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三 (2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6)

1. 諸痔

又,乳香、沒藥、輕粉、黃柏末、軟石膏(煅),龍骨(等分,)研極細摻之。

枯痔:用五倍子(一個),尖上開孔,掃淨蛀屑,入輕粉滿,孔糊好,外用濕草紙包數層,微火煨令燥,去紙研細,入冰片少許。濕者乾摻,乾者膽調敷。下疳、臁瘡等,亦收水結靨。

簡便方,馬齒莧煎湯,熏洗肛門。腫加皮硝,再以熊膽水研化敷尤妙。

痔血:東行臭椿根皮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百丸,空心米湯下。

諸痔、腸風:扁柏(四兩),白礬(五錢,研末,拌柏炒乾),敗棕(燒灰,一兩),槐花(四兩,炒)共末,每服三錢,酒調下。

洗痔:韭菜煮汁置壇中,先坐熏,次傾盆中,將韭蘸洗,日三次。

又,茄柯、槐花、冬瓜皮、陳香圓煎湯,入壇,患人坐熏,次傾出洗。

又,用干蓮房、荊芥(各一兩),枳殼、薄荷(各半兩),水煎,入朴硝五錢洗。

又,槐花、艾葉、荊殼水煎,入白礬洗。或冬瓜,或五倍子洗。

痛甚:用枸杞根煎洗。或水楊柳根上赤須煎洗;羊蹄根葉油蒸食;枳殼末蜜丸服;蒼耳子末白湯調服。

痔癢:甘草、白芷、荊芥、槐花煎湯熏洗,更以布鞋底烘熱熨。

白話文:

另外,乳香、沒藥、輕粉、黃柏粉、煅燒過的軟石膏、龍骨(各取等量),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後摻在藥膏中使用。

治療枯痔:用五倍子(一個),在尖端開一個小孔,清除裡面的蛀屑,填滿輕粉,將孔糊好,外面用濕草紙包數層,用微火烤乾,去除紙後研磨成細末,加入少許冰片。濕性的痔瘡直接灑上藥粉,乾性的痔瘡用膽汁調和後敷上。這種藥方對於下疳、臁瘡等疾病,也能夠收斂水分,使傷口結痂。

簡易的藥方:用馬齒莧煎煮湯水,用來薰洗肛門。如果腫脹,可以加入芒硝,再用熊膽汁研磨化開後敷上效果更好。

治療痔瘡出血:用向東生長的臭椿樹根皮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空心時喝米湯送服。

治療各種痔瘡和腸風:扁柏(四兩)、白礬(五錢,磨成粉末,拌入扁柏中炒乾)、燒成灰的敗棕(一兩)、槐花(四兩,炒過),全部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酒調服。

清洗痔瘡:將韭菜煮成汁,放入壇子中,先坐在壇口上薰蒸,然後將汁倒入盆中,用韭菜蘸取汁液清洗,每天三次。

另外,也可以用茄柯、槐花、冬瓜皮、陳香圓煎煮湯水,放入壇子中,讓患者坐在壇口上薰蒸,然後將汁倒出清洗。

另外,也可以用乾蓮房、荊芥(各一兩)、枳殼、薄荷(各半兩),加水煎煮,加入朴硝五錢清洗。

另外,也可以用槐花、艾葉、荊芥煎煮湯水,加入白礬清洗。或者用冬瓜,或者用五倍子清洗。

疼痛劇烈時:可以用枸杞根煎煮湯水清洗。或者用水楊柳根上的紅色鬚根煎煮湯水清洗;也可以用羊蹄根葉用油蒸熟後食用;或者將枳殼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服用;或者將蒼耳子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和後服用。

痔瘡瘙癢:可以用甘草、白芷、荊芥、槐花煎煮湯水薰洗,還可以將布鞋底烘熱後熨燙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