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氣丸

破氣丸

PO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中性 (0.9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肝經 17%
腎經 11%
肺經 11%
大腸經 11%
胃經 11%
小腸經 5%
三焦經 5%
膽經 5%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破氣丸中加入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驅風散寒: 硫磺性溫,具有散寒止痛、驅風解毒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可起到溫經散寒、驅風止痛的作用。
  2. 殺蟲止癢: 硫磺對於疥瘡、濕疹、皮癬等皮膚病具有殺蟲止癢的作用。在破氣丸中,硫磺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功效。

總體而言,硫磺在破氣丸中的作用主要是溫經散寒、驅風解毒、殺蟲止癢,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破氣丸中加入芒硝,主要是基於芒硝的以下特性:

  1. 瀉下通便: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能瀉熱通便,驅除腸道積熱,有助於消除腹脹、便祕等症狀,使氣機得以通暢。
  2. 軟堅散結:芒硝亦有軟堅散結的功效,可使氣滯所致的癥結得以化解,例如胸脅脹滿、脘腹痞塞等症狀,藉此達到破氣之效。

因此,破氣丸中加入芒硝,可以起到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從而達到破氣、疏通氣機的效果。

破氣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行氣,降逆止嘔: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止嘔之功效。破氣丸主要用於治療氣滯引起的胸悶、腹脹、嘔吐等症狀,而陳皮的理氣行氣作用可疏通氣機,緩解氣滯,達到降逆止嘔的效果。
  2. 燥濕健脾,化痰止咳: 陳皮亦具有燥濕健脾、化痰止咳之功效。破氣丸中常配合其他健脾燥濕的藥材,例如茯苓、白朮等,以增強其燥濕健脾的效果,同時也幫助化解痰濕,緩解咳嗽症狀。

破氣丸方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破氣丸多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食慾不振等症,青皮的理氣止痛之效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患者症狀。
  2. 消食健脾,降逆止嘔:青皮亦有消食健脾、降逆止嘔之效。破氣丸中常配伍其他消食健脾之藥物,如山楂、麥芽等,青皮的加入可增強消食健脾的作用,幫助消化吸收,緩解食積停滯,達到和胃止嘔的效果。

綜上所述,青皮在破氣丸方中發揮著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消食健脾、降逆止嘔等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破氣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治
破氣丸主治「氣積塊,久近一切氣」,意指此方針對因氣機鬱滯、積聚成塊的病症,無論新久(即病程長短),凡屬氣滯、氣積所致的病理產物皆可適用。

  • 「氣積塊」:指氣機壅滯,久而成形,如腹中痞塊、脹滿硬痛等。
  • 「一切氣」:泛指多種氣病,如氣滯、氣逆、氣結等,表現為胸腹脹滿、噯氣、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此方強調「破氣」之力,可知其攻伐作用較強,適用於實證氣滯,而非虛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硫黃(4兩)

  • 性味功效:性溫,味酸,有毒,入腎、大腸經。傳統認為能「補火助陽、散寒通便、殺蟲解毒」。
  • 方中作用
    • 溫陽破積:硫黃溫熱之性可助陽氣通行,破除寒凝氣滯。
    • 散結消塊:與消石(焰消)配伍,形成「二氣丹」結構(硫黃與硝石共煅),有攻堅散結之效。

2. 焰消(硝石,炒成子,4兩)

  • 性味功效:性寒,味苦鹹,入心、脾經。功能「破積散結、利尿瀉下、解毒消腫」。
  • 方中作用
    • 瀉下通滯:硝石能軟堅瀉下,與硫黃配伍可增強攻逐積滯之力。
    • 寒熱並用:硝石性寒,硫黃性熱,二者相制約,避免過偏。

3. 陳皮(4兩)

  • 性味功效: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功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方中作用
    • 行氣調中:陳皮擅長疏理中焦氣機,緩解腹脹、噯氣。
    • 佐制毒性:其芳香理氣之性可緩和硫黃、硝石的峻烈之性。

4. 青皮(4兩)

  • 性味功效:性溫,味苦、辛,入肝、膽、胃經。功能「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 方中作用
    • 破氣散結:青皮力猛,專攻肝鬱氣滯、食積痞塊。
    • 協同硫黃、硝石:增強破除有形積滯的效果。

方劑配伍邏輯

  1. 硫黃 + 硝石(焰消)

    • 為傳統「二氣丹」核心結構,硫黃溫熱助陽,硝石寒涼瀉下,二者相反相成,共同攻逐積滯。炒製後可能降低毒性,轉化為破氣散結之力。
  2. 陳皮 + 青皮

    • 陳皮偏理脾肺之氣,青皮偏疏肝破氣,二者合用以調暢全身氣機,尤其針對中下焦氣滯。
  3. 整體思路

    • 以硫黃、硝石為君藥,攻逐積滯;陳皮、青皮為臣佐,疏導氣機。全方以「破氣」為主,兼具溫通、瀉下、行氣之功,適用於氣機鬱結成實的病症。

可能功效推論

  • 破氣消積:針對腹中痞塊、脹滿疼痛,通過硫黃、硝石的攻逐,配合青皮的破氣作用,化解有形積滯。
  • 通便導滯:硝石的瀉下作用可能協助排除腸道積滯,適合氣滯兼便秘者。
  • 調暢三焦氣機:陳皮、青皮分理上中下三焦,尤其疏解肝脾鬱滯。

此方適合體質壯實、氣滯成積者,若氣虛或陰虛者不宜。其峻烈之性需由中醫辨證後指導使用。

傳統服藥法


硫黃4兩,焰消(炒成子)4兩,陳皮4兩,青皮4兩。
上為末,糊為丸。
每服30丸,空心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熱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破氣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一引《鮑氏方》。 組成:硫黃4兩,焰消(炒成子)4兩,陳皮4兩,青皮4兩。 主治:氣積塊,久近一切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