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湯

SANG Y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肝經 21%
心經 15%
腎經 10%
胃經 10%
三焦經 5%
脾經 5%
膽經 5%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脾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桑葉湯中包含桑葉,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桑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桑葉味甘苦,性寒,入肺經,能清肺熱,宣肺氣,散風熱,主治風熱感冒、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

2. 桑葉兼具利尿消腫之功:桑葉亦能利尿消腫,對於水腫、濕疹等症狀亦有輔助療效。

因此,桑葉湯中包含桑葉,正是利用其清熱解毒、宣肺利尿的功效,以治療相關疾病。

桑葉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配方精妙,旨在清熱涼血、疏風解表。其中,牡丹皮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其加入自有深意。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歸心、肝、腎經,擅長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在桑葉湯中,牡丹皮與桑葉相輔相成,桑葉輕揚散風熱,而牡丹皮則內清血分之熱,兩者結合,既可外散風熱,又可內清血熱,達到了表裡同治的效果。此外,牡丹皮還能調節血液循環,對因血熱所致的各種症狀有良好療效。故在桑葉湯中,牡丹皮的運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配伍精當的智慧,使此方成為治療風熱感冒、血熱病症的良方。

桑葉湯中加入夏枯草,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量:

一、清熱利咽:桑葉性寒,善於清肺熱,而夏枯草亦性寒,能清肝火、散結消腫。二者合用,可加強清熱利咽之效,適用於熱邪犯肺、咽喉腫痛等症狀。

二、疏肝解鬱:夏枯草入肝經,可疏肝解鬱,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桑葉則有助於清熱解毒,配合夏枯草可更加有效地疏肝解鬱。

總而言之,桑葉湯中加入夏枯草,可發揮清熱利咽、疏肝解鬱的功效,更能增強方劑的療效。

桑葉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有助於增強方劑的療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桑葉湯以桑葉、菊花等清熱解表之品為主,而梔子則可進一步清熱瀉火,對於熱毒熾盛、症見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梔子還可與桑葉、菊花等藥物相配伍,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使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更加顯著。

桑葉湯是一種常見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咳嗽等症狀。其方中包含多種草藥,其中川貝母為一味重要的成分。川貝母性寒味甘微苦,歸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是中醫臨床常用的止咳化痰藥物之一。在桑葉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是因為風熱感冒時,患者往往會出現喉嚨痛、乾咳少痰或痰黃稠等症狀,此時使用川貝母可以有效清解肺熱,化痰止咳。

此外,桑葉湯中的其他草藥如桑葉本身就有疏散風熱的作用,與川貝母相輔相成,能夠更好地達到清熱解表、潤肺止咳的目的。總體來說,川貝母在桑葉湯中的應用,不僅能增強整個方劑對風熱感冒的治療效果,還能針對性地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狀,使治療更加全面和有效。

桑葉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消腫止痛: 桑葉清熱解表,而薏苡仁則具清熱利濕、健脾滲濕之效。兩者結合,能有效去除體內濕熱,對於因濕熱導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消炎止癢: 薏苡仁可消炎止癢,與桑葉合用,能有效緩解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因此,桑葉湯中加入薏苡仁,可增強清熱利濕、消炎止癢的功效,更全面地治療因濕熱引起的各種疾病。

主治功效


桑葉湯,一個由桑葉、牡丹皮、夏枯草、梔子、川貝母、薏苡仁組成的複方中藥。在中醫理論中,桑葉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氣上浮不與陰氣交接,眼睛紅赤疼痛,整夜無法睡眠等症狀。

桑葉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平肝息風、清肺熱利咽、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斂瘡等功效。桑葉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桑葉素、槲皮素、綠原酸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並能改善肝功能,增強免疫力。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牡丹皮苷、牡丹皮酚、牡丹皮酸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並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

夏枯草性寒,味甘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之功效。夏枯草中的有效成分包括夏枯草素、原夏枯草苷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並能改善肝功能,增強免疫力。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梔子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梔子苷和梔子酸,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並能改善肝功能,增強免疫力。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中的有效成分包括川貝母苷、川貝母多糖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並能改善肺功能,增強免疫力。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薏苡仁中的有效成分包括薏苡仁甙、薏苡仁醇等,能夠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調節脾胃的分泌和消化功能,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薏苡仁還具有健脾胃,排膿,利水滲濕,降氣等功效。薏苡仁對於氣滯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桑葉湯作為一個複方中藥,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桑葉湯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桑葉素、牡丹皮苷、夏枯草素、梔子苷、川貝母苷、薏苡仁甙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並能改善肝功能、肺功能、脾胃功能,增強免疫力。桑葉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氣上浮不與陰氣交接,眼睛紅赤疼痛,整夜無法睡眠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桑葉1握,萹竹1握。
上細銼。
以水2大盞,煎至1大盞,去滓,溫溫分為3服,如人行2-3里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陽升不交於陰,目珠赤痛,竟夕無寐的患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胃痛等。

相關疾病


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桑葉湯, 出處:《聖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 組成:桑葉1握,萹竹1握。 主治:霍亂,吐瀉不定。

桑葉湯, 出處:《臨證指南醫案》卷八。 組成:桑葉、丹皮、夏枯草、黑山梔、川貝、苡仁。 主治:陽升不交於陰,目珠赤痛,竟夕無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