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膏

JIE CHUA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脾經 19%
心經 14%
胃經 11%
腎經 11%
肺經 8%
大腸經 6%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疥瘡膏」,主治功效是:

  1. 乾瘡膿疥:乾燥、脫皮的皮膚,伴有膿皰和疥瘡。
  2. 梅毒疥:由梅毒引起的疥瘡,具有傳染性。
  3. 濕疥:潮濕、糜爛的皮膚,伴有膿皰和疥瘡。
  4. 皮膚破爛:皮膚破裂、潰爛。
  5. 膿泡痛癢:皮膚上出現膿皰,伴有疼痛和瘙癢。
  6. 流水浸潤:皮膚破裂後,膿液或血清滲出,浸潤周圍皮膚。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等功效。
  •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等功。
  •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等功效。
  • 硃砂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等功效。
  •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等功效。
  • 木鱉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解毒、利水滲濕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疥瘡膏」,組成包括木鱉子、大風子、雄黃、桃仁、硫磺、水銀、硃砂、花椒、豬脂膏等,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活血化瘀、利水滲濕等功效,主治乾瘡膿疥、梅毒疥、濕疥、皮膚破爛、膿泡痛癢、流水浸潤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麻黃1兩,川椒1兩,白芷1兩,蛇床子1兩,大風子3兩,胡桃肉3兩,斑蝥5錢,昇華硫黃1兩,輕粉3錢,信石2錢,煅枯礬1兩,明雄1兩,樟腦1兩,黃蠟1兩。
先取麻黃、白芷、大風子、斑蝥、川椒、蛇床子、核桃仁等藥用麻油一斤炸枯,去滓,加豬油一斤、黃蠟一兩;再將輕粉、信石、枯礬、雄黃、硫黃、樟腦等細末兌入攪勻,成膏三十四兩六錢,每盒重二錢。
塗擦患處,視瘡之大小酌用。
切勿入口,頭面部及陰部禁用。

方劑組成解釋


  • 木鱉子: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 大風子: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 雄黃: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 硫磺: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
  • 水銀: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 硃砂: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 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
  • 豬脂膏:具有滋潤皮膚、止癢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皮膚過敏。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疥癬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皮膚癬菌病(足)

相同名稱方劑


疥瘡膏,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 組成:麻黃1兩,川椒1兩,白芷1兩,蛇床子1兩,大風子3兩,胡桃肉3兩,斑蝥5錢,升華硫黃1兩,輕粉3錢,信石2錢,煅枯礬1兩,明雄1兩,樟腦1兩,黃蠟1兩。 主治:疥瘡。

疥瘡膏,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組成:木鱉肉1兩,風子肉1兩,雄黃1兩,核桃仁1兩,洋硇3錢,硫黃3錢,水銀(炙)3錢,人言2錢,川椒5錢,床子5錢,豬脂油7兩。 主治:殺菌消毒。主治:乾瘡膿疥,梅毒疥,濕疥,皮膚破爛,膿泡痛癢,流水浸潤。

疥瘡膏,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 組成:西麻黃12兩,斑蝥蟲5錢,江子5錢,以麻油2斤,豬油4兩,黃蠟4兩,文火化開,將藥放入,炸枯,去滓,濾清。寒水石12兩,硫黃3兩,樟腦3兩,花椒9錢,雄黃3兩,明礬3兩(炒枯),黃丹3兩。 主治:殺蟲止癢。主治:疥瘡、濕癬、濃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