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全生救難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大補元氣,扶正固本:全生救難湯用於急救危重病人,人參味甘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之效。在病人元氣虛衰、脈微欲絕的情況下,人參可以快速補充元氣,扶正固本,提升病人抵抗力,為後續治療創造有利條件。
- 救逆回陽,固脫生津:全生救難湯中加入人參,還可以起到救逆回陽、固脫生津的作用。對於危重病人出現的氣虛亡陽、脈微欲絕、口渴心煩等症狀,人參可以補氣回陽,固護正氣,促進津液生成,緩解症狀,幫助病人渡過危險期。
全生救難湯中使用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汗的功效。全生救難湯多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疾病,而白朮可以補益脾胃,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 固表止汗:白朮還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全生救難湯常用於治療氣虛自汗、盜汗等症狀,白朮可以收斂固表,減少汗液的排出,達到止汗的目的。
綜上,白朮在全生救難湯中起到健脾益氣、固表止汗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促進疾病的康復。
全生救難湯中加入附子,是因其具有極強的回陽救逆之效。
- 回陽救逆: 附子性熱,入心、腎、膀胱經,能溫陽補火,回陽救逆,適用於寒邪內侵、陽氣衰微所致的各種虛寒證,如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
- 救亡扶危: 全生救難湯多用於急危重症,附子的強大回陽之力,可迅速提升患者陽氣,救治危急之症,故為方中不可或缺之藥。
全生救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全生救難湯中往往包含多種藥材,性味各異,甘草可以調和各藥材的性味,避免藥性過於偏激,減少對人體的副作用。
二、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藥效,例如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解疼痛等。在全生救難湯中,甘草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全生救難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竹林女科證治》、《婦科玉尺》及《石室祕錄》等古籍記載,全生救難湯主要治療妊娠臨月,感受少陰風邪所致的危急症狀。其症狀表現為惡寒蜷臥、手足厥冷,甚至伴隨噁心腹痛、手足厥逆等更嚴重的情況。 方劑組成及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方劑組成:
人參 (一兩): 補氣固本,益精養血,為君藥。人參大補元氣,是治療危急重症的首選,尤其在少陰經病證中,能提升整體抗病能力,溫補元陽,改善手足厥冷。
白朮 (一兩,蜜炙黃):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為臣藥。白朮與人參合用,一方面增強補氣之力,另一方面健脾胃,使補益之氣得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並能改善脾胃虛寒導致的惡寒症狀。蜜炙可增強其補脾益氣的功效,且較為溫和。
附子 (一錢,炮): 溫腎陽,回陽救逆,為佐藥。 少陰屬腎,此症為少陰經風邪,附子溫腎陽,能從根本上溫暖肢體,驅散寒邪,改善手足厥冷、惡寒等症狀,是回陽救逆的要藥。炮製後的附子毒性降低,安全性提高。
炙甘草 (五分): 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為使藥。甘草能調和人參、白朮、附子的藥性,使藥力協調,並具有緩急止痛的功效,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治療原理:
古籍中記載的症狀,均指向少陰經病證,即腎陽不足,感受寒邪。少陰為陰中之陰,主藏精、納氣。妊娠臨月,體力消耗較大,腎陽本就容易不足,若再感受寒邪,則腎陽更加衰微,陽氣不能溫煦臟腑,導致手足厥冷、惡寒蜷臥等症狀。
全生救難湯正是根據此病機而設:
溫補腎陽: 附子溫腎陽,為治療此症的根本。
扶助正氣: 人參大補元氣,白朮健脾益氣,共同扶助正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抵抗寒邪侵襲。
調和藥性: 甘草調和諸藥,使藥性平和,避免藥物過於峻猛,以免傷及正氣。
全生救難湯通過溫補腎陽,扶助正氣,達到驅散寒邪,恢復陰陽平衡的目的,從而治療妊娠臨月感受少陰風邪所致的危急症狀。 方中以人參、白朮補益氣血,溫補脾腎,附子則溫通經脈,驅散寒邪,三者合用,標本兼顧。 方中若加肉桂、乾薑,則進一步加強溫陽散寒之力,以應付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 這也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靈活調整用藥。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白朮(蜜炙黃)1兩,附子(炮)1錢,炙甘草5分。
不應,加肉桂、乾薑(炮)各1錢。
水2鐘,煎7分,待微冷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孕婦慎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全生救難湯, 出處:《葉氏女科》卷二。 組成:人參1兩,白朮(蜜炙黃)1兩,附子(炮)1錢,炙甘草5分。 主治:妊娠臨月,感少陰風邪,惡寒踡卧,手足厥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