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香散

HUANG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5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心經 8%
膀胱經 8%
心包經 8%
肺經 8%
大腸經 8%
胃經 8%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黃香散中加入硫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殺蟲止癢:硫磺性溫燥,具有殺蟲止癢之效,可有效抑制皮膚上的寄生蟲,如疥蟲、頭蝨等,並能減輕瘙癢症狀。
  2. 溫陽散寒:黃香散常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病,而硫磺具有溫陽散寒之效,能驅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腫止痛,加速病竈癒合。

因此,硫磺在黃香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治療皮膚病的多種症狀。

黃香散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其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客於經絡,導致的肢體疼痛、麻木、不溫等症狀,花椒能起到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

此外,花椒還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因寒濕引起的皮膚瘙癢,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黃香散中加入花椒,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溫經散寒、止痛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香散」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藥性

黃香散的組成相當簡潔,僅由兩味藥物構成,分別是:

  • 硫磺: 性溫,味酸。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之功。
  • 花椒: 性熱,味辛。歸脾、胃、腎經。有暖胃散寒、殺蟲止癢之效。

古籍《驗方新編》記載,本方尚需加入生薑、蔥頭及生豬板油共同搗融使用。生薑性溫,可加強溫散寒邪之效;蔥頭辛溫,能發散風寒,助藥力外達;生豬板油則能潤滑肌膚,作為賦形劑,利於藥物吸收,並兼具滋潤止癢作用。

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古籍記載及藥物特性,黃香散主要針對以下病證:

  • 疥瘡: 古籍明確記載本方主治疥瘡。疥瘡由疥蟲感染引起,主要症狀為皮膚瘙癢,夜間尤甚,並伴有丘疹、水皰等皮損。硫磺具有殺蟲止癢之效,花椒亦有殺蟲作用,兩藥合用,能有效殺滅疥蟲。生薑、蔥頭則能發散風寒,減輕瘙癢。豬板油則能滋潤皮膚,減少藥物刺激。
  • 寒濕凝滯所致的皮膚瘙癢: 硫磺和花椒均屬溫熱之品,能溫散寒邪,祛除濕氣。對於因寒濕凝滯於皮膚而引起的瘙癢,本方可通過溫經散寒、祛濕止癢而達到治療目的。生薑、蔥頭的加入,亦能增強溫散之效。
  • 局部疼痛: 硫磺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對於因寒邪引起的局部疼痛,如風寒濕痹,本方亦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治療原理

黃香散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殺蟲止癢: 硫磺和花椒均具有殺蟲作用,能有效殺滅疥蟲,從根本上解決疥瘡病因。同時,兩藥均有止癢作用,可快速緩解瘙癢症狀。
  • 溫經散寒: 本方整體藥性偏溫熱,能溫散肌膚經絡之寒邪,改善寒濕凝滯導致的血液循環不暢,達到止痛、止癢的效果。
  • 祛濕止癢: 濕邪為致病因素之一,本方可通過溫散、燥濕等作用,將體內濕氣祛除,從而減輕因濕邪引起的瘙癢。
  • 潤膚止癢: 生豬板油能滋潤皮膚,減少皮膚乾燥引起的瘙癢,同時亦能作為賦形劑,促進藥物吸收,保護皮膚免受刺激。

總而言之,黃香散以硫磺、花椒為君藥,配以生薑、蔥頭及生豬板油,共同發揮殺蟲止癢、溫經散寒、祛濕止癢之功效,對於疥瘡以及寒濕凝滯引起的皮膚瘙癢具有較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硫黃5錢,川椒5錢。
上為末,加生薑、蔥頭各5錢,和生豬板油搗融,用布包好。
烘熱,時時擦之,其效甚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疥癬

相同名稱方劑


黃香散, 出處:《驗方新編》卷十一。 組成:硫黃5錢,川椒5錢。 主治:疥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