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瀉主方

XIE XIE ZHU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紅爐點雪》卷二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心經 22%
腎經 17%
脾經 16%
胃經 8%
肝經 4%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泄瀉主方」,主要成分有山藥、人參、黃耆、白朮、茯苓、陳皮、熟地黃、白芍、甘草、五味子、川貝母、麥門冬,主治功效為治療所有痰火之症,包括大便稀溏、大便泄瀉等,主要原因是由於脾腎之氣兩虛,不能統攝和運行,或是由飲食積滯內傷,風寒侵襲體外,衝擊其勢所導致。以下針對各成分的特性進行詳細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總之,中藥方劑「泄瀉主方」是治療痰火之症的常用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咳、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等功效,在臨牀上廣泛應用。

傳統服藥法


山藥(微炒)1錢,人參(高麗者)5分,黃耆(蜜炒)1錢,白朮(土炒)1錢,白茯苓(去皮)1錢,陳皮(留白)1錢,熟地黃1錢,白芍(煨)1錢,甘草(炙)5分,五味子20粒,貝母1錢,麥門冬(去心)1錢。
若傷谷食,但加炒麥芽少許,以消導之,然麥芽亦能軟便,不可過多;若傷肉食,少加山楂;若傷麵食,少加神曲;若因風寒直犯太陰,腹痛泄瀉,本劑減地黃、麥門冬,加炒乾薑1-2分熱服,外
上加生薑三片,大棗五枚,濃煎,趁熱徐徐緩服,不宜驟下。
宜少飲湯下。

方劑組成解釋


  • 山藥、人參、黃耆、白朮、茯苓、陳皮、熟地黃、白芍、甘草、五味子、川貝母、麥門冬均具有健脾益氣、化痰止瀉的功效。
  • 山藥、人參、黃耆、白朮、茯苓、陳皮、熟地黃、白芍、甘草、五味子、川貝母、麥門冬等中藥配合使用,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擅自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脹、腹痛、便溏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大便溏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泄瀉主方, 出處:《紅爐點雪》卷二。 組成:山藥(微炒)1錢,人參(高麗者)5分,黃耆(蜜炒)1錢,白朮(土炒)1錢,白茯苓(去皮)1錢,陳皮(留白)1錢,熟地黃1錢,白芍(煨)1錢,甘草(炙)5分,五味子20粒,貝母1錢,麥門冬(去心)1錢。 主治:痰火諸症悉具,倏而大便或溏或泄,此脾腎之氣兩虛,不能統攝運行,或由飲食內傷,風寒外襲,衝動其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