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助胃膏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補氣健脾的功效,對胃部虛弱者有益。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對於胃虛弱、脾氣不足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人參能補益脾胃之氣,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胃功能。
此外,人參還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疾病發生。因此,助胃膏中加入人參,不僅能改善胃部功能,還能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助胃膏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和胃止嘔: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胃氣虛弱、脾胃不和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嘔吐等症,白朮能起到健脾益氣、增進食慾、和胃止嘔的作用,使胃腸功能恢復正常。
- 補氣健脾,固護脾胃:白朮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能加強脾胃運化能力,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增強脾胃的抵抗力,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各種疾病。
助胃膏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之效。助胃膏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濕氣困阻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化解脾胃濕氣,促進消化功能,達到助消化、緩解腹脹的效果。
- 寧心安神: 茯苓還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茯苓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進一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助胃膏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胃止嘔:砂仁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嘔之效。對於因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砂仁能溫暖脾胃,驅寒止嘔,起到緩解作用。
- 行氣消食:砂仁味辛,能行氣消食,有助於促進食物消化,緩解食積不化、腹脹等症狀。
因此,助胃膏中加入砂仁,有助於溫胃止嘔、行氣消食,改善胃部不適,達到助胃健脾之功效。
助胃膏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胃: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對於胃虛弱、消化不良、脾胃不和等症狀,山藥能起到補益脾胃、增強消化功能的作用,從而改善胃部不適。
- 滋陰養胃:山藥富含粘液蛋白,能保護胃黏膜,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對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此外,山藥還能滋陰生津,緩解胃火旺盛引起的口乾、口渴等症狀。
因此,山藥作爲助胃膏的組成成分,可以起到健脾益胃、滋陰養胃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胃部健康。
助胃膏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脾胃,調和藥性: 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助胃膏中加入甘草,可以緩和脾胃,調理脾胃氣機,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達到緩解胃痛、助消化、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
2. 降低藥性毒性,提高安全性: 甘草具有解毒作用,可以降低其他藥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藥方安全性。助胃膏中可能含有其他成分,加入甘草可以降低其他成分的毒性,避免對胃部造成傷害,保證藥方安全有效。
助胃膏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理氣止痛: 沉香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對於胃脘疼痛、氣滯脹滿、食少納呆等症狀,沉香能有效緩解。
2. 暖胃助消化: 沉香具備溫陽散寒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胃痛、腹痛等,沉香能溫暖胃部,促進消化功能。
因此,助胃膏中加入沉香,可發揮理氣止痛、暖胃助消化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胃部不適,改善消化功能。
助胃膏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對於胃脘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助胃膏作為胃部調理藥物,加入木香可以有效改善胃氣不通、疼痛等不適。
- 燥濕健脾: 木香還有燥濕健脾的功效。濕氣困脾,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下降,進而影響消化吸收。加入木香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濕,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等問題。
助胃膏中添加丁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胃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脹之效。對於寒性胃痛、胃寒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丁香能溫暖脾胃,緩解疼痛,促進消化。
二、芳香開胃:丁香氣味芳香,可增進食慾,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同時,丁香的辛辣之味,能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
因此,助胃膏中添加丁香,可以起到溫胃止痛、芳香開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症狀。
助胃膏中包含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胃止嘔: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嘔止瀉。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導致的胃脘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肉荳蔻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行氣消脹:肉荳蔻有行氣消脹的作用,可以緩解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在助胃膏的配方中加入肉荳蔻,能起到溫胃止嘔、行氣消脹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促進消化,增進食慾。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助胃膏」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砂仁、山藥、甘草、沉香、木香、丁香和肉荳蔻。這些成分各有其獨特的療效。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砂仁,性溫味辛,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總之,中藥方劑「助胃膏」的主要成分各具特色,搭配使用可以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緩解不適症狀,改善身心健康。
傳統服藥法
人參2錢,白朮2錢,石蓮肉2錢,丁香1錢,檀香1錢,舶上茴香(炒)1錢,白豆蔻1錢,木香1錢,甘草(炙)1錢。
上為末,粟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丸,陳米飲送下。脾困不醒,用冬瓜仁子煎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助胃膏具有補脾益氣、和胃止瀉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脾胃虛弱者、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等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助胃膏,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七。 組成:四君子湯加山藥、木香、砂仁、丁香、藿香、炮薑。 主治:小兒胃氣虛寒嘔吐。
助胃膏,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十三。 組成:奇良20兩(敲碎),甘草2兩(炙),枸杞子4兩(炒),補骨脂3兩(炒),薏苡仁8兩(炒)。 主治:脾胃虛弱,飲食少進,肌膚不澤。
助胃膏, 出處:《誠書》卷九。 組成:人參3錢,白朮3錢,茯苓3錢,縮砂3錢,山藥3錢,甘草(炙)3錢,沉香1錢,木香1錢,丁香5粒,肉豆蔻(面裹煨)。 主治:助脾養胃止嘔。主治:泄瀉。
助胃膏,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一。 組成:人參半兩,丁香半兩,甘草(炙)半兩,白茯苓半兩,白朮半兩,肉豆蔻4個(面煨山藥1兩,白豆蔻14個(去皮),木香2錢,縮砂仁14個(去皮)。 主治:大壯脾胃。主治:惡心嘔吐,不思飲食,泄瀉等疾。
助胃膏, 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五。 組成: 助胃膏(《洪氏集驗方》卷五。)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五。組成:人參半兩,白朮半兩,甘草半兩,茴香半兩,乾山藥1兩,檀香1錢,烏梅肉半兩,白豆蔻仁半兩,縮砂仁半兩,乾木瓜1兩。主治:助小兒胃氣,思食止渴。 。 主治:助小兒胃氣,思食止渴。
助胃膏, 出處:《局方》卷十(淳祐新添方)。 組成:白豆蔻仁1兩,肉豆蔻(煨)1兩,丁香1兩,人參1兩,木香1兩,白茯苓(去皮)2兩,官桂(去粗皮)2兩,白朮2兩,藿香葉2兩,縮砂仁2兩,甘草(炙)2兩,橘紅(去白)4兩,山藥4兩。 主治:小兒胃氣虛弱,乳食不進,腹脅脹滿,腸鳴泄瀉,吮乳便青,或時夜啼,胎寒腹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