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火二氣丹

FU HUO ER Q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3%
脾經 19%
肝經 19%
心經 9%
肺經 9%
大腸經 9%
胃經 9%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伏火二氣丹,是中醫中藥中的一款常見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硫磺、水銀、丁香、乾薑,具有溫補腎陽、散寒止痛、溫中補虛、止瀉止血等功效。

丁香,性溫,味辛,歸脾、胃、肺經,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等症狀。它還能增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止嘔效果顯著。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丁香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乾薑,性溫,味辛,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硫磺,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水銀,性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水銀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水銀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伏火二氣丹的主要功效為溫補腎陽、散寒止痛、溫中補虛、止瀉止血。它常被用於治療真元虛損、精髓耗傷、腎氣不足、面黑耳焦、下虛上盛、頭目眩暈、心腹刺痛、翻胃吐逆、虛勞盜汗、水氣喘滿、全不入食、婦人血氣久冷、崩中漏下、癥瘕塊癖等病症。伏火二氣丹是一種溫補方劑,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溫中益氣的功效。它常被用於治療腎陽虛弱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腰膝酸軟、畏寒怕冷、小便頻繁、遺精早洩等。伏火二氣丹還具有止瀉止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腹瀉、痢疾、便血等症狀。

總的來說,伏火二氣丹是一款溫補方劑,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溫中益氣、止瀉止血等功效。它常被用於治療腎陽虛弱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腰膝酸軟、畏寒怕冷、小便頻繁、遺精早洩等。伏火二氣丹還具有止瀉止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腹瀉、痢疾、便血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硫黃4兩,黑錫半兩,水銀半兩,丁香半兩(不見火),乾薑半兩。
濟心腎交養,大補堵虛。
上先熔黑錫,後下水銀,結砂子,與硫黃一處,再研成黑灰色,次入余藥研勻,用生薑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15丸,食前、空心濃煎生薑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硫磺、水銀辛溫,能溫補腎陽,散寒止痛。丁香辛溫,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乾薑辛溫,能溫中散寒,止嘔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腎陽,散寒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子宮內膜異位症氣喘子宮肌瘤肺結核子宮崩漏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伏火二氣丹, 出處:《局方》卷五(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硫黃4兩,黑錫半兩,水銀半兩,丁香半兩(不見火),乾薑半兩。 主治:濟心腎交養,大補堵虛。主治:真元虛損,精髓耗傷,腎氣不足,面黑耳焦,下虛上盛,頭目眩暈,心腹刺痛,翻胃吐逆,虛勞盜汗,水氣喘滿,全不入食;婦人血氣久冷,崩中漏下,癥瘕塊癖。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