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熟地黃散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滋陰降火: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之效。其可滋養陰液,清降虛火,適用於陰虛火旺、心煩失眠、口燥咽乾、潮熱盜汗等症。
- 配伍增效: 生地黃與熟地黃共同使用,一寒一溫,相輔相成。生地黃清熱降火,熟地黃滋陰補血,二者合用,既可清熱瀉火,又可滋陰補血,更能達到協同增效的效果。
生熟地黃散中包含熟地黃,主要是為了平衡藥性,達到更好的療效。
熟地黃為地黃經蒸制後炮製而成,其性溫,味甘,具有補血滋陰、填精益髓的功效,且藥性較生地黃緩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善於涼血止血,但其寒涼之性容易損傷脾胃陽氣,不利於氣血生化。
因此,生熟地黃散中使用熟地黃,一方面可以補足生地黃的滋陰功效,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其寒涼之性損傷脾胃,使藥效更加穏定、安全。
生熟地黃散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補腎: 地黃性寒,長期服用容易傷陽氣,而肉桂性熱,可溫補腎陽,平衡地黃的寒性,避免其損傷陽氣。
- 促進血液循環: 肉桂具有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地黃的補血效果,使藥效更佳。
因此,肉桂的加入,不僅能避免地黃寒性過強,更能提升藥效,使生熟地黃散更好地發揮補腎益精、養血滋陰的功效。
生熟地黃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散風寒,通鼻竅:白芷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生熟地黃散中加入白芷,有助於散寒解表,改善鼻竅通氣,進一步增強補益氣血的功效。
- 引藥入肺:白芷具有引藥入肺的功效,能促進藥物有效成分進入肺部,更好地發揮補益肺氣的作用。生熟地黃散以補益氣血為主,加入白芷可以引藥入肺,使補益效果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生熟地黃散」
方劑組成: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熟地黃:味甘、苦,性溫。歸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肉桂:味辛、甘,性熱。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白芷: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主治功效:
閃肭腫痛:指突然扭傷或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的症狀。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禁忌:
- 孕婦忌服。
- 感冒發熱者忌服。
- 脾胃虛弱者慎服。
- 氣虛血虧者慎服。
注意事項:
- 本品不宜久服。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應多喝水。
- 如果服用本品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生熟地黃散」具有清熱涼血、補血滋陰、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閃肭腫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 熟地黃、 桂、 白芷各等分。
上為末。
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熟地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一。 組成:生地黃、熟地黃、桂、白芷各等分。 主治:閃肭腫痛。
生熟地黃散, 出處:《袖珍小兒》卷六。 組成:生地1兩,熟地黃(洗)1兩,麥門冬(去心)半兩,當歸3錢半,枳殼(米泔洗,炒)2錢半,防風2錢半,杏仁(去皮尖,炒)2錢半,赤芍藥2錢半,甘草2錢半。 主治:小兒疳蝕眼患,閉合不開,羞明怕日,或生內障,朦朧失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