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復方

TU FU LING FU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喉科學講義》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心經 18%
胃經 18%
脾經 17%
肺經 10%
大腸經 8%
小腸經 3%
膽經 3%
肝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土茯苓復方

土茯苓復方是中醫治療楊梅結毒的一種方劑,主要成分包括土茯苓、金銀花、甘草、紫花地丁、連翹、馬齒莧等。這些中藥材各具功效,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金銀花:

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疔瘡、喉痹、丹毒、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疾病。

連翹:

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用於治療熱入肺胃、熱盛化火、火熱上炎、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入營血、熱入心包、高熱神昏、熱淋澀痛、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瘰癧、痰核、甲狀腺腫大、膿瘡、乳癰、水腫、尿少、浮腫、嘔吐、反胃等疾病。

土茯苓:

性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強筋骨、解毒、利水滲濕、祛風除濕、健脾胃、清熱利尿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淋濁、帶下、瘡毒、風濕骨痛、瘡瘍腫毒、瘰癧潰爛、楊梅瘡毒、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乾咳、口渴、便祕等症狀。

馬齒莧:

主要功效為清熱瀉火,能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清熱涼血,生津止渴,補氣,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通便。性寒涼,味甘酸,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熱淋、熱痢、吐血、便血、痔瘡、腫痛、瘡癤等症。

紫花地丁:

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利水消腫的功效。清熱解毒,有助於淨化血液,改善皮膚狀況,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疾病。清熱瀉火,能瀉火降溫,調體內溫度,緩熱性疾病,如口瘡、熱淋病等。利水消腫,調節體液代謝,排出多餘水分所致,常治水腫、浮腫、尿路感染。

總結:

土茯苓復方是中醫治療楊梅結毒的一種有效方劑,由土茯苓、金銀花、甘草、紫花地丁、連翹、馬齒莧等中藥材組成。這些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共同作用,可有效治療楊梅結毒引起的咽喉腫痛、痰液粘稠、喉嚨腐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土茯苓1兩,銀花4錢,生甘草2錢,紫地丁4錢,連翹3錢,制川軍3錢,馬齒莧3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土茯苓清熱解毒、利濕通淋;金銀花清熱解毒、消炎抗菌;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馬齒莧清熱解毒、利尿通淋。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濕通淋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大便秘結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多痰咽喉痛

相同名稱方劑


土茯苓復方, 出處:《中醫喉科學講義》。 組成:土茯苓1兩,銀花4錢,生甘草2錢,紫地丁4錢,連翹3錢,制川軍3錢,馬齒莧3錢。 主治:楊梅結毒未盡而結於咽喉之喉疳。咽部紅腫疼痛,納食不利,痰多稠粘,喉間腐爛,甚則連及鼻竅、耳竅,頸項部結核腫痛,或便秘頭痛,身發廣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