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瘡不收口燻條」中含有硃砂,主要源於其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歸心、肝經。其具有涼血解毒、安神定驚之效,對於瘡瘍久不收口、膿血不止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在燻條中,硃砂的收斂止血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而其消腫生肌的功效則能加速組織修復,達到治療瘡瘍的效果。
瘡不收口燻條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優越的消毒和殺菌特性。雄黃的化學成分對多種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能有效防止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瘡不收口的情況往往伴隨著細菌感染的風險,使用雄黃可以有效減少這種風險。此外,雄黃還具有解毒的功效,能夠清理因瘡傷而生成的毒邪,從而提高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中醫理論中,雄黃被認為具有燥濕化痰、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治療由於濕熱引起的瘡症特別有效。在燻條中,雄黃的揮發性成分在加熱後能夠釋放出具有醫療效果的氣體,進一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細胞再生。總之,雄黃在瘡不收口燻條中的使用,充分體現了其多重功效,有助於加快傷口癒合和降低感染風險。
「瘡不收口燻條」方劑中加入「銀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殺菌消毒: 銀朱即硫化汞,具有強烈的殺菌消毒功效。對於潰瘍、瘡傷等難以癒合的傷口,銀朱能抑制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有助於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 收斂生肌: 銀朱性涼,能收斂潰瘍面,促進組織再生,加快傷口癒合。同時,銀朱還能起到止痛、止血的功效,減輕患者痛苦,加快傷口修復。
總而言之,銀朱在「瘡不收口燻條」中發揮著殺菌消毒、收斂生肌的功效,有助於快速治療難以癒合的傷口。
「瘡不收口燻條」中加入「大風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驅風止癢、消腫生肌:大風子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止癢、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瘡瘍久不收口,常伴有風熱、濕毒、瘙癢等症狀,大風子可有效驅散風熱、消滅濕毒,促進傷口癒合。
2. 溫陽散寒、活血化瘀:大風子同時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氣血瘀滯而導致瘡瘍難愈的情況,大風子可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大風子」在「瘡不收口燻條」中,以其驅風止癢、消腫生肌、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有效解決瘡瘍久不收口、難以癒合的困擾。
「瘡不收口燻條」中包含木鱉子,主要原因有二:
- 消腫生肌: 木鱉子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生肌之功效。對於外傷感染引發的瘡瘍,木鱉子能有效消退腫脹,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瘡口收斂。
- 活血化瘀: 木鱉子亦有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傷口周圍的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有助於傷口癒合。
因此,木鱉子在「瘡不收口燻條」中發揮著消腫生肌、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瘡不收口熏條」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明確針對「瘡瘍久不癒合」之證,即瘡面潰爛後,因氣血虛弱、餘毒未清,或風濕滯留,導致創口難以收斂的狀況。其以「熏法」外用,利用藥物燃燒後的煙氣燻蒸瘡面,以達殺蟲、解毒、生肌之效。
組成邏輯與功效分析
朱砂(3錢)
性微寒,味甘,傳統用於鎮心安神、清熱解毒。外用可抑殺瘡瘍惡瘡,其寒涼之性助清熱,配合熏法引藥力直透瘡口深部。雄黃(3分)
辛溫有毒,具強力殺蟲解毒之效,古方多用以治疥癬、惡瘡。其溫燥之性可化濕祛腐,與朱砂寒溫相制,共除瘡中毒邪。銀朱(3錢)
為人工合成的赤色硫化汞,辛溫有毒,外用能攻毒殺蟲、燥濕斂瘡。與雄黃協同增強殺蟲之力,促進瘡面乾燥。大風子(3枚)
辛熱有毒,專攻風濕疥癩,傳統用於麻風、梅毒等頑瘡。其燥烈之性可祛風除濕,殺蟲止癢,針對瘡口濕爛不斂之因。木鱉子(3錢)
苦微甘有毒,能散結消腫、攻毒療瘡。其藥性走竄,可透達瘡瘍深處,破除瘀滯,助生新肌。
治療原理推論
- 殺蟲解毒:雄黃、銀朱、大風子三者為核心,針對瘡瘍穢毒、濕熱蟲積(如寄生蟲、微生物感染),直接滅殺病源。
- 祛腐生肌:朱砂與銀朱兼具收斂作用,煙熏使瘡面乾燥,減少滲液;木鱉子破瘀散結,助清除壞死組織,促進新肉生長。
- 風濕並治:大風子祛風、木鱉子散濕,二者合用解決瘡口因風濕鬱阻而久不癒合的問題。
配伍特點
此方以「毒攻毒」為主軸,全方多為有毒之品,通過熏法局部作用,避開內服風險。煙氣藥性辛香走竄,既能深透瘡竅,又可借熱力溫通經絡,改善局部氣血循環,助藥力發揮。然須注意,古代醫家使用時多強調「先破瘡痂」,旨在使藥煙直接接觸瘡面,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朱砂3錢,雄黃3分,銀朱3錢,大風子3枚,木鱉子3錢。
先將大風子、木鱉子二物搗碎,乃入前三味拌勻,以紙鋪,捲成筒,約長二寸許即成。
用時先將瘡痂抓破,然後點燃熏之,後5-6日間再熏1次。瘡即收口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皮膚過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瘡不收口熏條, 出處:《外科十三方考》。 組成:朱砂3錢,雄黃3分,銀朱3錢,大風子3枚,木鱉子3錢。 主治:瘡不收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