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豆散

ER DO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宗金鑑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1.5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胃經 21%
肺經 16%
腎經 13%
心經 10%
肝經 8%
膀胱經 4%
大腸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二豆散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脾止瀉: 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澀腸止瀉的功效。二豆散用於脾胃虛寒、寒濕泄瀉,肉荳蔻可溫脾胃,止泄瀉,配合二豆,增強止瀉效果。
  2. 芳香化濕: 肉荳蔻氣味芳香,能化解濕邪,使脾胃恢復正常運化。二豆散中常加入其他芳香化濕藥材,如厚朴、蒼朮等,肉荳蔻的加入,可增強芳香化濕之功,更有效地消除濕邪,改善脾胃功能。

二豆散方中加入白豆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化濕止嘔:白豆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化濕解暑、溫中止嘔的功效。二豆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濕熱導致的嘔吐,白豆蔻能有效化解濕熱,並溫暖脾胃,止嘔止瀉。
  2. 行氣止痛:白豆蔻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胸脘脹滿、胃脘疼痛等症狀,對於二豆散治療的胃腸脹氣、腹痛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因此,白豆蔻的加入可有效提高二豆散的療效,使其更全面地治療脾胃濕熱引起的相關症狀。

二豆散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降逆,止嘔止瀉: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降逆、止嘔止瀉的功效。二豆散主治脾胃虛寒,寒邪內侵,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丁香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並能降逆止嘔,與二豆散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止瀉止嘔的效果。
  2. 調和氣血,助藥力: 丁香氣味芳香,能行氣活血,調和氣血。二豆散中藥物以溫補脾胃為主,丁香的加入可以促進藥效發揮,並起到調和氣血的作用,使藥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

二豆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其組成包含巴戟天,原因在於巴戟天具有很好的補腎強身效果。在二豆散中,巴戟天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特別是在治療因腎虧引起的水腫方面。

巴戟天具有溫補腎陽、強壯筋骨的作用,能夠幫助調理身體的元氣,並增強抵抗力。當二豆散中含有巴戟天時,可以幫助調和方劑效果,適合於治療合併有腎虛和水腫問題的患者。此外,巴戟天還能促進氣血循環,進一步改善病人的症狀。

因此,在二豆散的組成中選擇巴戟天,既能增強補腎的效果,亦能更有效地達到清熱利水的目的,使整個方劑更加全面和綜合,從而提高療效。

二豆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成分多樣,其中包含了丁香樹皮這一藥材。丁香樹皮在中醫學裏被視為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暖腎壯陽、行氣止痛的功效。在二豆散中加入丁香樹皮,主要是為了發揮其溫中散寒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患者因脾胃虛寒所導致的腹瀉、脹氣等症狀。

此外,丁香樹皮還能夠抑制腸道內的微生物活動,減少腸道發酵產生的氣體,從而減輕脹氣不適。在與其他藥材如綠豆、黑豆等配合使用時,丁香樹皮的這些特性能夠更好地調理腸胃機能,促進消化吸收,達到治療目的。總體來說,二豆散中的丁香樹皮對於增強整體方劑溫中散寒的效果,以及改善消化系統的相關症狀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豆散方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一、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二豆散主要針對脾虛濕困所致的腹瀉、水腫等症,茯苓能健脾燥濕,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液代謝,從而減輕腹瀉、水腫等症狀。

二、佐使藥力: 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藥效的發揮。二豆散中其他藥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等,也具有利水消腫之效,茯苓的加入能協同它們的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二豆散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能祛除脾胃濕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與二豆散中其他藥物如白扁豆、赤小豆等共同起到健脾利濕的作用。
  2. 祛風止痛:蒼朮兼具祛風止痛之效,對於因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肢體痠痛、麻木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進一步增強二豆散的療效。

二豆散方劑中含有桂枝,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溫經通絡: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之效。二豆散治療風寒濕痹,四肢麻木、疼痛等症,桂枝可溫通經絡,驅散寒濕,緩解疼痛。
  2. 調和營衛:桂枝有調和營衛、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能改善寒濕所致的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並有助於恢復肢體功能。

二豆散方中包含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二豆散主治脾虛濕盛所致的腹瀉、水腫等症,而白朮可補脾胃之氣,利水消腫,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2. 固護脾陽: 二豆散中以赤小豆、白扁豆為主,性偏寒涼,長期服用易損傷脾陽。白朮溫脾陽,可補益脾氣,防止二豆散寒涼之性損傷脾胃,確保藥物療效的發揮。

二豆散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成分多樣,其中包含人參這一珍貴的中藥材。人參被納入二豆散之中,主要是因其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的功效。在中醫理論裡,人參性溫味甘微苦,歸心、脾經,能補五臟之虛損,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對於久病體虛或手術後需要恢復的患者尤為適用。此外,人參還能安神益智,對於心脾兩虛所導致的心悸失眠也有良好的療效。在二豆散這種以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為主的方劑中加入人參,不僅可以緩解因清熱利濕藥物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的傷害,還能增強整體方劑的補益作用,使患者在清除體內濕熱的同時,也能得到必要的營養補充,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總體而言,人參在二豆散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及藥物配伍的精妙之處。

二豆散方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氣、補肺止咳的功效。二豆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山藥能補益脾胃之氣,改善消化功能,使藥效更顯著。
  2. 固精止瀉: 山藥還具有一定的固精止瀉作用,能減少腸道蠕動,有助於緩解腹瀉症狀。二豆散中包含白扁豆、赤小豆等利水消腫的藥材,山藥的加入可緩解藥性過於寒涼,避免損傷脾胃,並起到固澀止瀉的輔助作用。

二豆散中加入桔梗,主要是為了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苦,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等功效。二豆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犯肺,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痰稠難咯等症。桔梗在此方中可疏散風熱,利咽開音,促進痰液排出,輔助其他藥物發揮療效。

此外,桔梗還能止咳化痰,有助於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進一步增強藥效。

二豆散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二豆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邪凝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茴香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疼痛,促進消化。
  2. 行氣消脹,開胃健脾: 茴香還能行氣消脹,開胃健脾。二豆散中常配伍其他健脾利濕藥物,茴香的加入可以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藥效,更好地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食積脹滿、消化不良等症。

二豆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二豆散中以黑豆、綠豆為主,性寒涼,容易傷脾胃。而甘草性甘平,味甘緩和,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寒,減輕對脾胃的損害。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可以與黑豆、綠豆共同作用,增強其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效果,提高藥物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二豆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多部古代醫學典籍記載,「二豆散」主要有兩種組方與不同主治功效:

第一種組方與主治 (內服方)

  • 組成:肉豆蔻、白豆蔻、丁香、巴戟天、丁香樹皮、茯苓、蒼朮、桂枝、白朮、人參、山藥、桔梗、茴香、甘草(粉草)。

  • 主治湛濁證。症狀表現為耳鳴心躁,腰腳痠痛沉重,腹內虛鳴,臍下冷痛,頻繁流下白色如米泔樣的帶下。

  • 治療原理

    • 溫中散寒,暖胃止瀉:方中肉豆蔻、丁香、桂枝、蒼朮等藥材,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瀉的功效,可改善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腹內虛鳴、臍下冷痛等症狀。
    •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方中白朮、茯苓、人參、山藥等藥材,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水濕代謝,從而減少帶下量。
    • 補腎助陽,強筋壯骨:方中巴戟天具有補腎助陽,強筋壯骨的功效,可改善腰腳痠痛沉重等症狀。
    • 理氣和胃,調和諸藥:方中白豆蔻、丁香樹皮、桔梗、茴香、甘草等藥材,具有理氣和胃、調和諸藥的功效,可緩解因氣機不暢引起的耳鳴心躁等症狀,並調和諸藥藥性,使其發揮更好的療效。

    綜合而言,此「二豆散」通過溫中散寒、健脾益氣、補腎助陽、理氣和胃等方法,調整臟腑功能,改善水濕代謝,從而達到治療湛濁證的目的。

第二種組方與主治 (外敷方)

  • 組成:赤小豆、淡豆豉、天南星、白蘞。

  • 主治嬰兒臍突。症狀表現為臍部腫脹突出,甚至紅腫。

  • 治療原理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方中赤小豆、淡豆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天南星、白蘞具有燥濕化痰、消腫散結的功效。諸藥合用,可清除局部熱毒,消散臍部腫脹。
    • 利水滲濕,引熱下行:赤小豆亦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將局部水濕排出,並引導熱毒從小便排出,從而加速臍突的消退。

    此「二豆散」通過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水滲濕等方法,直接作用於臍部,消除局部熱毒水濕,從而達到治療嬰兒臍突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肉豆蔻1兩,白豆蔻1兩,丁香1兩,巴戟丁皮1兩,白茯苓1兩,蒼朮1兩,桂心1兩,黑附(火煨)1兩,白朮5錢,人參5錢,山藥5錢,桔梗5錢,茴香5錢,粉草5錢。
上銼散。
每服3錢,水1盞半,加薑3片,紫蘇葉3片,煎,空腹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臍突耳鳴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二豆散, 出處:《得效》卷十五。 組成:肉豆蔻1兩,白豆蔻1兩,丁香1兩,巴戟1兩,丁皮1兩,白茯苓1兩,蒼朮1兩,桂心1兩,黑附(火煨)1兩,白朮5錢,人參5錢,山藥5錢,桔梗5錢,茴香5錢,粉草5錢。 主治:湛濁證。耳鳴心躁,腰腳疼重,腹內虛鳴,臍下冷痛,頻下白水如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