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撒速湯中加入羊肉,乃因其性溫熱,具有溫補氣血、散寒止痛之效。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及多種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
撒速湯常用於治療陽虛體質、寒邪入侵所致的疾病,如陽虛畏寒、四肢冰涼、腹痛、腰膝酸軟等。羊肉的溫熱之性,可溫陽散寒,改善陽虛體質,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撒速湯中包含草果,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項功效:
1. 溫中散寒:草果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撒速湯多用於寒邪客胃,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草果可溫中散寒,緩解寒邪對脾胃的侵襲。
2. 行氣消積:草果氣味芳香,能行氣消積,促進消化。撒速湯中常配伍山楂、麥芽等消食化積藥,草果可協同它們,增強消食化積的功效,幫助脾胃恢復正常運化。
撒速湯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溫經止痛: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肝經,具有溫陽散寒、溫經止痛之功效。撒速湯主治寒邪客於子宮,導致的痛經、腹痛、寒戰等症,肉桂的溫陽散寒作用可以驅散寒邪,溫暖子宮,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肉桂還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從而減輕疼痛。撒速湯中,肉桂與其他藥物配伍,能夠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經。
撒速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助藥力: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之功效。撒速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肺、咳嗽氣喘等症,生薑可以溫肺化痰,助藥力發揮,增強療效。
- 和胃止嘔,緩解副作用: 生薑還有和胃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某些藥物可能引起的胃部不適,如反胃、嘔吐等。在撒速湯中加入生薑,可以起到協調藥性、減輕副作用的作用。
主治功效
撒速湯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撒速湯主治「元臟虛冷,腹內冷痛,腰脊痠疼。」
治療原理:
撒速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溫陽散寒」、「補益元氣」理論。方中各藥物相互配合,達到溫補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的效果。
羊肉: 性溫,味甘,歸脾、腎經。具有溫補脾胃、益氣養血、強身健體的功效。在此方中作為主藥,針對「元臟虛冷」的病機,發揮溫補元陽的作用,是改善體質、增強抗病能力的關鍵。
草果: 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燥濕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的功效。在此方中,草果協助羊肉溫中散寒,同時行氣止痛,對於「腹內冷痛」有直接的緩解作用。其消食化積的功效,也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肉桂: 性熱,味辛、甘,歸腎、脾、心、肝經。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在此方中,肉桂加強溫陽散寒的作用,並能「引火歸元」,將溫熱之氣導入下焦,溫煦腎陽,從而改善「腰脊痠疼」的症狀。
生薑: 性微溫,味辛,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在此方中,生薑協助羊肉、草果、肉桂溫散寒邪,同時和胃止嘔,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
此外,古文還提到其他配料如:
哈昔泥: 現今較難考證其確切藥材與藥性,但從描述「如回回豆子」及後續炮製方法來看,推測其可能具有芳香化濁、溫中行氣的作用。
石榴子、胡椒、鹽: 這些調味料除了增添風味,也可能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例如,胡椒性熱,味辛,能溫中散寒;石榴子味酸、澀,具有收斂作用。
甲香、甘松、酥油: 這些則是用於薰瓶、封貯,以保存藥效,非內服藥物。
總結:
撒速湯以羊肉為君,溫補元陽;草果、肉桂、生薑為臣,輔助君藥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並佐以其他調料,調和藥性、增強療效。諸藥合用,共奏溫陽散寒、補益元氣之功,從而改善元臟虛冷所致的腹內冷痛、腰脊痠疼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羊肉2腳子,羊頭蹄1付,草果4個,官桂3兩,生薑半斤,哈昔泥(如回回豆子2個大)。
上以水1鐵絡,熬成湯,於石頭鍋內盛頓,下石榴子1斤,胡椒2兩、鹽少許,炮石榴子用小油1構,哈昔泥如豌豆大者1塊,(炒鵝黃色微黑),湯沫子油去淨,澄清,用甲香、甘松、哈昔泥、酥油燒煙薰瓶封貯。
任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補脾腎,散寒止痛的功效,適合於元臟虛冷,腹內冷痛,腰脊酸疼的患者。但脾胃虛弱,食積不消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撒速湯, 出處:《飲膳正要》卷一。 組成:羊肉2腳子,羊頭蹄1付,草果4個,官桂3兩,生薑半斤,哈昔泥(如回回豆子2個大)。 主治:元臟虛冷,腹內冷痛,腰脊酸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