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裏消毒散

TUO LI XIAO D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肺經 20%
心經 18%
肝經 7%
胃經 7%
腎經 5%
膽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小腸經 1%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托裏消毒散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主治: 痘疹、癰疽瘡瘍時毒大頭瘟之氣血虛弱者。

托裏消毒散是一首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痘疹、癰疽、瘡瘍、時毒、大頭瘟等疾病。本方由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芍、白朮、陳皮、茯苓、金銀花、連翹、白芷、甘草等十四味中藥組成。其中,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芍、白朮、陳皮、茯苓等八味中藥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金銀花、連翹、白芷等三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可以緩解痘疹、癰疽、瘡瘍等疾病的症狀;甘草具有緩和諸藥的毒性、調和諸藥的作用。

文獻參考: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芍、白朮、陳皮、茯苓等八味中藥補氣養血、健脾益胃;以金銀花、連翹、白芷等三味中藥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以甘草緩和諸藥的毒性、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兒、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麻疹貧血癤和癰唾液腺炎

相同名稱方劑


托裏消毒散,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六。 組成:保元湯加當歸、芍藥、茯苓、白朮、忍冬、白芷、連翹。 主治:癰疽,痘疹,毒盛不能起發。

托裏消毒散,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四。 組成:黃耆、白芷、連翹、羌活、川芎、當歸尾、赤芍藥、防風、桔梗、柴胡、皂角、金銀花、甘草。 主治:傷寒發頤,有膿不消,已破或未破。

托裏消毒散, 出處:《同夀錄》卷三。 組成:黃耆(蜜炙)1錢,白朮(土炒)7分,白茯苓5分,陳皮4分,防風4分,連翹4分,白芍5分,當歸5分,桔梗7分,荊芥3分,牛蒡子3分,炙甘草3分。 主治:痘11-12日,半收半斂之際。

托裏消毒散, 出處:《外科正宗》卷一。 組成:人參1錢,川芎1錢,白芍1錢,黃耆1錢,當歸1錢,白朮1錢,茯苓1錢,金銀花1錢,白芷5分,甘草5分,皂角針5分,桔梗5分。 主治:消腫潰膿,去腐生肌。主治:癰疽已成,不得內消者。

托裏消毒散, 出處:《陳氏小兒痘疹方論》。 組成:人參1錢,黃耆(炒)1錢,當歸(酒洗)1錢,川芎1錢,芍藥(炒)1錢,白朮(炒)1錢,陳皮1錢,茯苓1錢,金銀花7分,連翹7分,白芷7分,甘草5分。 主治:消腫,潰膿,生肌。主治:痘疹、癰疽、瘡瘍、時毒、大頭瘟之氣血虛弱者。

托裏消毒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五。 組成:黃耆(鹽水炒)2錢,花粉2錢,防風1錢,當歸(酒洗)1錢,川芎1錢,白芷1錢,桔梗(炒)1錢,厚朴(薑制)1錢,穿山甲(炒)1錢,皂角刺(炒)1錢,金銀花3錢,陳皮3錢。 主治:壯氣血,固脾胃,消腫潰膿生肌。主治:一切癰疽,6-7日未消者;大頭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托裏清肝散

相似度 88%

托裏化毒湯

相似度 86%

托裏內補散

相似度 83%

參苓歸朮散

相似度 81%

收功萬全湯

相似度 80%

衝和湯

相似度 80%

托裏排膿湯

相似度 78%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