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胞散

溫胞散

WEN B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9.6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脾經 25%
肝經 14%
心經 11%
胃經 11%
肺經 9%
心包經 2%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溫胞散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本: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補氣益血、固本培元之功效。溫胞散主治胞宮虛寒,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等症狀,而人參可補益元氣,溫暖子宮,改善血液循環,從根本上解決虛寒之症。
  2. 扶正祛邪: 人參性平和,可扶助正氣,增強人體抵抗力。溫胞散中加入人參,不僅可以補虛寒,還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提高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人參在溫胞散中發揮着補氣固本、扶正祛邪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胞宮虛寒,恢復正常生理功能。

溫胞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補腎陽: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溫胞散用於治療女性宮寒不孕,而脾氣虛弱會影響腎陽的運化,導致宮寒,白朮能健脾益氣,有助於補腎陽,從根本上改善宮寒。
  2. 燥濕健脾,配合其他藥材: 溫胞散中其他藥材如肉桂、附子等,性熱燥烈,容易傷脾胃。白朮能燥濕健脾,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溫胞散中包含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補腎陽: 巴戟天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溫補腎陽、壯陽固精之效。溫胞散用於治療因腎陽不足所致的宮寒不孕,巴戟天能溫煦腎陽,促進卵巢功能,有利於受孕。

2. 補氣益血: 巴戟天亦能補氣益血,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促進女性生殖系統的健康,為孕育後代打下基礎。

溫胞散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腎助陽,散寒止痛: 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能溫腎助陽,散寒止痛,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胞宮寒痛、月經不調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溫陽化瘀,活血通絡: 補骨脂具有溫陽化瘀、活血通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因寒凝血瘀導致的宮寒不孕、痛經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溫胞散中加入補骨脂,旨在溫腎助陽,散寒止痛,溫陽化瘀,活血通絡,以達到治療胞宮寒痛、月經不調等症狀的目的。

溫胞散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壯腰,固攝胎元: 杜仲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腰、固精縮尿的功效。對於懷孕期間腰痠背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等症狀,杜仲能補益腎氣,固攝胎元,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
  2.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杜仲還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功效。對於因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肢體乏力等症狀,杜仲能改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從而促進胎兒的正常發育。

溫胞散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補益精氣: 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溫補腎陽、益精填髓之效。溫胞散旨在溫煦胞宮,改善宮寒不孕,而菟絲子可溫腎助陽,促進腎氣充沛,從而提升生育能力。
  2. 固腎止遺,強壯筋骨: 菟絲子能固腎止遺,防止精氣外泄,並可強壯筋骨,提高機體整體健康狀態,有助於女性孕育健康的胎兒。

中藥方劑[溫胞散]的組成中,包含[芡實],因為芡實具有補脾健胃和固腎作用。芡實能夠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並且對於鞏固腎氣、提高腎功能有良好的效果。這使得[溫胞散]在調理脾胃和強化腎功能方面更為有效,提升方劑的療效。

溫胞散中包含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脾益腎,溫陽固本: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腎、滋陰養肺之效。溫胞散主要用於治療婦科虛寒證,而山藥能補益脾腎之氣,溫陽固本,有助於改善患者體質,增強抵抗力,促進身體恢復。
  2. 健脾固腎,助藥力達宮:山藥能健脾益氣,使脾胃運化正常,更能更好地吸收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同時,山藥亦可固腎,有助於藥力下達子宮,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溫胞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溫胞散用於治療胞宮寒凝、痛經、月經不調等症,而肉桂的溫經散寒作用可以溫暖子宮,緩解寒凝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月經狀況。
  2. 助陽化氣:肉桂還具有補腎助陽、益氣溫陽的功效。對於胞宮虛寒、氣血不足的患者,肉桂可以溫補腎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體質,從根本上改善胞宮寒凝的病症。

因此,溫胞散中加入肉桂,不僅能溫經散寒,緩解疼痛,還能補腎助陽,改善體質,達到治療胞宮寒凝的整體效果。

溫胞散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 附子性溫熱,入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對於胞宮虛寒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等症,附子可溫暖子宮,驅散寒邪,改善血行,起到溫煦胞宮的作用。
  2. 助陽補腎: 附子可補腎陽,增強腎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腎陽不足導致的宮寒、不孕等問題。

溫胞散中附子的加入,充分體現了中醫“寒則溫之”的治則,通過溫陽散寒,補腎助陽,達到溫暖胞宮,改善寒性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溫胞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婦人心腎火衰,胞胎寒冷,下身冰涼,非火不溫,交感之時,陰中不見有溫熱之氣。」此段文字表明以下病理特點:

  1. 心腎火衰:心屬火,腎藏元陽,二者陽氣不足,無法溫煦下焦,尤其影響胞宮(子宮)功能。
  2. 胞胎寒冷:胞宮虛寒,機能低下,可能導致不孕、月經後期、經血色黯等問題。
  3. 下身冰涼:腎陽不足,不能溫暖腰膝及下肢,反映陽虛陰寒之象。
  4. 陰中無溫熱之氣:指房事時陰道缺乏溫熱感,進一步佐證下焦虛寒,與腎陽虧虛、命門火衰相關。

此證屬腎陽虛兼脾氣不足,病機為「火不暖土,陽不化氣」,需溫補心腎、暖宮散寒為主。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溫補腎陽,益火之源

  • 巴戟天破故紙(補骨脂)杜仲菟絲子
    • 巴戟天補腎陽、強筋骨,專入下焦;破故紙溫脾腎、固精氣;杜仲補肝腎、強腰膝;菟絲子平補陰陽,益精填髓。四藥共奏補腎壯陽之效,直指腎火衰微之本。
  • 肉桂附子
    • 肉桂引火歸元,溫通血脈;附子(用量輕,僅3分)助命門之火而生脾土。二者為溫裡散寒要藥,針對「非火不溫」之病機。

2. 健脾益氣,固護中州

  • 人參白朮山藥芡實
    • 人參大補元氣,白朮健脾燥濕,二者助脾陽以化生氣血;山藥、芡實健脾固腎,兼能澀精止帶。此組合解決「火不生土」導致的脾虛氣弱,輔助腎陽溫煦之功。

3. 配伍特點

  • 補陽為主,佐以固澀
    方中補腎陽藥佔多數,搭配芡實、山藥等收澀之品,防止精氣耗散,適合陽虛不固之證。
  • 溫補兼行,避免燥烈
    附子用量極輕(3分),配合甘潤的菟絲子、山藥,制約辛熱藥之燥性,防止傷陰。

治療原理總論

此方通過心腎同補、脾腎並調

  1. 補腎陽以暖胞宮(巴戟天、補骨脂、杜仲等)。
  2. 益心脾以助氣化(人參、白朮)。
  3. 溫通經脈以散寒(肉桂、附子)。
    最終使下焦虛寒得溫,胞宮氣血得養,陰中自生溫煦之氣,改善「下身冰涼、交合不溫」等症狀。

總結

溫胞散為溫補下焦陽虛的經典方劑,針對「心腎火衰、胞寒不孕」之證,組方嚴謹,攻補兼施,體現中醫「益火補土」的治法邏輯。

傳統服藥法


人參3錢,白朮1兩,巴戟天1兩,破故紙2錢,杜仲3錢,菟絲子3錢,芡實3錢,山藥3錢,肉桂2錢,附子3分。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溫胞散是一張溫熱性較強的方劑,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溫胞散, 出處:《辨證錄》卷十一。 組成:人參3錢,白朮1兩,巴戟天1兩,破故紙2錢,杜仲3錢,菟絲子3錢,芡實3錢,山藥3錢,肉桂2錢,附子3分。 主治:婦人心腎火衰,胞胎寒冷,下身冰涼,非火不溫,交感之時,陰中不見有溫熱之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