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降龍湯中加入白芷,主要是基於其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發散風寒、通竅止痛的作用。降龍湯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頭面部疼痛、鼻塞流涕等症,而白芷可有效疏散風寒,通利鼻竅,緩解頭痛、鼻塞等症狀,同時還能提升藥效,提高療效。
降龍湯中包含夏枯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夏枯草性寒,味苦,歸肝、腎經,能清肝火、散熱毒,並能消散瘰癧、癭瘤等結塊。
降龍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肝氣鬱結所致的瘰癧、癭瘤、乳癰等疾病,而夏枯草正好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療效。
降龍湯中加入蒲公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入肝、胃經。其性寒能清熱解毒,可消散熱毒,並能有效化解毒素,治療各種熱毒所致的疾病。此外,蒲公英還具有消腫散結的功效,能促進炎症消退,並有效清除體內的病邪,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因此,降龍湯中加入蒲公英,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消散腫結,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降龍湯中加入紫花地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歸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降龍湯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而紫花地丁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 涼血止血: 紫花地丁還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能有效控制炎症引起的出血情況,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止痛止血的效果。
降龍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峻猛之功效。降龍湯中多用辛、苦、溫之藥,容易傷及脾胃,而甘草可以緩和藥性,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利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亦具有一定的藥效,如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抗炎等,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增強整體療效。例如,甘草能與黃芩、柴胡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
降龍湯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在降龍湯中,白礬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二、 燥濕止癢: 白礬還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例如濕疹、皮炎等。降龍湯中,白礬的加入可以幫助清除濕熱,緩解皮膚瘙癢,促進傷口癒合。
降龍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化痰: 川貝母味甘微苦,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降龍湯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川貝母可有效化解痰熱,使痰液易於咳出。
- 潤肺止咳: 川貝母能滋陰潤肺,清熱解毒,對於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可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降龍湯常用於治療各種肺熱咳嗽,加入川貝母能更好地潤肺止咳,緩解患者的不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降龍湯」,主要成分包括白芷、夏枯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白礬和川貝母,具有清熱解毒、清肺熱、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血等功效,主治蛇咬傷,以及各種熱毒、熱症、炎症等疾病。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等症狀。
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等疾病。
夏枯草具有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症狀。
紫花地丁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利水消腫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疾病。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等症狀。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吐血、衄血、便血等症狀。
整體而言,中藥方劑「降龍湯」具有清熱解毒、清肺熱、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血等功效,主治蛇咬傷,以及各種熱毒、熱症、炎症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白芷1兩,夏枯草1兩,蒲公英1兩,紫花地丁1兩,生甘草3錢,白礬3錢,貝母3錢。
解毒,升陽去鬱。
作一大劑。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降龍湯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降龍湯, 出處:《醫林纂要》卷十。 組成:白芷1兩,夏枯草1兩,蒲公英1兩,紫花地丁1兩,生甘草3錢,白礬3錢,貝母3錢。 主治:解毒,升陽去鬱。主治:蛇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