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陽散

還陽散

HAI Y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九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31.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脾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25%
腎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還陽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陽氣虛弱所引起的各種病症,其組成中包含硫磺,這一成分的選擇具有重要的意義。硫磺在中醫理論中屬於辛散之物,具有解毒和溫陽的功效。其辛散特性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為人體輸送更多的陽氣,對於虛寒型疾病的患者來說尤為重要。

此外,硫磺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改善身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抵抗力,這對於許多由陰寒引起的病症具有輔助治療的效果。在還陽散的方劑中,硫磺與其他成分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協同增效的機制,能夠更好地提高方劑的療效,迅速恢復患者的陽氣,達到調和陰陽的目的。因此,硫磺的加入,不僅增加了方劑的療效,還使其在治療陽虛引起的各種症狀方面表現得更加出色。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還陽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傷寒陰毒」,其典型症狀為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屬中醫「陰寒內盛,陽氣衰微」之危候。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乃寒邪直中三陰,陽氣暴脫所致,亟需回陽救逆。

組成與藥理邏輯

  1. 硫黃單用為君

    • 硫黃性大熱,味酸,有毒,歸腎、大腸經。古代視其為「純陽之品」,能補命門真火,驅沉寒痼冷。《本草綱目》載其「秉純陽之精,益命門之火,熱而不燥」,可破陰寒凝滯,挽垂絕之陽。
    • 其「硫火」之性(易燃特性)被類比於人體陽氣,古人認為以此熱藥激發體內陽氣,使陰寒外散。
  2. 新汲水調服之巧

    • 「新汲水」指新取井水,性寒沉降。此用法暗合「陰中求陽」之理,少量寒水為引,反佐硫黃燥烈之性,防其格拒(陽氣虛極時,熱藥可能被陰寒排斥),助藥力直達下焦命門。
  3. 服後反應與汗法機制

    • 服後出現「寒熱交作」為藥力攻邪之兆,硫黃迅勐溫通經脈,逼陰寒外透,正邪交爭而現寒熱;繼而「汗出」標誌陽氣來復,腠理開泄,陰邪隨汗而解,此即「還陽」之意。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硫黃大辛大熱之性,直溫少陰腎陽,破陰回陽:

  • 溫裏散寒:硫黃熱力逐散內臟沉寒,緩解腹痛、厥逆。
  • 通達氣血:陽氣得助則血行暢通,改善面色青紫(陰寒凝滯所致)。
  • 透邪外解:通過發汗驅除陰寒邪氣,逆轉「陰毒」之病理狀態。

綜論
還陽散為古代急救陰證之峻劑,體現「寒者熱之」「急溫回陽」的原則。其簡悍組方聚焦於硫黃「火中精」的特性,以單味速效挽救陽衰,惟須精準辨識陰毒真寒之證,方能用之無誤。

傳統服藥法


硫黃。
上為末。
新汲水調下2錢,良久,或寒一起,或熱一起,更看緊慢再服,汗出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面色發青

相同名稱方劑


還陽散, 出處:《本事》卷九。 組成:硫黃。 主治:傷寒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