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氣養血湯

DIAO QI YANG XU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會通》卷四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0%
心經 17%
肝經 11%
腎經 8%
胃經 8%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之效。對於氣虛血虧、面色蒼白、體倦乏力等症狀,人參可補益元氣,促進血液生成,從而改善體質。
  2. 扶正固本: 調氣養血湯多用於治療氣血不足、虛弱疲乏等疾病,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有助於改善體虛狀態,促進身體康復。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對於氣虛所致的面色蒼白、乏力倦怠、自汗、易感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調氣養血湯多用於氣血兩虛,故以黃耆補氣,改善體虛狀態,提升免疫力。
  2. 益氣生血: 黃耆能補中益氣,促進氣血生化,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頭暈目眩、心慌氣短、面色萎黃等症狀。與其他養血藥材配合,可更有效地滋養血氣,促進身體恢復健康。

調氣養血湯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調氣養血湯常用於氣血不足、脾胃虛弱所致的諸症,如頭暈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而半夏可幫助緩解脾胃不和、氣逆上衝引起的噁心嘔吐,增強脾胃運化,使氣血生化有源。
  2. 燥濕化痰: 半夏還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痰濕阻肺、咳嗽痰多等症。調氣養血湯中加入半夏,除了有助於止嘔,還能改善痰濕阻滯,使氣血運行通暢,進一步提升療效。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它能調和方中其他藥材的寒熱燥濕之性,使藥效更趨於平和,避免單一藥性過於強烈,導致副作用。
  2. 補益脾氣: 甘草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更好地滋養氣血,使補氣養血的效果更佳。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川芎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效果,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疼痛,尤其適用於氣滯血瘀導致的頭昏頭疼、月經不調等症狀。
  2. 活血化瘀:川芎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蒼白、手腳冰冷等症狀。

因此,[川芎]在[調氣養血湯]中發揮着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等問題,達到調氣養血的目的。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蟬蛻,主要是利用其 疏風止痙、透疹止癢 的功效。蟬蛻性涼,入肺經,可宣散風熱,清熱解毒,對於風熱邪毒引起的疹出不暢、發熱、瘙癢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蟬蛻還具有一定的 解痙止痛 功效,可緩解風邪入絡引起的肌肉痙攣、抽搐等症狀。因此,在調氣養血湯中加入蟬蛻,有助於疏風散熱,止癢解痙,使氣血調和,達到養血止癢的目的。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其芳香氣味能行氣解鬱,而苦味能燥濕健脾,有助於調理脾胃氣機,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增強人體對營養的吸收利用。
  2. 燥濕化痰:陳皮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能有效清除脾胃濕氣,減輕痰濕阻滯,進一步促進氣血運行,使氣血充盈,面色紅潤,精神飽滿。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為補血要藥,能滋陰補血,活血行血,改善氣血不足,提升血容量,改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
  2. 調和氣血:當歸性溫,入心、肝、脾經,能調和氣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氣血失調導致的各種病症,如月經不調、痛經、心悸失眠等。

因此,調氣養血湯中加入當歸,可達到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氣血失調等症狀。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開宣氣機: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開宣氣機之功效。若氣機鬱滯,則血行不暢,影響氣血運行,導致氣血不足。桔梗可疏通肺氣,使氣機宣暢,有利於氣血運行,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桔梗常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如與甘草、麥冬等藥材配合,可更有效地清熱潤肺、養陰生津,進一步改善氣血不足,達到調氣養血的效果。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淫羊藿,主要基於其補腎壯陽、溫陽散寒的功效。淫羊藿味辛甘,性溫,入腎、肝經,能溫補腎陽,益精填髓,改善因腎陽不足導致的氣血虛弱、畏寒肢冷、腰膝痠軟等症狀。 此外,淫羊藿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循環不良造成的氣血運行不暢,有助於調和氣血,改善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表現。因此,在調氣養血湯中加入淫羊藿,有助於溫補腎陽,調和氣血,改善氣血虧虛的症狀。

調氣養血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經,能健脾利濕,寧心安神。脾主運化,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則氣血不足,易導致氣虛血虧。茯苓健脾益氣,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從根本上改善氣虛血虧的症狀。
  2. 利水滲濕:茯苓具利水滲濕之功效,可去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氣血運行通暢,則氣血充盈,面色紅潤,精神飽滿。

因此,調氣養血湯中加入茯苓,可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促進氣血生成,改善氣虛血虧的症狀,達到調理氣血,養血益神的功效。

主治功效


調氣養血湯

調氣養血湯是中醫方劑,主要成分包括人參、黃耆、半夏、甘草、川芎、蟬蛻、陳皮、當歸、桔梗、淫羊藿、茯苓。這帖方劑主要用於痘疹病程8-9天,依然沒有化膿的情況。

人參

  • 性味:甘、微溫
  • 歸經:脾、肺
  • 功效:補氣、健脾、益氣
  • 主治:體虛乏力、面色蒼白、氣短等

黃耆

  • 性味:甘、微溫
  • 歸經:脾、肺
  • 功效:補氣、固表、利尿
  • 主治:體虛乏力、自汗、尿頻等

半夏

  • 性味:辛、溫
  • 歸經:脾、肺、胃
  • 功效:燥濕化痰、止咳、降逆
  • 主治:痰多咳嗽、嘔吐、腹瀉等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
  • 功效:補氣、益氣、止咳化痰
  • 主治:體虛乏力、咳嗽、氣短等

川芎

  • 性味:辛、溫
  • 歸經:肝、心包絡、肺
  •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頭痛、胸痛等

蟬蛻

  • 性味:辛、寒
  • 歸經:肺、肝、大腸
  •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通便
  • 主治:肺熱咳嗽、便祕、尿閉等

陳皮

  • 性味:辛、苦、溫
  • 歸經:脾、肺
  • 功效:理氣健胃、化痰止咳
  • 主治:消化不良、嘔吐、咳嗽等

當歸

  • 性味:甘、辛、溫
  • 歸經:肝、心、脾
  •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血虛萎黃等

桔梗

  • 性味:辛、苦、微寒
  • 歸經:肺、胃
  •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膿
  •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

淫羊藿

  • 性味:辛、甘、溫
  • 歸經:腎、肝
  • 功效:補腎壯陽、益精生血
  • 主治:陽痿、早洩、腰膝酸軟等

茯苓

  • 性味:甘、淡、平
  • 歸經:脾、胃、心
  •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 主治:水腫、尿少、脾虛腹瀉等

總結

調氣養血湯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補氣益血、潤肺化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功效。通常用於治療痘疹病程8-9天,依然沒有化膿的情況。在服用本方劑之前,應諮詢醫生,以確保安全有效。

傳統服藥法


香附米(炒)1錢,烏藥1錢,砂仁1錢,當歸1錢,川芎1錢,白芍(酒炒)1錢,熟地黃(薑汁浸,焙)1錢,甘草(炙)3分。
氣痛,加吳茱萸,痰盛,加二陳湯。
上銼一劑。
加生薑、大棗,煎服;或丸或散皆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調氣養血湯, 出處:《痘疹會通》卷四。 組成:人參、黃耆、半夏(制)、甘草、川芎、蟬退、陳皮、歸身、桔梗、淫羊藿、雲茯苓。 主治:痘疹8-9日不成漿者。

調氣養血湯, 出處:《回春》卷六。 組成:香附米(炒)1錢,烏藥1錢,砂仁1錢,當歸1錢,川芎1錢,白芍(酒炒)1錢,熟地黃(薑汁浸,焙)1錢,甘草(炙)3分。 主治:婦人室女血氣不和,胎前産後諸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