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生化腎湯

加生化腎湯

JIA SHENG HUA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九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熱 (1.4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1%
肝經 31%
腎經 19%
肺經 11%
脾經 7%
心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生化腎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
  2. 與方中其他藥物相配伍: 加生化腎湯以滋陰補腎為主,熟地黃與方中其他滋陰補腎藥物,如山藥、山茱萸等相配合,可增強補腎效果,達到整體治療目的。

加生化腎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腎陰: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之功效。腎陰不足會導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口燥咽乾等症狀。生地黃可滋補腎陰,緩解因腎陰虛所引起的各種不適。

2. 抑制熱邪: 生化腎湯多用於治療腎陰虛所致的熱症,如陰虛發熱、盜汗、心煩失眠等。生地黃的清熱涼血作用,可以抑制體內的熱邪,幫助恢復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加生化腎湯中加入肉桂,乃因其溫腎陽、助陽氣之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入腎、心、脾經。其溫陽散寒,可改善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冷、陽痿早洩、畏寒肢冷等症狀;同時,肉桂亦能補腎精、益腎氣,有助於提升腎臟功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耳鳴、耳聾、腰痠背痛等症狀。

總之,肉桂在加生化腎湯中起到溫腎陽、補腎氣、助陽氣的作用,對於腎陽虛、腎氣不足等症狀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加生化腎湯」所主之證為陰液極度虧虛所致之閉癃重症。

  1. 小便不通、腹脹如鼓:腎主水液代謝,腎陰虧竭則氣化無源,水道閉塞,溺不得出,水蓄下焦而腹脹堅硬。
  2. 目睛突出、皮膚欲裂:陰虛陽無所附,虛陽上浮迫睛外突;陰不濡潤則皮膚燥裂。
  3. 膝以上堅硬、飲食不下:腎陰虧及胃陰,胃失濡養則納呆;陰不制陽,陽氣壅滯則下肢氣血凝澀而堅硬。
  4. 口不渴:此為陰虧而非火盛,津液雖虧卻無燥熱之象,故反不見口渴。

此證屬真陰枯竭、氣化失司之危候,治法當以大補真陰為主,佐以微微助陽以化氣。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配伍核心:

  1. 熟地黃(四兩)

    • 為君藥,用量獨重,取其「填精益髓、滋陰補腎」之功,峻補下焦真陰,解決陰虧根本。
    • 重用至四兩(古代劑量),對應陰虧之甚,直補腎水以生津液,濡潤五臟。
  2. 生地黃(二兩)

    • 為臣藥,輔助熟地養陰,兼能「涼血潤燥」,防陰虛內熱暗耗津液。
    • 與熟地相配,滋陰之力更強,且生地流動之性可防熟地滋膩滯氣。
  3. 肉桂(三分)

    • 為佐使藥,用量極輕,意在「少火生氣」而非溫燥傷陰。
    • 取「陽中求陰」之理,微微助腎陽以化氣行水,開關通竅,促使陰液得陽氣鼓舞而能化溺排出。

方劑邏輯:

  • 「陰中求陽」與「陽中求陰」並用
    以熟地、生地大補真陰為基礎,佐少量肉桂(僅三分),既避免純陰藥凝滯不行之弊,又藉少火溫煦以激發腎氣,恢復其主水功能。
  • 「潤燥兼行氣化」
    陰虧過甚時,單用滋陰恐藥力難行,反致壅滯。肉桂輕用可通陽化氣,助津液輸布,從根本上解決小便不通。

可能機轉推論:

  1. 熟地、生地:現代研究顯示其多糖類成分可調節腎臟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促進水液代謝,並改善腎組織缺氧狀態。
  2. 微量肉桂:其所含桂皮醛能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輕度興奮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間接調節尿液生成。

此方體現中醫「陰陽互根」思想,以滋陰為主、助陽為輔,針對陰虧至極而氣化無權之危證,標本兼顧,結構簡而力道專猛。

傳統服藥法


熟地4兩, 生地2兩, 肉桂3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陽雙補,陰虛陽虛均可使用。但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神經性厭食症尿道炎前列腺增生

相同名稱方劑


加生化腎湯, 出處:《辨證錄》卷九。 組成:熟地4兩,生地2兩,肉桂3分。 主治:陰虧之至,小便不通,目睛突出,腹脹如鼓,膝以上堅硬,皮膚欲裂,飲食不下,口不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