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漢藥神效方》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9%
肝經 15%
肺經 8%
胃經 8%
腎經 6%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膀胱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三焦經 1%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八味帶下方功效

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解毒消腫。

主治

婦人頭瘡,起因於帶下者。治下焦濕熱薀結、致下臭穢分泌物、如赤白帶下、淋毒性帶下、男性淋疾等。舌偏紅、苔薄黃膩、脈數或弦數者

婦人頭瘡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多由帶下引起。帶下是指陰道分泌物的異常增多,其顏色、質地、氣味等均可有所不同。帶下多由濕熱、寒濕陰虛火旺等因素引起。

濕熱帶下是婦人頭瘡最常見的原因。濕熱之邪下注胞宮,導致陰道分泌物增多,質地粘稠,色黃味臭。帶下量多,可刺激頭部皮膚,導致頭瘡的發生

現代應於各種帶下、子宮頸炎子宮附屬器炎、陰癢、屬濕熱者、男性淋疾、尿道炎等。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

傳統服藥法

奇良(即土茯苓、當歸、川芎、茯苓、橘皮、金銀花、通草、大黃。
水煎,溫服。兼用坐藥。

方劑組成解釋

陳皮、川芎、大黃、當歸、茯苓、金銀花、木通、土茯苓均具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其中,陳皮、川芎、大黃、當歸、茯苓、金銀花均可清熱利濕;木通、土茯苓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腫。本方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解毒消腫之功,可有效治療婦人頭瘡,起因於帶下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偏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帶下有魚腥味
女陰搔癢
帶下色黃且夾雜膿血
陰道炎
白帶
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
子宮頸炎
舌苔黃膩
盆腔炎

相同名稱方劑

八味帶下方, 出處:《漢藥神效方》。 組成:奇良(即土茯苓)、當歸、川芎、茯苓、橘皮、金銀花、通草、大黃。 主治:婦人頭瘡,起因於帶下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八仙飲

相似度 100%

柞木皮湯

相似度 61%

蠲瘀煎

相似度 58%

芎歸內托出

相似度 58%

香苓生化湯

相似度 57%

二苓化毒湯

相似度 57%

六物解毒湯

相似度 57%

六味解毒湯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