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魚湯

團魚湯

TUAN YU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38.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33%
腎經 16%
心經 16%
脾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團魚湯中加入羊肉,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補脾腎,增強體質:團魚性寒,羊肉性溫,二者搭配可起到溫補脾腎、益氣補血的功效,對於體虛畏寒、脾腎不足的人羣,能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

2. 協調口感,提升風味:羊肉的鮮香濃鬱,可以中和團魚的鮮甜,使湯味更加豐富飽滿,口感更佳,令人食慾大開。

團魚湯中加入草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去腥增香:團魚本身帶有泥腥味,而草果性溫,辛香氣濃,可有效去除腥味,並增添獨特香氣,提升湯品風味。
  2. 溫中散寒:草果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團魚性寒,食用過多容易引起脾胃不適,加入草果可中和寒性,促進消化,避免食用後出現寒涼不適。

綜上,草果在團魚湯中既能去腥增香,又能溫中散寒,是不可或缺的藥材,有助於提升湯品的風味和保健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團魚湯」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傷中」,意指中焦(脾胃)受損,氣血虛弱之證。古代醫家認為「傷中」多因飲食勞倦、氣血不足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出現虛弱、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藥物組成與主要功效
  • 羊肉(1腳子):性溫味甘,歸脾、腎經,為血肉有情之品,能溫補氣血、益精填髓。
  • 草果(5枚):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功能燥濕溫中、行氣消脹,助羊肉溫運脾胃之氣。
  • 團魚(5-6個):即「鱉甲」,性平味甘鹹,歸肝、腎經,傳統用於滋陰潛陽、軟堅散結,搭配羊肉可調和溫補與滋養之性。
  • 麵絲(2兩):小麥製品,性涼味甘,緩和羊肉溫燥之性,並補益脾胃。
  • 生薑汁(1合):溫中止嘔,助草果散寒醒脾。
  • 胡椒(1兩):辛熱溫中,與生薑協同增強溫胃散寒之力。
  • 蔥、鹽、醋:調味兼助藥性,蔥通陽、鹽引藥入腎、醋收斂以防溫散太過。
2. 治療原理

此方以「溫補中焦」為主軸,運用多層次配伍:

  • 溫補氣血:羊肉為君,大補虛損,配團魚滋陰以防溫燥傷陰。
  • 醒脾化濕:草果、生薑、胡椒共為臣藥,散寒濕、開胃氣,解決脾胃運化不暢。
  • 調和藥性:麵絲、醋等緩和溫燥,使補而不滯。

整體形成「溫中補虛、調和陰陽」之效,針對「傷中」氣血不足兼寒濕停滯的病機,既能補益,又能疏通中焦氣機。

三、總結

「團魚湯」為古代食療與藥療結合之方,通過溫補氣血、健脾化濕,修復中焦虛損。其組方邏輯體現「補消並用」的思維,適用於虛勞兼見脾胃寒濕者。

傳統服藥法


羊肉1腳子(卸成事件),草果5。
益氣,補不足
上藥熬成湯濾淨,團自5-6個煮熟,去皮骨,切作塊,用面2兩作面絲,生薑汁1合,胡椒1兩同炒,蔥鹽醋調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團魚湯, 出處:《飲膳正要》卷一。 組成:羊肉1腳子(卸成事件),草果5。 主治:益氣,補不足主治:傷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