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至丸

ER ZH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集解

其他名稱:女貞丹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50%
腎經 50%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二至丸中包含女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補肝腎,烏髮黑髮: 女貞子味甘性涼,入肝腎經,有滋陰補腎、益精明目、烏髮黑髮的功效。二至丸以滋陰補腎為主要功效,而女貞子正好能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補益肝腎、改善頭髮早白、滋潤肌膚等作用。
  2. 配伍相宜: 二至丸中其他藥材如旱蓮草、墨旱蓮、桑椹等,同樣具有滋陰補腎、烏髮黑髮的功效,與女貞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藥效。女貞子的加入,不僅能加強補腎烏髮的效果,更能使藥效更加平和,避免寒涼過度。

二至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包括旱蓮草。旱蓮草,又名旱蓮,是一種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功效的中藥材,主要用於治療血熱所致的症狀,如鼻血、尿血等。在二至丸中,旱蓮草的加入有助於平衡藥方的功效。

二至丸的組成一方面強調滋陰潤燥,另一方面又需清熱解毒。旱蓮草的涼血作用可以有效地協調和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治療因陰虛火旺引起的各種病症時,不僅能夠緩解熱症,還能防止因陰虛而導致的內熱上升。從中醫理論角度來看,陰陽平衡對維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因此在二至丸中加入旱蓮草,旨在強化方劑的整體作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二至丸組成:冬青子去梗葉、酒浸一晝夜,粗布袋擦去皮,曬乾爲末。待旱蓮草出時,採數擔搗汁熬濃與前末爲丸,如梧桐子大。每夜酒送下一白丸。

現代用法:女貞於粉碎成細粉,過篩。墨早連加水職煮二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煉蜜60g及適量的水,與上述粉末泛丸,乾燥,即得。每服9g,溫開水送下,一日2次

本方原名女貞丹,起源於《扶壽精方》,主要用於烏髮、強腰膝、以及補充陰虛。明代王三才在《醫便》中首次提議,方中的藥材應該在“二至”時節收採,並將其改名為“二至丸”,強調其“清上補下”的作用。此方劑隨後被多個版本的《中國藥典》收錄,成為調和肝腎陰虛的典型方劑。

然而,對於二至丸的起源,各版《方劑學》教材之間存在爭議。一些教材認為二至丸源於《醫方集解》,但仔細考證顯示,《醫方集解》由E氏編寫於1682年,這比《醫使》(1569年)和《扶壽精方》(1534年)晚了113年和148年。因此,從時間線來看,將二至丸的源頭定於《扶壽精方》更為合理。

汪昂在《醫方集解補養之劑》中對此方有詳細的說明。他指出,女貞和早蓮是方中的關鍵藥材,女貞味甘、性平,被視為少陰的精華,能在嚴冬中保持不凋謝,其顏色青黑,能夠滋補肝腎

早蓮味甘性寒,其黑色的汁液能進入腎中補充精氣,從而達到從下部補養而使上部得到滋潤,增強陰性並促使髮色變黑的效果。

主要針對肝腎陰虛證,可以有效治療眩暈、耳鳴、失眠、多夢、口乾咽痛、腰膝痠痛、下肢無力、頭髮早白、月經量多等症狀。

其治療原理基於中醫理論,認為肝腎是人體陰液的兩大儲藏器官,肝腎陰虛會導致精血無法上榮至腦,髓海失充,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

方中選用的主要藥材包括女貞子和墨早蓮,這兩種藥材都屬於清涼平補之品,可以有效補益肝腎之陰,而且具有滋陰止血的功效。女貞子具有滋補肝腎、安五臟、強腰膝、明耳目、烏鬚髮的效果

墨早蓮則在養肝腎陰的同時,具有涼血止血的功能。這兩種藥物的組合,使得二至丸既能補充陰液,又不會造成滯脹和膩滑,適合長期服用。

配伍意義方面,二至丸的特點在於它採用了甘涼平補的藥物組合,這種配方旨在達到補充而不造成滯脹,潤滑而不過膩的效果。關於藥材的採集,女貞子應在冬至日收採,而墨早蓮則在夏至日收採,這樣可以確保藥材的品質和效能最佳。這種根據“二至”時節採擷藥材的做法,也是二至丸名稱的由來。

整體而言,二至丸是一個根據中醫陰陽五行理論設計的方劑,通過精心挑選和配伍藥材,針對肝腎陰虛引起的多種症狀提供有效治療。其特點在於能夠達到補而不滯,潤而不膩的治療效果,適合於長期調理使用。

在臨床應用中,二至丸作為平補肝腎的代表方劑,特別適用於腰膝痠軟、眩暈耳鳴、舌紅苔少和脈細等肝腎陰虛證的患者。這顯示了二至丸在治療相關症狀方面的精確性和有效性。

加減法是中醫治療的一種重要手段,對二至丸而言,加入桑螵蛸可以進一步滋陰補血,增強對腎肝的益處,尤其對於需要更強滋陰效果的患者而言。此外,二至丸的藥簡力薄,意味著其效力溫和,常與其他滋補肝腎方劑配合使用,以加強滋陰的作用。

在現代,二至丸常用於治療由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以及吐血、便血、尿血和月經過多等屬於肝腎陰虛證的情況。這突顯了二至丸在當代醫學中的應用價值和廣泛適用範圍。

使用注意方面,由於二至丸中藥物性質偏寒涼,因此對於脾胃虛弱的患者需要慎用。作為一種清補劑,二至丸需要長期服用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本草新編》中指出,女貞子的效果在於長期緩慢作用,追求快速效果往往不會成功,但長期恰當使用則能達到持久的益處。

在實驗研究方面,對女貞子的化學成分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其中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如齊墩果酸、齊墩果甙、乙蛛齊墩果酸、女貞子甙、熊果酸、硬脂酸、植物蠟、α-甘露醇、臭蟻酸甙、匍萄糖、棕櫚酸、油酸、亞油酸等。這些成分的發現為二至丸的治療效果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進一步的藥理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至丸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燒、喉嚨痛、口腔潰瘍、熱病口渴、肺燥乾咳、鼻出血、咯血、崩漏、月經過多、便血、胎動不安、陰虛津液不足、吐血、咳嗽咯血、鼻衄、淋症、崩漏等證。

傳統服藥法


蜜製蒸女貞子,曬乾為末,旱蓮草搗汁熬膏,和前藥製小丸。1次服15克,1日服3次,酒下;亦可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二藥性偏寒涼,脾胃虛弱者慎用。本方屬清補之劑,須久服方能奏效。

相關疾病


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腰痛鬚髮早白下背部疼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腎絲球腎炎肥胖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二至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九十五引《濟生》。 組成:鹿角(鎊)2兩,麋角(鎊)2兩,附子(炮,去皮)1兩,桂心(不見火)1兩,補骨脂(炒)1兩,杜仲(去皮,銼,炒絲斷)1兩,鹿茸(酒蒸,焙)1兩,青鹽(别研)半兩。 主治:老人、虛弱人,腎氣虛損,腰痛不可屈伸,頭旋眼黑,下體痿軟。

二至丸, 出處:《濟陽綱目》卷六十四。 組成: 二至丸(《濟陽綱目》卷六十四。)出處:《濟陽綱目》卷六十四。組成:熟地黃(酒蒸)3兩,龜版(酒浸,酥炙)3兩,白朮(麸炒)3兩,黃柏(酒浸,炒)3兩,知母(酒浸,炒)4兩,當歸(酒洗)4兩,生地黃(酒浸)4兩,白芍藥(酒炒)4兩,麥冬(去心)4兩,天冬(薑炒)2兩。主治:補虛損,暖腰臍,壯筋骨,明眼目,調養元氣,滋益子息。 。 主治:補虛損,暖腰臍,壯筋骨,明眼目,調養元氣,滋益子息。

二至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 二至丸(《楊氏家藏方》卷九。)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九。組成:鹿角(鎊細,以真酥2兩,無灰酒1升煮乾,慢火炒令乾)半斤,蒼耳(酒浸1宿,炒乾)半斤,麋角(鎊細,以真酥2兩、米醋1升煮乾,慢火炒乾)半斤,當歸5兩(細切,酒浸1宿,焙乾),山藥4兩,白茯苓(去皮)4兩,黃耆(蜜炙)4兩,人參(去蘆頭)2兩,沉香2兩,沙苑疾藜(揀去土,淨洗,焙乾)2兩,遠志(去心)2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乾)2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主治:補虛損,生精血,去風濕,明目聰耳,強健腰腳,和悅陰陽,既濟水火,百疾不生。 。 主治:補虛損,生精血,去風濕,明目聰耳,強健腰腳,和悅陰陽,既濟水火,百疾不生。

二至丸,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二。 組成: 二至丸(《攝生眾妙方》卷二。)出處:《攝生眾妙方》卷二。組成:當歸身(去蘆,酒浸洗)1兩5錢,川芎1兩,白芍藥(酒浸洗,曬乾)2兩,熟地黃(肥壯沉實者,酒浸,曬乾)2兩,人參(去蘆,堅實者)5錢,白茯苓(潔白堅實者,去皮)1兩,白朮(堅白者,去梗,洗淨)1兩5錢,陳皮(紅薄者,曬乾,洗淨)1兩,枸杞子(鮮紅潤小者)2兩,山茱萸(鮮紅肉厚者,酒浸,去核,曬乾)2兩,菟絲子(酒淘洗去土,酒浸,搗成餅,曬乾)1兩,瑣陽(酥炙)5錢,杜仲(去粗皮,細切,生薑汁拌,炒去絲淨)1兩,肉蓯蓉(竹刀刮去鱗,酒浸,細切,曬乾)1兩,巴戟天(連珠者,酒浸,去心,曬乾)1兩,遠志(甘草水浸,去心,曬乾)1兩,乾山藥1兩,蓮芯(白蓮者佳)1兩,牛膝(去蘆,酒浸,曬乾)1兩,遼5味5錢。主治:生精健脾,補血氣,壯筋骨,卻百疾,養夀生子。 。 主治:生精健脾,補血氣,壯筋骨,卻百疾,養夀生子。

二至丸, 出處:《扶夀精方》。 組成: 二至丸(《扶夀精方》。)出處:《扶夀精方》。組成:懷地黃(肥大沉水者,酒浸,九蒸九曬,竹刀切)3兩,白朮(無油者,面炒)3兩,敗龜版(酒浸一宿,酥炙脆,石器搗碎)3兩,黃柏(厚者,酒浸,春秋一日半,夏一日,冬三日,炒褐色)3兩,知母(肥大者,酒浸一宿)2兩,當歸(肥大者,酒洗)2兩,生地黃(肥大者,酒浸軟,竹刀切,曬乾)2兩,山茱萸(鮮紅者6兩,水潤,剝肉去核)2兩,白芍藥(酒浸一時,銼,炒)1兩,白茯苓(堅白者,去皮筋)1兩,人參(肥白人如數,蒼黑人減半)1兩,綿黃耆(蜜炙)1兩,山藥(白而無皮,手可粉者)1兩,廣陳皮(水潤,去白)1兩,五味子(肥大者)1兩,甘枸杞1兩,破故紙(炒)1兩,菟絲子(酒浸一宿,蒸熟,杵,去皮,曬乾)1兩,杜仲(酒浸,炒,去絲)1兩,牛膝(肥大者,酒浸一宿)1兩,蓯蓉(去甲心,酒浸一宿,酥炙黃,竹刀切)1兩,虎脛骨(酥炙黃)1兩。主治:調養元氣,滋益子息,補虛損,暖腰膝,壯筋骨,明眼目,滋陰降火。 。 主治:調養元氣,滋益子息,補虛損,暖腰膝,壯筋骨,明眼目,滋陰降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