瘡初覺一、二日便厥逆。咽喉閉塞,發寒熱(些小寒熱,不可輕用。)
連翹,升麻,獨活,甘草(炙),桑寄生,木通,黃耆(各等分)大便秘加大黃。
上為末,每五錢水煎。沉香、木香、丁香、乳香為末,麝調服,取利。
當歸黃耆湯,瘡瘍臟腑已行,如痛不可忍,宜和榮衛。
當歸,黃耆,生地,地骨皮,川芎,芍藥(等分)熱加黃芩;不臥加梔子;嘔乃濕氣侵胃,加白朮,水煎服。
內疏黃連湯,瘡毒腫熱作嘔,大便秘,煩躁飲冷,心煩脈實。邪在臟,宜服此疏通之。
黃連,梔子,當歸,芍藥,木香,檳榔,黃芩,薄荷,桔梗,連翹,大黃,甘草(各一錢)
上水煎服。
黃耆竹葉湯,癰疽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乾嘔。
淡竹葉,生地(各二錢),麥門冬,當歸,川芎,黃芩,芍藥,人參,半夏,軟石膏(煅),黃耆,加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內托復煎散,腫焮於外,根盤不深,形證在表。脈浮,痛在皮肉,此因邪甚,宜急服救里。
防風,地骨皮,黃耆,芍藥,黃芩,白朮,人參,茯苓,當歸,防風,甘草(各五錢),桂(二錢)上咀。先將蒼朮半斤,水五升,煎四升,去蒼朮。入前藥煎至四盞,作四次終日服完。又煎蒼渣,復煎前藥。未效,再半料。(大便秘,煩熱,再少服黃連湯。)
奪命丹,惡瘡,腦疽,發背等諸熱毒。
大黃,牡蠣(各一兩,研),乳香(五錢),沒藥(五錢),上分二服,加生薑、好酒一碗,熬數沸,去渣調入乳、沒,露一宿,空心溫服。
護心散,一日至三日連進數服,內托不透膜,雖甚無妨(透膜者死。)
真綠豆粉(一兩),明乳香(半兩,慢火瓦上出汗,研末)
上研,每服三錢,濃煎甘草汁調下,時時細呷,要藥在心膈。若毒衝心嘔逆,宜多服。或因受寒嘔,另用溫藥止嘔。陰毒冷證及老弱,非因丹石致病,三日外皆不宜服。
白話文:
諸方法
一個處方:人參、蜜炒黃耆、酒當歸、川芎、防風、桔梗、白芷、厚朴、肉桂、生甘草各一錢,研成細末。每次服三錢,用黃酒調服;不飲酒者,可用木香湯調服,煎服亦可。
針對癰疽腫毒,加倍白芷;不腫痛者,加倍肉桂;不食慾者,加砂仁、香附;疼痛劇烈者,加乳香、沒藥;水腫不消者,加知母、貝母;腫物未破者,加皂刺;咳嗽者,加陳皮、杏仁、生薑;大便秘結者,加大黃、枳殼;小便澀痛者,加麥冬、車前子、木通、燈芯草。
十六味流氣飲:治療因怒氣鬱結導致的腫脹疼痛,或胸膈痞滿、風寒濕毒、氣血不和,形成腫塊,皮膚顏色無變化;或腫脹漫無定形。婦女乳房結塊,擔心變成乳癌。 人參、桔梗、當歸、肉桂、炙甘草、炙黃耆、厚朴、防風、紫蘇、芍藥、烏藥、枳殼、檳榔、木香、川芎、白芷各五分,水煎服,飯後服用。
五香連翹湯:治療各種瘡瘍初期(一、二日內)出現厥逆、咽喉閉塞、發熱(輕微寒熱,不可輕易使用)的症狀。連翹、升麻、獨活、炙甘草、桑寄生、木通、黃耆等分,大便秘結者加大黃。研末,每次五錢,水煎服。另將沉香、木香、丁香、乳香研末,用麝香調服,以利通便。
當歸黃耆湯:治療瘡瘍已潰,疼痛難忍,需調和營衛的症狀。當歸、黃耆、生地黃、地骨皮、川芎、芍藥等分,發熱者加黃芩;睡不好者加梔子;嘔吐是濕邪侵犯胃部,加白朮,水煎服。
內疏黃連湯:治療瘡毒腫熱、嘔吐、大便秘結、煩躁、喜飲冷水、心煩、脈象實數,邪氣在臟腑者,用此方疏通邪氣。黃連、梔子、當歸、芍藥、木香、檳榔、黃芩、薄荷、桔梗、連翹、大黃、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黃耆竹葉湯:治療癰疽因氣血虛弱、胃火旺盛而引起的口渴、乾嘔。淡竹葉、生地黃各二錢,麥門冬、當歸、川芎、黃芩、芍藥、人參、半夏、煅軟石膏、黃耆、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內托復煎散:治療腫脹在外,病根不深,症狀在表,脈象浮,疼痛在皮肉,邪氣較盛,需緊急服用以救治內臟的症狀。防風、地骨皮、黃耆、芍藥、黃芩、白朮、人參、茯苓、當歸、防風、甘草各五錢,桂枝二錢,研碎。先用蒼朮半斤,水五升,煎至四升,去蒼朮渣。再加入前面藥物,煎至四盞,分四次服用,一日服完。再煎蒼朮渣,重複煎服前面藥物。如果無效,再加半倍藥量。(大便秘結、煩熱,可少服黃連湯。)
奪命丹:治療惡瘡、腦疽、發背等熱毒症。大黃、牡蠣各一兩(研磨),乳香、沒藥各五錢。分二次服用,每次加生薑、好酒一碗,煎煮數沸,去渣,加入乳香、沒藥,放置一夜,空腹溫服。
護心散:一日至三日內連服數次,用於內托藥物未透膜者,即使症狀嚴重也無妨(透膜者死亡)。真綠豆粉一兩,明乳香半兩(慢火瓦上烘烤至出汗,研磨成末)。研磨均勻,每次服三錢,用濃煎甘草汁調服,隨時少量服用,藥物主要作用於心膈部位。如果毒邪衝擊心臟,出現嘔逆,應多服此藥。如果因受寒而嘔吐,需另用溫暖的藥物止嘔。陰毒、寒證及老年體弱者,除非是因服用丹石類藥物導致的疾病,三日後都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