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調中湯

XIAO DIAO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9%
心經 14%
肝經 14%
肺經 14%
胃經 10%
腎經 7%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小調中湯

整體功效

健脾利水,和中消腫。

主治

産後一切浮腫

小調中湯是一張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產後浮腫。方中茯苓、白朮健脾利水;當歸、白芍和中消腫;陳皮理氣和中。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小調中湯,治產後一切浮腫。方中茯苓、白朮健脾利水;當歸、白芍和中消腫;陳皮理氣和中。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利水、和中消腫之功。

小結

小調中湯是一張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產後浮腫。方中茯苓、白朮健脾利水;當歸、白芍和中消腫;陳皮理氣和中。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利水、和中消腫之功。

傳統服藥法


黃連(煎水浸甘草)、甘草(煎水浸黃連)、瓜蔞仁(煎水浸半夏)、半夏(煎水浸瓜蔞仁,各炒水乾為度)各等分。
加生薑,水煎,溫服。或薑汁糊為丸服。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白朮健脾利水,是本方的主要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白朮味苦、甘,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二藥相伍,共奏健脾利水之功。

當歸、白芍和中消腫,是本方治療產後浮腫的關鍵。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心、脾經,具有補血和血、活血調經的功效。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的功效。二藥相伍,共奏和中消腫之功。

陳皮理氣和中,是本方調和諸藥的作用。陳皮味苦、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燥濕、健脾和胃的功效。本方中加入陳皮,可以調和諸藥,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調中湯是一張比較溫和的中醫方劑,一般人群均可服用。但脾胃虛弱、氣虛血虧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小調中湯,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三。 組成:茯苓1錢,當歸1錢,白芍藥1錢,陳皮1錢,白朮1錢半。 主治:補脾胃,行瘀血。主治:産後一切浮腫。

小調中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黃連(煎水浸甘草)、甘草(煎水浸黃連)、瓜蔞仁(煎水浸半夏)、半夏(煎水浸瓜蔞仁,各炒水乾爲度)各等分。 主治:一切痰火及百般怪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白芍藥散

相似度 90%

歸芍異功湯

相似度 83%

去毒化蟲湯

相似度 83%

歸芍六君子湯

相似度 83%

加味柴苓湯

相似度 76%

健脾潤膚湯

相似度 76%

參耆托裏散

相似度 76%

參朮養胎飲

相似度 7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