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世醫得救方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腎經 16%
肺經 16%
心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19-06-18

主治功效

懷孕胎漏下血,或內熱哺熱,或頭痛頭暈,或煩躁作渴,或脅肋脹痛

傳統服藥法

黃柏皮、黃連各等分。
上為細末,並不見火。先以甘草湯洗了瘡,用藥末3錢,輕粉少許,生麻油調敷之,稀稠得所。如瘡濕,不用麻油,只乾摻之。
凍瘡:余盛年冬月時,耳珠凍瘡,去靨則流血,偶吳道人過門,扣之,用此藥兩日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梅尼爾氏病
肺結核
癤和癰
痢疾
志賀桿菌病
細菌性食物中毒
阿米巴病
單純性疱疹
軟性下疳
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腎臟病
胃腸出血
腎絲球腎炎
酒渣癬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二黃散, 出處:《濟生》卷六。 組成:雄黃、雌黃各等分。 主治:疔腫。

二黃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二。 組成:大黃(炒)、黃柏(火煅)。 主治:湯燙瘡。

二黃散, 出處:《得效》卷十六。 組成:黃芩半兩,大黃半兩,防風半兩,薄荷半兩。 主治:胬肉攀睛。

二黃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 組成:大黃(燒存性)3錢,生地黃3錢。 主治:婦人室女經脈不通。

二黃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組成:牛黃1錢(真者),雄黃2錢(透明),冰片1分。 主治:癰瘍。

二黃散,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生地黃、熟地黃各等分。 主治:懷孕胎漏下血,或內熱哺熱,或頭痛頭暈,或煩躁作渴,或脅肋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生熟二地湯

相似度 100%

加生化腎湯

相似度 80%

地黃五味丸

相似度 80%

真人明目丸

相似度 80%

椒芐丸

相似度 80%

補益延夀膏

相似度 66%

婆婆奶

相似度 66%

二地黃丸

相似度 66%

二地二冬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