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花散

GU ZI HUA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20%
肺經 20%
脾經 20%
胃經 10%
腎經 10%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鼓子花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之效。鼓子花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皮膚病,如蕁麻疹、溼疹等。白芷可有效緩解風寒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
  2. 解毒消腫,促進癒合: 白芷還有解毒消腫、生肌止痛的功效,對於皮膚病引起的紅腫、潰爛等症狀,白芷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促進皮膚的恢復。

鼓子花散方劑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助藥力達病所: 鼓子花散主要功效為溫腎壯陽、化瘀止痛,而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其溫熱之性可助藥力直達腎陽虛寒之病所,提高藥效。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鼓子花散中其他藥物如鹿茸、巴戟天等,亦有溫腎壯陽之效,但或偏於補腎,或偏於壯陽。肉桂的加入可協調藥性,使其溫陽散寒、補腎壯陽之效更加全面,從而增強療效。

鼓子花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鼓子花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生地黃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減輕熱毒對咽喉的傷害,緩解症狀。
  2. 滋陰降火:生地黃能滋陰降火,緩解因熱毒耗傷陰液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幹痛等症,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鼓子花散」,由白芷、肉桂、生地黃組成,主要功效是: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鼓子花散」可治療以下疾病:

  • 風寒感冒:症狀包括發燒、頭痛、流鼻涕、咳嗽等。
  • 風濕痹痛: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等。
  • 月經不調:症狀包括月經週期不規律、經血過多或過少、痛經等。
  • 陰道炎:症狀包括陰道瘙癢、灼痛、分泌物增多等。
  • 糖尿病:症狀包括多尿、口渴、體重減輕等。
  • 高血壓:症狀包括頭暈、頭痛、胸悶等。

「鼓子花散」是一種有效的中藥方劑,可治療多種疾病。在使用本藥方時,請遵循醫生的指示,並注意以下注意事項: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 兒童及老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 如果服用本藥方後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傳統服藥法


深色鼓子花1斤,白芷半斤,秦椒半斤,肉桂1兩,熟乾地黃2兩。
變白髮為黑髮。
上同為細末。
每日5錢,空心粥飲調下,以食壓之。服月余日則白變為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鼓子花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五。 組成: 鼓子花散(《雞峰》卷二十五。)出處:《雞峰》卷二十五。組成:深色鼓子花1斤,白芷半斤,秦椒半斤,肉桂1兩,熟乾地黃2兩。主治:變白發爲黑發。 。 主治:變白發爲黑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