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歸內托出

XIONG GUI NEI TUO CH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心經 19%
脾經 15%
胃經 12%
大腸經 6%
肝經 6%
腎經 6%
膽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芎歸內托出」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以川芎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改善血瘀導致的疼痛,如頭風、頭痛、牙痛等。
  2. 疏散風寒: 川芎還具有疏散風寒的作用,可緩解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可加強方劑的驅散寒邪效果,提高療效。

芎歸內托出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之功效。方中芎歸內托出,旨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而當歸的加入則可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使活血化瘀效果更佳。
  2. 協調藥性,促進療效:當歸與川芎、白芍等藥物配伍,可協調藥性,增強活血化瘀之效。當歸的溫性可緩解川芎的寒性,並與白芍共同滋陰補血,使藥物作用更為全面,療效更佳。

「芎歸內托出」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是為了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其理氣健脾,可促進脾胃運化,利於藥物吸收,提高藥效;燥濕化痰,可化解藥物中的濕氣,避免其阻礙藥效發揮。

此外,陳皮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芎、歸等,具有協同作用,可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芎歸內托出方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助藥力透達: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溼、滲溼止瀉之效。方中芎歸活血化瘀,引血下行,茯苓協同其利水滲溼,有助藥力向下透達,更好地疏通經絡,改善血瘀阻滯,達到治療目的。
  2. 防止瘀血內阻,利於血行: 芎歸內托出方以活血化瘀爲主,而瘀血易阻滯氣機,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茯苓健脾利濕,能使體內水液代謝正常,防止瘀血內阻,有利於活血化瘀藥物發揮效用,促進血液循環。

「芎歸內托出」方劑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效,可針對發熱、口渴、水腫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共同起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
  2. 引藥下行,助內托出: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一定的引藥下行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滲透入內,將病邪向下引導排出體外,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內托出的功效。

芎歸內托出方劑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利咽,排膿止痛:桔梗性平味辛,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排膿止痛的功效。方中以芎歸為主,活血化瘀,引導藥力直達病所,而桔梗則輔助宣肺排膿,使瘀血、膿液順利排出,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桔梗與其他藥物如川芎、當歸等共同作用,協同化瘀、消腫、止痛,有效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提高療效。

因此,桔梗在芎歸內托出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輔助角色,有效促進病竈恢復,達到治療目的。

在中藥方劑「芎歸內托出」中,使用了金銀花作為成分之一。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在該方中加入金銀花主要是為了增強清熱解毒的功能,對於熱毒引起的咽喉痛、感冒發熱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芎歸內托出方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效。本方旨在托出,即將病邪從體內引導排出,但同時亦需顧及正氣,防止因排邪過度而導致正氣虛弱。黃耆可補益正氣,增強人體抵抗力,防止病邪入侵,有助於順利托出病邪。
  2. 配合其他藥物: 方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均偏於活血化瘀,而黃耆則可補氣,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既能托出病邪,又能補益正氣,使療效更加顯著。

芎歸內托出方劑中含有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芎歸內托出方中,川芎、當歸性溫,甘草性甘平,可緩和藥性,避免溫燥傷陰,使藥力更為平和,更加適合患者體質。
  2.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能調和藥性,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同時,甘草亦具備補脾益氣、緩解疼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狀。
  3. 保護脾胃: 方中加入甘草,可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脾胃的刺激。甘草性甘,能緩和其他藥物的燥性,防止藥物傷及脾胃,確保藥效發揮。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芎歸內托出」

成份:川芎、當歸、陳皮、茯苓、天花粉、桔梗、金銀花、黃耆、甘草

主治功效:龍泉疽,虎須毒,已經長成了想要化膿的樣子。

川芎

性味:辛、溫

歸經:肝、膽經

功效:活血化瘀、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止痛

當歸

性味:甘、辛、溫

歸經:肝、心、脾經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陳皮

性味:辛、苦、溫

歸經:脾、肺經

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食導滯

茯苓

性味:甘、淡、平

歸經:心、肺、脾、腎經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

天花粉

性味:甘、寒

歸經:肺、胃經

功效:清熱生津、潤肺止咳、排膿消腫

桔梗

性味:辛、苦、微寒

歸經:肺、胃經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膿、止咳化痰

金銀花

性味:甘、寒

歸經:肺、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止血

黃耆

性味:甘、微苦,溫

歸經:脾、肺經

功效:補氣固表、益氣升陽、利水消腫

甘草

性味:甘、平

歸經:脾、肺、心經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益中、緩急止痛、和胃健脾

總結

芎歸內托出方劑組成包括川芎、當歸、陳皮、茯苓、天花粉、桔梗、金銀花、黃耆、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多種功效,可治療龍泉疽、虎須毒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川芎1錢,當歸1錢,陳皮1錢,茯苓1錢,天花粉1錢,桔梗1錢,銀花1錢,黃耆1錢,甘草5分。
水2鐘,煎8分,食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芎歸內托出, 出處:《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川芎1錢,當歸1錢,陳皮1錢,茯苓1錢,天花粉1錢,桔梗1錢,銀花1錢,黃耆1錢,甘草5分。 主治:龍泉疽,虎須毒,已成欲作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