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 and Dampness

寒濕證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及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4-03-01

寒濕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寒濕證是一種由外界寒濕邪氣侵襲或因體內脾陽虛弱導致水濕內停而引起的多種症狀。常見於暴露於雨露、坐臥於濕地或食用生冷食物後。

臨床上,寒濕影響的部位及其嚴重程度不一,表現為局部或全身性症狀。

主要症狀包括全身乏力、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無汗、怕冷、面部或全身浮腫(尤其是腰部以下)、胃痛、腹瀉或便秘、尿量減少、舌淡與脈象濡弱。

此症多見於胃痛、腹瀉、霍亂、痢疾及痹證等疾病。 寒濕證與溼阻證、脾虛溼困證之間需仔細鑑別。

鑑別診斷

  • 胃痛中的寒濕證:表現為胃部不適、食欲不振、口感黏膩。通常由於食用過多生冷食物,導致脾陽受阻。治療宜健脾化濕,常用藥方為胃苓湯。
  • 腹瀉中的寒濕證:特點為稀瀉、腹痛、食欲不振。由外界寒濕侵襲或食用生冷食物導致。治療宜解表散寒,化濁,常用藥方為藿香正氣散。
  • 霍亂中的寒濕證:突發性嘔吐腹瀉,腹部不適。由寒濕穢氣阻塞中焦,陽氣受阻導致。治療宜散寒燥濕,常用藥方為霍香正氣散合純陽正氣丸。
  • 痢疾中的寒濕證:表現為白色粘稠痢瀉,腹痛,不思飲食。由不潔飲食或食用生冷食物導致。治療宜溫化寒濕,行氣止痢,常用胃苓湯。
  • 痹證中的寒濕證:特徵為關節冷痛、活動受限。由於寒濕邪氣侵襲肌肉關節。治療宜用薏苡仁湯。

年老體弱與寒濕證

年老體弱者,尤其是脾腎陽氣虛弱的人群,容易患寒濕證。表現為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四肢冰冷、乏力、浮腫、胃腸功能障礙等。

女性患者可能表現 為白帶清稀、痛經或不孕。

寒溼與其他溼病的區別 

  • 溼阻證:多由飲食不節導致,表現為局部或全身的濕阻症狀,無明顯寒象。
  • 脾虛溼困證:與脾胃功能障礙有關,症狀包括腹瀉、浮腫、乏力,但主要影響脾胃。

造成寒濕的1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寒濕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白膩

脈相

濡脈

寒濕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身體沉重腰部冷涼頭重全身性水腫腹中有鳴叫聲手腳冰冷不易流汗胃腸脹氣怕冷嘴中感到黏膩感腹中有鳴叫聲怕冷顫抖噁心反胃四肢筋肉筋攣僵硬腰膝軟弱無力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尿道炎

改善寒濕的常用方劑


改善寒濕的常用穴道


寒濕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載入中...

寒濕的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