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鯉魚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鯉魚性平,味甘,入脾、腎經,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的功效。二者搭配,能更好地起到補血活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尤其適合血虛、氣虛、面色蒼白、體弱乏力等症狀。
- 調和脾胃:鯉魚雖有健脾益氣之效,但脾胃虛弱者食用易引起消化不良。當歸能健脾益氣,助消化,與鯉魚搭配,能更好地調和脾胃,避免食用鯉魚後的消化不良。
鯉魚湯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鯉魚的寒性:鯉魚性寒,白芍性微寒而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斂陰、柔肝、止痛、調經的功效。加入白芍可中和鯉魚的寒性,避免寒涼傷胃,更適合脾胃虛弱者食用。
- 協調藥性:白芍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若方劑中加入生薑,白芍則可緩解生薑的辛辣刺激,並幫助生薑溫中散寒;若方劑中加入當歸,白芍則可與當歸相輔相成,共同起到補血活血的作用。
鯉魚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利水消腫: 鯉魚性味甘平,具有補脾益氣、利水消腫之功效,但其性偏寒,容易損傷脾胃。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補中益氣,與鯉魚搭配,可相互協調,增強利水消腫之效,避免寒涼傷脾。
- 固攝元氣,防止滑脫: 鯉魚性滑,容易滑脫腸胃,造成營養流失。白朮具有固攝元氣的作用,能防止鯉魚滑脫,使藥效更好地發揮。同時,白朮還能增強脾胃的吸收功能,幫助人體更好地吸收鯉魚的營養成分。
主治功效
鯉魚湯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關於鯉魚
根據《本草圖經》記載,鯉魚在古代中醫方書中被廣泛應用。例如胡洽的鯉魚湯方被認為是治療中風、腳弱、短氣、腹滿的最佳方劑。除了魚肉,鯉魚的脂肪、血液、眼珠、腦髓也都有藥用價值,但魚子不能與魚肝同食。此外,鯉魚齒可用於治療石淋,而赤鯉魚鱗則多用於治療產婦腹痛。
鯉魚湯的主治功效
綜合多部古籍的記載,鯉魚湯的主要功效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利水消腫:《驗方新編》、《沈氏女科輯要》、《奇效良方》、《類證治裁》、《聖濟總錄》、《証治準繩‧女科》、《世醫得效方》等多部典籍均指出鯉魚湯可用於治療各種水腫,包括妊娠水腫(子腫)、全身浮腫、四肢浮腫等。特別是對於妊娠期腹大異常、胸腹急脹、小便不利等症狀,鯉魚湯被認為是有效且安全的方劑。
安胎保胎:《沈氏女科輯要》提到,鯉魚湯可用於治療妊娠腹脹滿,或渾身浮腫,小便赤澀,以及胎水導致的胎兒異常。陳良甫認為鯉魚歸腎,具有活動之性,配合茯苓、白朮、生薑、陳皮等藥材,可以直達胞中去水,同時以當歸、白芍養血,達到保胎的效果。
緩解消渴、黃疸、腳氣:《飲膳正要》指出鯉魚可以治療消渴、水腫、黃疸、腳氣。
治療產後虛羸、白汗出:《醫心方》引《葛氏方》記載,鯉魚湯可用於治療產後虛弱、自汗等症狀。
治療腳氣上氣而渴,脈大者:《皇漢醫學》引《叢桂亭醫事小言》記載,鯉魚湯可以治療腳氣上氣而渴,脈大者,以及一切有光艷的水腫。
鯉魚湯的治療原理
鯉魚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鯉魚的利水作用:鯉魚本身具有良好的利水作用,能夠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從而減輕水腫症狀。
健脾燥濕:方劑中的白朮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減輕水腫。
活血調經,養血補肝:方劑中的當歸具有活血調經、養血補肝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特別是對於妊娠期水腫,可以兼顧養胎。
散瘀止痛,調和肝脾:方劑中的白芍具有散瘀止痛、調和肝脾的作用,可以緩解腹脹、疼痛等症狀。
配伍藥材的協同作用:鯉魚湯通常會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如茯苓、陳皮、赤小豆、桑白皮、澤瀉、紫蘇、杏仁等,這些藥材都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理氣等作用,與鯉魚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總結
鯉魚湯作為一個經典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效是利水消腫,特別是對於妊娠期水腫,具有良好的療效。其治療原理是基於鯉魚本身的利水作用,以及方劑中其他藥材的健脾燥濕、活血調經、養血補肝、散瘀止痛、調和肝脾等作用的協同。通過多部古籍的記載,可以認為鯉魚湯是一個安全有效的方劑,在古代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水腫、消渴、黃疸、腳氣等疾病的治療,尤其是對於孕婦和產婦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傳統服藥法
鯉魚肉3斤,蔥白1斤,香豉1升。
水6升,煮取2升,分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鯉魚湯性味甘溫,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孕婦及月經量多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鯉魚湯,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鯉魚2升,蔥白(切)1升,豉1升,乾薑2兩,桂心2兩。 主治:婦人體虛,流汗不止,或時盜汗。
鯉魚湯, 出處:《女科百問》卷下。 組成:當歸4錢,白芍藥(去皮)4錢,白朮半兩。 主治:胎死腹中,兩腳浮腫;亦有胎水遍身腫滿,心胸急脹,胸肚不分。
鯉魚湯,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鯉魚1頭(長1尺者,治如食法),生薑1兩(切),豆豉1合,蔥白1握(去須,切)。 主治:妊娠,胎臟壅熱,不能下食,心神躁悶。
鯉魚湯, 出處:《外台》卷二十引《古今錄驗》。 組成:鯉魚5斤,茯苓6兩,澤漆5兩(炙),人參2兩,杏仁1兩,澤瀉5兩,甘草2兩(炙)。 主治:通身手足面目腫,食飲減少。
鯉魚湯, 出處:《千金》卷二。 組成:鯉魚1頭(重2斤),白朮5兩,生薑3兩,芍藥3兩,當歸3兩,茯苓4兩。 主治:妊娠腹大,胎間有水氣。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惡寒,起則眩暈及水腫。
鯉魚湯, 出處:《外台》卷二十引《傳效方》。 組成:鯉魚1枚(重3斤),桂心3兩,紫菀1兩,木防己2兩,黃芩1兩,消石2兩,乾薑2兩,人參2兩。 主治:水腫腹大,面目身體手足盡腫,喘咳短氣,又脅滿不得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