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腎湯

HUA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腎經 29%
心經 29%
脾經 11%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化腎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腎: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腎為先天之本,精血虧虛則腎氣不足,化腎湯中加入熟地黃,可滋補腎陰,促進腎精生化,從而改善腎虛所致的諸多症狀。
  2. 配伍協同: 化腎湯的組成藥物中,如山藥、茯苓等,也具有健脾益腎之效,熟地黃與之配伍,可互相協同,增強補腎滋陰的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化腎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肉桂性熱,味辛甘,入腎、心、脾經,具有溫補腎陽、散寒止痛之功效。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陽痿早洩、小便清長等症狀,肉桂能起到溫補腎陽,促進腎氣運行的作用。
  2. 引藥入腎:化腎湯中其他藥物,如茯苓、澤瀉等,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但單獨服用易傷腎陽。肉桂的溫陽作用,可以引導其他藥物向下滲透,更好地發揮其利水作用,同時避免傷及腎陽。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化腎湯」之主治功效分析

「化腎湯」出自《辨證錄》,其基本組成由熟地黃和肉桂兩味藥物構成,針對「關格」之症有顯著療效。此方劑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單純的攻邪或補虛,而是著重於調和腎中之陰陽,並疏通氣機,使上下交通,從根本上解決關格之病。

治療原理:

  1. 補腎中水火,調和陰陽:
    • 熟地黃: 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填髓之功。能夠滋養腎陰,填補腎精,為腎陽的生發提供物質基礎。
    • 肉桂: 味辛甘性熱,入腎、脾經,具有溫腎暖脾、引火歸元之效。能夠溫補腎陽,振奮腎氣,使陽氣得以固攝於下。
    • 兩藥合用,一滋陰、一溫陽,使腎中陰陽平衡,避免陰虛陽亢或陽虛陰盛之偏頗。
  2. 疏通腎氣,宣達上下:
    • 腎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氣化。當腎氣不足或運行不暢時,則會導致氣機阻滯,出現「關格」之證。
    • 「化腎湯」在補腎陰陽的基礎上,以肉桂之辛散溫通之性,鼓舞腎氣,使其得以運行全身,上達胃腑,下達膀胱、大小腸,從而疏通氣機。
  3. 針對關格病機:
    • 《辨證錄》中指出,「關格」之證,其病機在於腎經寒邪太盛,導致陽氣不宣,不能下達,反逆於上焦咽喉之間,引起嘔吐、大便閉結等症狀。
    • 「化腎湯」通過溫補腎陽,驅散寒邪,使陽氣得以正常下行,陰陽和合,從而解除關格之狀。

主治功效:

  • 基本證型:
    • 關格:上吐下結,氣逆不順,飲食不得入,小便不通,腹中作疼,手按之可稍緩。
    • 臨牀表現:嘔吐頻繁,甚至飲水即吐,大便閉結不通,面色赤紅,口脣乾燥,脈象沉伏。
  • 擴展應用:
    • 因鬱傷肝,木克脾胃之吐: 婦女多見,時吐時不吐,吐則盡情。此時可在「化腎湯」基礎上,加入山茱萸、巴戟天等藥物,以增強補腎之力,並兼顧平肝之效。
    • 肺氣乾燥,小便不通: 表現為小便不出,腹部脹滿,口渴,利水藥無效。此時需配合生脈散等益氣生津之劑,以恢復肺之肅降功能,使津液下輸,小便自通。

總結:

「化腎湯」之妙在於其深刻把握了關格病機的本質,即腎中陰陽失調、氣機阻滯。通過補腎陰陽、疏通氣機,使上下交通,從根本上解決關格之患。此方劑體現了中醫「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也展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精髓。此方之加減變化亦可擴展其應用範圍,在臨牀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傳統服藥法


熟地2兩,肉桂2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食道炎

相同名稱方劑


化腎湯, 出處:《辨證錄》卷五。 組成:熟地2兩,肉桂2錢。 主治:關格。上吐下結,氣逆不順,飲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