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附子湯

GAN CAO FU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35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19%
腎經 14%
肺經 14%
胃經 12%
膀胱經 8%
肝經 8%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主治功效


甘草附子湯,出自《傷寒論》,由桂枝、甘草、白朮、附子四味藥組成,具有溫陽補氣、散寒除濕的功效。主治傷寒虛汗不止,以及風濕性關節炎、頭痛、便血、腹痛、腹瀉、胃痛、虛祕、心臟衰竭、心悸、心痛、陽虛多汗等病症。

組成:

  1. 桂枝:性溫、味辛,歸心、肺、膀胱經,具有發汗、止痛、止咳、平喘、通經活絡等功效。

  2. 甘草:性甘、味平,歸心、脾、肺經,具有補氣、補陰、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等功效。

  3.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滲濕、止瀉、固表止汗等功效。

  4. 附子:性大熱、味辛,歸心、肺、腎經,具有溫陽、補腎、散寒、除濕、止痛等功效。

功用:

甘草附子湯具有溫陽補氣、散寒除濕的功效,可以溫暖脾胃、散寒止痛、補虛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

  1. 傷寒虛汗不止: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補氣,固表止汗,治療傷寒虛汗不止。

  2. 風濕性關節炎: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散寒,除濕止痛,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3. 頭痛: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散寒,通絡止痛,治療頭痛。

  4. 便血: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補氣,止血止瀉,治療便血。

  5. 腹痛: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散寒,止痛止瀉,治療腹痛。

  6. 腹瀉: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補氣,固表止瀉,治療腹瀉。

  7. 胃痛: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補氣,止痛止嘔,治療胃痛。

  8. 虛祕: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補氣,潤腸通便,治療虛祕。

  9. 心臟衰竭: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補氣,益氣活血,治療心臟衰竭。

  10. 心悸: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補氣,益氣養血,治療心悸。

  11. 心痛: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補氣,活血止痛,治療心痛。

  12. 陽虛多汗:甘草附子湯可以溫陽補氣,固表止汗,治療陽虛多汗。

總結:

甘草附子湯是中醫常用的方劑之一,具有溫陽補氣、散寒除濕的功效,主治傷寒虛汗不止,以及風濕性關節炎、頭痛、便血、腹痛、腹瀉、胃痛、虛祕、心臟衰竭、心悸、心痛、陽虛多汗等病症。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附子湯並無包含桂枝。桂枝常見於治療風寒感冒、陽虛外寒的方劑,如桂枝湯、麻黃湯等。而甘草附子湯則是以甘草、附子為主,用於治療陽虛、寒凝、心腎陽虛等症狀。

桂枝性溫,能散寒通陽,與甘草附子湯的溫陽補虛之效並不相符。因此,甘草附子湯中不含桂枝。

甘草附子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附子性熱,毒性較強,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味平,具有緩和藥性、解毒的功效。甘草與附子配伍,可減輕附子的毒性,避免其過烈傷陰,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的作用。與附子合用,可增強補陽益氣、溫通經脈、祛寒止痛的功效,更能發揮其治療陽虛寒凝的功效。

因此,甘草在甘草附子湯中起到重要的調和藥性和增強療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甘草附子湯中並無白朮。該方劑由甘草、附子兩味藥組成,主要用於治療陽虛寒證,如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脈微欲絕等。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等功效。在甘草附子湯中加入白朮,會增加溫補脾胃的作用,但同時也會影響原方清陽救逆的功效。因此,白朮並不適合加入甘草附子湯中。

甘草附子湯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寒邪入裡,陽氣衰微: 附子性熱,能回陽救逆,溫煦脾腎,對於寒邪深入臟腑,導致陽氣不足、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狀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2. 甘草調和藥性: 附子性峻烈,需以甘草緩和其毒性,並增強其補益作用。甘草性甘,味平,能調和藥性,使附子的藥效更加平和穩定,避免寒熱失衡。

因此,甘草附子湯中以附子為主藥,輔以甘草調和藥性,共同達到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甘草(炙)2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
上為散。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四肢浮腫發脹排尿困難怕吹到風四肢感到疼痛全身酸痛胸悶脹四肢關節疼痛骨關節病膝蓋痛尿道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痲風 [漢生氏病]腹瀉無尿及少尿怕冷呼吸氣短言語無力頭重大量汗出(病危時)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甘草附子湯,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二。 組成:甘草(炙)2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 主治:風濕,掣痛不得屈伸者。

甘草附子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引《指南方》。 組成:甘草1兩,附子1兩(炮,去皮臍),桂4兩(去皮)。 主治:傷寒虛汗不止。

甘草附子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甘草2兩(炙),附子2枚(炮,去皮,破),白朮2兩,桂枝4兩(去皮)。 主治:暖肌補中,益精氣。主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