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仙傳蟠桃丸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氣血,養脾和胃: 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等功效。其甘甜之性,可健脾胃,增進食慾,並有助於藥材的吸收利用。
- 調和藥性,提高療效: 大棗能調和藥性,減輕某些藥材的毒副作用,使藥效發揮更佳。同時,大棗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仙傳蟠桃丸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當歸,可滋養心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
- 滋陰潤燥: 當歸性潤,可滋陰潤燥,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蟠桃丸旨在延年益壽,而當歸的滋陰功效有助於維持機體的陰陽平衡,增強體質。
仙傳蟠桃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考量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 活血通絡: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方中加入川牛膝,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瘀阻滯,使藥物更易於到達病竈。
- 利水消腫:川牛膝亦有利水消腫之效,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消退水腫。對於一些因水濕停滯而導致的病症,如水腫、腹水等,川牛膝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總而言之,仙傳蟠桃丸中加入川牛膝,既能活血通絡,又能利水消腫,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仙傳蟠桃丸中加入枸杞子,乃因其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效。
枸杞子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質,有助於延緩衰老,提升免疫力。其滋陰補腎之功效,可改善肝腎虛損所致的頭昏眼花、腰膝痠軟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藥材,達到延年益壽、強身健體之目的。
仙傳蟠桃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肉蓯蓉,是因為肉蓯蓉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肉蓯蓉是一種寄生於胡枝子等植物上的植物,常用於補益肝腎,潤肺通便,強壯筋骨。它的主要成分包括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對於增強免疫力和促進身體代謝有良好的作用。
在仙傳蟠桃丸中,肉蓯蓉的添加能夠增強方劑的補益功效,特別是對於年長者或體虛者,能有效改善虛弱、疲勞等症狀。此外,肉蓯蓉還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功能,這對於整體的健康維護非常重要。綜合來看,肉蓯蓉不僅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還能促進身體的全面健康,是組成仙傳蟠桃丸的重要成分之一。
仙傳蟠桃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山茱萸性溫,味酸澀,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功效。仙傳蟠桃丸多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遺精、早洩、腰膝痠軟等症狀,山茱萸能起到補腎固精、改善這些症狀的作用。
- 斂汗止瀉:山茱萸還能收斂固澀,對於腎虛所致的盜汗、遺精、滑精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此外,山茱萸也能止瀉,對於脾腎氣虛引起的泄瀉也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山茱萸在仙傳蟠桃丸中的加入,不僅能補腎固精,還能起到斂汗止瀉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腎虛、改善相關症狀的目的。
仙傳蟠桃丸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血安神之效。方中加入菟絲子,可助於補益腎氣,改善因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症狀,提升身體元氣,延緩衰老。
- 滋陰潤燥:菟絲子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可滋陰潤燥,改善因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大便祕結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可使藥效更加全面,達到滋補強壯的效果。
仙傳蟠桃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助消化吸收: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蟠桃丸以補益氣血、延年益壽為目的,加入茯苓可健脾胃,促進消化吸收,使藥效更易發揮。
2. 緩解藥物燥性,增強滋潤效果: 部分藥材性偏燥熱,可能引發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茯苓性平和,加入配方可緩解燥性,增強滋潤效果,使藥效更溫和,不易產生副作用。
仙傳蟠桃丸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助陽,改善陽虛體質: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能溫腎助陽,改善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狀。蟠桃丸本身偏於滋陰補腎,加入補骨脂可平衡陰陽,提高藥效。
- 溫脾健脾,增強消化功能:補骨脂亦能溫脾健脾,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食慾不振、腹痛便溏等症狀。蟠桃丸中加入補骨脂,可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使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提高療效。
仙傳蟠桃丸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功效。方劑中加入熟地黃,旨在滋補腎陰,改善因腎陰虛所致的精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達到強健體魄、延年益壽之效。
- 調和藥性: 方劑中可能存在其他燥熱的藥物,而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有效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防止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
仙傳蟠桃丸中加入巴戟天,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腎壯陽: 巴戟天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能增強人體腎氣,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
- 益氣固本: 巴戟天亦能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助於延緩衰老,與仙傳蟠桃丸的延年益壽功效相輔相成。
綜上所述,巴戟天在仙傳蟠桃丸中可起到補腎壯陽、益氣固本的作用,符合其整體的功效定位。
主治功效
仙傳蟠桃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仙傳蟠桃丸由大棗、當歸、川牛膝、枸杞子、肉蓯蓉、山茱萸、菟絲子、茯苓、補骨脂、熟地黃、巴戟天等十一味藥組成。各藥材經過炮製,增強藥性並減輕副作用。
主治功效:
根據《本草綱目拾遺》與《良朋彙集經驗神方》的記載,仙傳蟠桃丸的主要功用為「治諸虛百損」。此方劑適用於各種虛損性疾病,可見其補益作用廣泛而強大。
治療原理:
仙傳蟠桃丸的組成可見其兼顧氣、血、陰、陽的全面調理,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 補氣養血,調和營衛:
- 大棗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是補氣血的基礎藥物。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可增強補血效果,並促進氣血運行。
- 滋補肝腎,固本培元:
- 枸杞子 滋補肝腎,明目養顏,可補益肝腎之陰精。
- 肉蓯蓉 壯陽補腎,溫經散寒,可溫補腎陽,強壯筋骨。
- 山茱萸 補肝腎,斂陰止汗,可補肝腎之陰,並有收斂固澀之效。
- 菟絲子 固精縮尿,補腎助陽,可固精益腎,補益下元。
- 熟地黃 滋陰補腎,養血生津,可補腎滋陰,填精益髓。
- 巴戟天 補腎壯陽,強筋骨,可溫腎助陽,強筋健骨。
- 健脾利濕,安神定志:
- 茯苓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可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並能安神定志,助於改善虛損帶來的失眠等症狀。
- 溫腎助陽,固精止瀉:
- 補骨脂 溫腎助陽,固精止瀉,可溫補腎陽,固澀止瀉,與巴戟天、肉蓯蓉等藥物配合,可增強溫陽固精之力。
- 通經活絡,強壯筋骨:
- 川牛膝 活血通經,利尿消腫,有助於氣血的暢通運行,對於筋骨不利、肢體麻木等虛損症狀有一定改善作用。
綜合分析:
仙傳蟠桃丸針對“諸虛百損”,採用氣血雙補,陰陽並調之法。其配伍精當,補益之力宏大,可謂補虛良方。方中既有補氣養血之品,又有滋陰補陽之藥,兼顧脾腎功能,以達到氣血充盈,陰陽平衡,臟腑強健之效。藥材經過炮製,使其藥效發揮更佳,並能減輕副作用,使藥性平和,久服不傷正氣,能從根本上改善體質,使機體恢復健康。
傳統服藥法
棉花子1斤(取淨仁,乾燒,酒拌透,下用黃酒水平對蒸1柱香),紅棗(黃酒煮熟,取淨肉)1斤,歸身4兩(洗淨),牛膝4兩(洗淨),枸杞(俱用酒浸)4兩(洗淨),肉蓯蓉(酒洗,去泥甲)4兩(洗淨),山茱萸(酒潤,去核)4兩(洗淨),菟絲子(酒蒸成餅)4兩(洗淨),白魚鰾(麩炒成泡)4兩(洗淨),白茯苓(人乳拌蒸)4兩(洗淨),破故紙(鹽水炒)4兩(洗淨),熟地(酒煮如飴)4兩(洗淨),巴戟(酒洗,去心)5兩。
補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3錢重。
早晚酒、水任意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仙傳蟠桃丸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陰虛火旺、濕熱內蘊等症狀,不宜服用仙傳蟠桃丸。
相同名稱方劑
仙傳蟠桃丸, 出處:《良朋匯集》卷二。 組成:棉花子1斤(取淨仁,乾燒,酒拌透,下用黃酒水平對蒸1柱香),紅棗(黃酒煮熟,取淨肉)1斤,歸身4兩(洗淨),牛膝4兩(洗淨),枸杞(俱用酒浸)4兩(洗淨),肉蓯蓉(酒洗,去泥甲)4兩(洗淨),山茱萸(酒潤,去核)4兩(洗淨),菟絲子(酒蒸成餅)4兩(洗淨),白魚鳔(麸炒成泡)4兩(洗淨),白茯苓(人乳拌蒸)4兩(洗淨),破故紙(鹽水炒)4兩(洗淨),熟地(酒煮如饴)4兩(洗淨),巴戟(酒洗,去心)5兩。 主治:補益。主治:諸虛百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