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二黃散

加味二黃散

JIA WEI ER HU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婦科治療學》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7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腎經 25%
心經 17%
肺經 8%
胃經 7%
脾經 7%
肝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二黃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生地黃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二黃散本身以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爲主,但容易耗傷陰液,生地黃的加入可以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同時也能促進清熱解毒的效果。
  2. 緩解熱毒傷陰: 許多病症如濕熱蘊結、熱毒熾盛等,會造成陰液虧虛,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生地黃能夠滋陰生津,緩解熱毒傷陰所造成的各種不適,幫助機體恢復正常功能。

加味二黃散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緩解熱毒耗傷:二黃散本身以清熱瀉火為主,而熟地黃性滋潤,能滋陰補血,平衡藥性,避免過於燥烈傷陰。在熱毒耗傷津液的情況下,熟地黃可補充陰液,緩解口渴、便祕等症狀。
  2. 調和脾胃,增強藥效:熟地黃入脾經,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藥物吸收和發揮功效。同時,熟地黃還能滋養腎陰,補益腎氣,協調脾腎功能,使二黃散的清熱解毒作用更有效。

加味二黃散中加入旱蓮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生肌: 旱蓮草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生肌之效,可輔助二黃散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對熱毒血熱引起的出血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改善視力,滋養肝腎: 旱蓮草亦有明目之功,能滋養肝腎,改善視力,對於因肝腎陰虛引起的視力下降、眼乾眼澀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加味二黃散中加入旱蓮草,可增強其清熱涼血、止血生肌之效,同時兼顧明目滋腎,提升整體療效。

加味二黃散中加入女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降火: 女貞子性涼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補肝腎、明目之效。二黃散以黃芩、黃連清熱瀉火,易傷陰津,加入女貞子可滋陰補腎,防止過於燥烈,保護陰液,使藥效更平和。
  2. 保護肝腎: 女貞子可補益肝腎,而二黃散中的黃芩、黃連等藥物對肝腎有一定負擔,加入女貞子可緩解藥物對肝腎的損傷,保護肝腎功能。

加味二黃散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利濕止瀉: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的功效。二黃散以清熱瀉火為主,但若患者脾胃虛弱,則易導致藥物難以吸收,甚至加重濕熱。加入白朮可以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幫助藥物吸收,並輔助清熱利濕,使藥效更佳。
  2. 補氣升陽,防止寒邪內侵:二黃散清熱瀉火,容易傷及陽氣,導致脾陽不足,進而出現畏寒肢冷、腹痛泄瀉等症狀。白朮能補氣升陽,溫脾止瀉,有效防止寒邪內侵,避免藥物過度清熱傷陽。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二黃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妊娠血虛兼陰虧之證,其關鍵病機為陰血不足,虛熱內擾胎元

  1. 胎漏下血:因孕後陰血養胎,母體血虛難以固胎,加之虛熱擾動沖任,故見少量出血、色淡。
  2. 頭暈目眩、手心熱、心煩:陰血不足則清竅失養,虛火上炎則見眩暈;手心為陰經所過,陰虛內熱故潮熱;熱擾心神則心煩。
  3. 舌紅苔薄黃、脈虛數而滑:舌紅為陰虛內熱,苔薄黃示熱輕;脈虛主血虛,數為有熱,滑脈提示妊娠之象。

此方針對「虛」與「熱」並治,以養血為本,清熱為標,使血足熱退而胎安。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核心藥物配伍邏輯

  1. 生地黃+熟地黃(君藥)

    • 生地黃性寒,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直折虛火。
    • 熟地黃性溫,專補精血,填補肝腎虧虛。
    • 二黃相配,一清一補,兼顧「滋陰清熱」與「養血固胎」,奠定全方基調。
  2. 女貞子+旱蓮草(臣藥)

    • 女貞子補肝腎陰,旱蓮草涼血止血,二藥為「二至丸」基礎,增強滋陰止血之效。
    • 針對妊娠陰虛血熱之出血,既補不足之陰,又清內擾之熱。
  3. 白朮(佐藥)

    • 健脾益氣,助後天化生血源,與熟地黃形成「氣血雙補」之勢。
    • 其性燥可制地黃之膩,兼能安胎,符合「見血休治血,必調氣」之法。

治療原理

全方以**「滋補肝腎陰血為主,輔以健脾清熱」**為法:

  • 直接作用:填補沖任之虛(熟地黃、女貞子)、涼血止血(生地黃、旱蓮草),標本兼顧。
  • 間接作用:白朮健脾以助生血,使補而不滯,且脾健則氣足以攝血,減少漏血。
  • 配伍特色:滋陰藥多質潤,易礙脾胃,故佐白朮健脾運中,避免妊娠期濕滯之弊。

總結

此方為妊娠血虛陰虧之證而設,透過滋養肝腎、清熱安胎,達到「養血以固胎、清熱以止漏」之效。組方體現中醫「補虛不忘熱,治血先調陰」的思維,適用於虛熱輕證之胎動不安。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3錢, 熟地黃3錢, 旱蓮草3錢, 女貞子3錢, 白朮2錢。
養血滋陰。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滋膩之性,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貧血梅尼爾氏病子宮崩漏胃腸出血心情煩燥心胸煩熱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胎漏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二黃散,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生地黃3錢,熟地黃3錢,旱蓮草3錢,女貞子3錢,白朮2錢。 主治:養血滋陰。主治:妊娠血虛,胎漏下血,量少色淡,頭暈目眩,手心熱,心煩、腹微痛,舌質紅,苔薄黃,脈虛數而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