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一

熱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2%
胃經 19%
腎經 17%
肺經 10%
心經 6%
肝經 6%
大腸經 5%
脾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脾腎兩溫湯

整體功效: 溫補脾腎,散寒止嘔。

主治: 冬月傷寒至10日,惡寒嘔吐。

冬月傷寒至10日,惡寒嘔吐。

文獻參考:

  • 《傷寒論》:「冬月傷寒至十日,惡寒嘔吐,煩躁不得眠,脈沉細,此為脾腎俱寒,宜溫補脾腎,散寒止嘔,宜用脾腎兩溫湯。」
  • 《醫學衷中參西錄》:「脾腎兩溫湯,乃溫補脾腎之要方,凡脾腎虛寒,而見惡寒嘔吐,煩躁不得眠者,皆可應用。」

傳統服藥法

人參3錢,白朮5錢,肉桂1錢,巴戟天3錢,丁香3分,肉豆蔻1枚,芡實3錢,山藥3錢。
水煎服。1劑而惡寒止,2劑而嘔吐盡除也。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人參、白朮、肉桂、巴戟天、丁香、肉荳蔻、芡實、山藥組成。人參、白朮、肉桂溫補脾腎;巴戟天、丁香、肉荳蔻溫散寒氣;芡實、山藥健脾固腎。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脾腎、散寒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
慢性腎衰竭
細菌性食物中毒

相同名稱方劑

脾腎兩溫湯, 出處:《辨證錄》卷一。 組成:人參3錢,白朮5錢,肉桂1錢,巴戟天3錢,丁香3分,肉豆蔻1枚,芡實3錢,山藥3錢。 主治:冬月傷寒至10日,惡寒嘔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朮苓固脾飲

相似度 80%

溫胞散

相似度 66%

百合消脹湯

相似度 66%

全母湯

相似度 66%

援怯湯

相似度 66%

止逆奠安湯

相似度 66%

益脾湯

相似度 63%

引陽湯

相似度 62%

化水種子湯

相似度 6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