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肉臛

三肉臛

SAN ROU HU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6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6.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5%
腎經 25%
心經 25%
脾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三肉臛方劑中包含羊肉,主要是因為羊肉性溫熱,具有溫補脾腎、益氣補血之功效。

羊肉溫補脾腎,對於脾腎虛寒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羊肉還能益氣補血,對於氣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體虛乏力、頭暈目眩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族等營養物質,能夠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三肉臛」的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三肉臛》記載主治「産後乳汁不下」,即針對產後婦女因氣血不足或經絡不暢所致的乳汁分泌困難。此方劑以肉類為主要組成,透過食療方式補充氣血、濡養經脈,從而促進乳汁生成與排出。

  2.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 龜肉:性平味甘鹹,歸肝腎經。《本草綱目》載其能「補陰血,益精氣」,古代認為龜肉善滋陰補虛,適用於產後陰血耗傷之體質。
    • 羊肉:性溫味甘,歸脾腎經,《名醫別錄》稱其「主虛勞寒冷,補中益氣」,具有溫補氣血、助陽生津之效,可改善產後氣血兩虛狀態。
    • 獐肉:性溫味甘,《食療本草》述其「補益五臟」,古人視為溫和補益之品,能輔助龜肉、羊肉強化補虛作用,兼顧臟腑功能調節。
  3. 配伍思路與作用機理
    此方以「血肉有情之品」為核心,三種肉類皆具補養之功,但側重不同:

    • 龜肉滋陰,針對產後陰血耗損;
    • 羊肉溫陽,助氣血生化;
    • 獐肉調和,兼顧五臟平衡。
      三者共煮為「臛」(肉羹),藉由飲食形式直接補充營養,符合「以形補形」的傳統思維,且溫服更利於氣血運行。
  4. 可能的治療原理推論

    • 氣血雙補:產後乳汁不足多因氣血虛弱,方中羊肉補氣、龜肉補血,符合「乳汁資於氣血」的中醫理論。
    • 經絡濡潤:獐肉與龜肉的結合,可能助於通調肝經(乳汁分泌與肝之疏泄相關),緩解經絡滯澀。
    • 溫通效應:羊肉的溫性可促進血液循環,搭配五味調味(如生薑、蔥等常見「五辛」),進一步激發陽氣,推動乳汁下行。

總結
《三肉臛》透過動物性藥材的協同作用,以「補虛為主,溫通為輔」的設計,契合產後體質特點,體現古代食療結合藥療的智慧。其功效推測與改善氣血不足、調節臟腑機能密切相關。

傳統服藥法


龜肉2兩(洗,切),羊肉3兩(洗,切),獐肉3兩(洗,切)。
用水不拘多少,入5味,煮為臛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三肉臛, 出處:《夀親養老》卷四。 組成:龜肉2兩(洗,切),羊肉3兩(洗,切),獐肉3兩(洗,切)。 主治:産後乳汁不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