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雙聖丹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滲濕: 滑石性滑潤,能利水滲濕,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雙聖丹常用於治療溼熱下注的泌尿系統疾病,滑石能幫助利尿排泄,減輕水濕停滯造成的症狀。
- 清熱解毒: 滑石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減輕溼熱引起的炎症反應,並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雙聖丹中常包含清熱解毒的藥材,滑石的加入可以加強此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雙聖丹中含有硫磺,其加入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殺蟲止癢:硫磺性溫,具有殺蟲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古代醫家認為,許多皮膚病是由於蟲毒入侵所致,而硫磺可以有效驅除蟲毒,改善皮膚病症。
二、溫陽散寒:硫磺亦具有溫陽散寒之效。一些皮膚病症,如溼疹、疥瘡等,往往伴隨寒邪入侵,硫磺可以溫陽散寒,驅散寒邪,改善疾病。
因此,硫磺在雙聖丹中,既可殺蟲止癢,又可溫陽散寒,有助於治療相關皮膚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雙聖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雙聖丹」主治「瘧疾」,即瘧疾發作時之寒熱往來、頭痛汗出、反覆不癒等症狀。古人於端午日製藥,取其陽氣旺盛之時,以增強驅邪避穢之效。服法強調「當發日五更」空腹服用,順應瘧疾發作週期,趁邪氣未盛時截瘧。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滑石
- 性味甘淡寒,歸胃、膀胱經。
- 主要功效:利水通淋,清熱解暑。
- 在瘧疾治療中,可能通過「滲濕利竅」疏通三焦水道,使濕熱邪氣從小便而去,緩解瘧疾濕熱蘊結之病機。
硫黃
- 性味酸溫,有毒,歸腎、大腸經。
- 主要功效:補火助陽,殺蟲止癢。
- 在此方中,硫黃的「溫陽」特性可振奮陽氣,驅散瘧疾寒邪;其「毒性」亦有殺蟲截瘧之效(古人認為瘧疾與「瘧蟲」有關)。
配伍邏輯
- 寒溫並用:滑石性寒,硫黃性溫,兩者相配,寒溫互制,既清濕熱又溫陽散寒,針對瘧疾寒熱交錯之症。
- 攻邪導滯:滑石利濕導邪外出,硫黃溫通破結,合而截斷瘧邪伏留。
- 酒糊為丸:酒性辛溫,助藥勢上行外達,增強藥力透發。
三、推論可能的治療機制
- 調節寒熱:瘧疾發作時,營衛失調,陰陽相搏。此方通過滑石清熱、硫黃溫里,調和陰陽,平復寒熱往來。
- 驅邪截瘧:硫黃可能直接抑制瘧原蟲(以古人理解為「殺蟲」),滑石利濕以改變體內環境,減少瘧邪滋生條件。
- 順應天時:端午日製藥,結合陽氣最旺之時,增強藥物溫通效力,符合「因時制宜」的中醫思想。
此方體現古人「簡便驗廉」的用藥思維,以少數藥味針對核心病機,結合時令與服法,強化療效。
傳統服藥法
滑石、硫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小雞頭子大。
每服1丸,當發日五更用井花水送下。端午日合尤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雙聖丹,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一。 組成:滑石、硫黃各等分。 主治:瘧疾。
雙聖丹,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一。 組成:朱砂1分(生),黃丹1兩(炒)。 主治: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